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北農業的春天來了?

東北農業的春天來了?

農資界,習慣於把東北三省加上內蒙稱為「東四省」,許多企業在劃分大區時,也會把「東四省」作為一個業績考核區域,安排業務代表分管。

東北一直是中國的主糧基地,主要作物是水稻玉米小麥高粱馬鈴薯大豆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比較少。

前些年的托底政策,造就了小麥、玉米種植面積的持續擴張,種植熱情高漲,但由於品種、土地成本、種植效率等原因,農品收購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三成以上,東北農品不但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也造成下游加工業成本高企,反而給國外品種進入國內創造機會。

大豆曾是中國自給自足的品種,黑龍江是主要種植區,產量曾佔全球第一,但隨著美國轉基因大豆的進入,國產大豆徹底崩潰,現已淪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馬鈴薯已成為第四大主糧的戰略品種,隨著多年擴種,產量嚴重供過於求,去年內蒙等主產區收購價格崩潰,大部份種植戶虧損,馬鈴薯產業從業者迷茫無措。

種植品種的無序和種植業者的盲從,形成了農產品價格隨作物種植面積「一擴就死,一減就漲」的怪像。

近日獲悉,黑龍江要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特色作物2000萬畝,引導和扶持蔬菜、食用菌、鮮食玉米、中草藥等特色作物,這是對現有種植結構作出的嘗試性調整,為東北農業尋求新的出路。

東四省農業基礎好,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可耕種面積廣闊,農業人口多,機械化水平相對其它地區要高,這些是有利條件,但不利條件是作物生長期短,氣候嚴寒,熱量不足,種植可資選擇品種不多。

除此外,東四省要想把農業發展好,需要在以下幾方面發力:

一.種子

種子是農業的「芯」,居於種植產業鏈的上游埠,種子對作物的產量與品質有決定性影響。

國內糧食作物種子的研發投入、研發水平、質量與外企難以匹敵,這方面猶如工業領域的「芯」,被卡住脖子,亟需政府重視,大量資本和人才投入,形成技術積澱和核心競爭力,種子領域的民族企業才能崛起。

二.差異化的作物品種

這是形成價格競爭力和品牌的基礎。

比如大豆,要發展原生豆,非轉基因大豆,打健康理念,與轉基因大豆價格差異化,把城市中產階層作為主要目標消費群體,例如這幾年進口橄欖油、國產茶油主打健康概念,很是風靡,需求激發,銷量暴增。

三.農品品質

近年多有農品滯銷、種植虧損事件發生,中國不缺農品,缺的是高品質農品,五常大米賣5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這就是典型例子。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決定農業供給側要改革,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

要提高農品品質,需要從種子、土質、栽培管理技術、農藥肥料投入品等方面下功夫。

四.種植技術

種植技術包括植保、肥水管理、土壤調理、作物健康理念和病害預防理念,農品品質提升管理方案,高產優質綜合管理技術等。

五.種植效率

以機器代替人工,利用大型農用機械、飛防,降低種植成本,而規模化種植能提高作業效率,也能降低綜合成本。

六.農品品牌

這方面是農業從業者弱點,農品品牌與種植效益密切相關(見菜頭文章【種植收益與農產品品牌】。

農品品牌打造,需要政府牽頭和推動,種植鏈條各環節參與,以地域品牌為優先打造方向。

七.產業政策

國家政策引導種植方向,種植補貼力度和方式影響種植收益和種植積極性。

農業是比較脆弱的產業,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補貼要有的放矢、落到實處。

要建立糧食安全、農品安全的保障體系,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也是影響當地農業發展的因素。

八.產業鏈模式

產業鏈模式在養殖業領域已有成功模板,發展得比較成熟,但種植業產業鏈仍在探索中。

筆者認為產業鏈模式是種植業的終極模式,尤其是種植面積廣闊的糧食作物,只有把種子種苗、葯、肥、種植、儲運、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整合,全產業鏈運營,方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和風險抵禦能力,降低運營成本,形成穩定收益。

九.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工具

農業種植有地域廣、季節性、多樣化和周期性特點,利用土地與環境數據、種植生產數據、市場供求數據、貿易和價格數據等分析,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工具指導種植,將改變完全靠天吃飯和盲目種植的風險,減少自然界不可控因素風險,提高效率和效益。

.營商環境

常聽一句話: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營商環境不好,人才外流,與地方官員的開放胸懷和魄力,與政府辦事效率密切相關。

農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扶持,更多靠民間資本投入,依靠東四省種植鏈的存量資金髮展,其力量是有限的。對農業種植品種的研發、種植技術的改進和作業效率提高、農品品質提高,包括品牌打造都需要資本投入,要想吸引外來資本進入,第一個考慮的就是改善營商環境。

東北營商環境的改善,需要政府、企業、民眾共同努力,需要覺悟、勇氣、信心和具體措施,需要有緊迫感、危機感,需要給出一定時間改造。

近日中美貿易戰,不但刺激了國人的「芯」,也側面刺激了國人對農業的關注,刺激了農業圈子對「高粱」「大豆」品種的關注,作為反擊手段,農產品已成為反擊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的還擊「武器」。

這場貿易戰打下去,中國農業能否從中得益?東北農業的春天能否來臨?我們將密切觀察。

菜頭有關個心愿,希望東北能打造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和高品質農業,成為農產品供應全球的重要基地。

東北農業,涅槃重生,待看明天!

(插圖2由黑龍江大年農資王義敏老師提供,其餘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頭農業說 的精彩文章:

TAG:菜頭農業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