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沒有眼前的「勞動」,哪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沒有眼前的「勞動」,哪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中國的節日種類很多,要說最「名不符實」的,恐怕要屬勞動節了。顧名思義,兒童節讓兒童快樂,建黨節溫黨史,植樹節倡導種樹,勞動節自然萬眾一心勞動啦。但現實是,勞動節里的廣大勞動人民忙不迭地逃離眼前的苟且,帶著一顆浪蕩的心紛紛出遊去,把節日過成詩和遠方的田野。

TO BE OR NOT TO BE,眼前的勞動 OR 詩和遠方,這是個問題。

天生一對姐妹花

勞動與文學

中國古代有好幾個勞動節。農曆二月二「耕事節」,皇帝率百官出宮到田裡耕地,有「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的詩句。農曆七月七「乞巧日」,古代穿針引線縫衣服綉荷包的妹子們,過個節日讓自己的勞動技能升級,踐行嫁得好就要幹得好。農曆九月九重陽日,在農作物豐收之時「曬秋」,是勞動一年獲得回報的日子。

文學為勞動而歌。遙想遠古時代,先民們在大地上奔波勞作,每有所獲,常禁不住為此歌詠舞蹈。魯迅先生《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有段話,生動描述了祖先原始人在抬木頭的勞動中,產生了文學上的「杭育杭育派」。

從上古《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到《詩經》「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描寫種田、養蠶、采樵、刺繡、賣炭、打漁等場面的文學作品和詩歌多如牛毛。比如,最有生產經驗的,是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敘述農夫一年勞動生活,記載了農業知識和經驗。最有情懷的,是陶淵明的田園詩歌,《歸園田居(其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既歌頌勞作之樂,又透著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最接地氣的,還屬李紳《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文學中有許多勞動型美女,勤勞善良又美麗勇敢。比如《詩經》那位廣為人知卻沒有名字的窈窕淑女,以河邊勞動採摘荇菜的形象出場,「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比如漢樂府《陌上桑》中有名有姓的秦羅敷,出城採桑養蠶的美麗模樣,使「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比如《木蘭辭》里替父從軍,保家衛國的職業女性花木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勞動是人類吟唱出的四季歌謠,吟綠了春天、唱熱了夏天、催熟了秋天、詠眠了冬天,周而復始,生命不息。

勞動著是美麗的

勞動與工作

每逢勞動節,舉國上下同歡慶,向勞動者致敬,表達「勞動最光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對於勞動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甚至給與勞模、工匠的讚譽。自古至今,工匠精神在勞動者里凝結為最樸素的力量,就像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里呈現的那份工匠精神傳承和溫度。

於是,文物修復師從角落一隅的默默無聞,到慢慢被大眾所認知並尊重;環衛工人從職業尊嚴被忽視和貶低,經官方話語體系和媒體語境多年引導已然改善不少。但是,不是所有勞動群體都能如此幸運,譬如全職媽媽。

這些年來,眼見著身邊有些朋友,從職場女性搖身一變慧嫻於室的全職媽媽,集全職家政、育嬰師、教師於一身,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面臨社交和視野窄化、職場經驗清零、失去經濟獨立等困境。從經濟學成本來說,全職媽媽其實是個高危行業,除了情感維繫,沒有保障可言,社會上關於失婚失業的案例不在少數。

如果說婚前一句「我養你」是濃情蜜意的情話,那麼婚後一句「都是我養你」就是徹頭徹尾的價值否定。一個全職媽媽的勞動價值到底有多少?國外曾有人算過,全職媽媽承擔家務一年的價值薪酬約為7萬美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換句話說,這等於為家庭節約了7萬美元的支出。而困境下的全職媽媽出路又在哪裡?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里主婦逆襲成長的範例,現實中全職媽媽邊帶娃邊賺錢的勵志雞湯故事,讓我們看見了新時代下全職媽媽漸漸覺醒的自信和獨立。

勞動真正的喜悅,是勞有所得,干有所值。生活中各有選擇,每條路都有風景,我既為每一種已看見的優秀勞動而喝彩點贊,也為每一份尚未看見的勞動價值而用力鼓掌,因為勞動著都是美麗的。

手腦相長能自立

勞動與學習

古人讀書講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於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勞動耽誤學習的觀點似乎很自然地衍生了出來。

孩子學著自己拿勺子吃飯,米飯灑一地,大人說放著我來,別弄髒衣服和地板;孩子好奇地拿起掃把,還沒在地上揮舞幾下,大人說放著我來,別幫倒忙了;孩子主動到廚房洗碗,剛捲起袖子,大人說放著我來,你只管好好學習……多麼熟悉的畫面,多麼熟悉的配方。想起我讀小學那會兒,女同學間有陣子流行織圍巾和毛衣,好學如我向老媽求教,老媽說:女孩子先好好讀書,等你長大的年代都用不著自己織了。果然,被老媽說中了,我不知道該稱讚她老人家有遠見呢還是有遠見,當然一代編織大師也就這樣被扼殺在萌芽中了哈。

對待孩子勞動,家長總有很多這樣那樣的聲音,諸如「孩子大了自然會」、「功課都來不及做,哪有時間勞動」、「孩子以後有出息了,請保姆做」。盧梭說,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教育是「熏染」,是「陶冶」,是慢的藝術。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時間,提供機會滿足活動欲,才有充分生長的可能,家長代勞是對教育的窄化。媒體曾有報道,某17歲神童高中時仍要母親喂飯,進中科院後因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被勸退回家。

萬事皆教育,勞動與學習從來不是對立的。教育家陶行知《手腦相長歌》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現代社會裡為孩子提供手腦相用的鍛煉途徑越來越多,比如有些學校推出勞動主題的周課程,一些社會機構推出農耕體驗活動、假期夏令營,以體驗式素質培訓為內容,鍛煉孩子的情、智、勇。不少城市裡還建造兒童職業體驗館,讓孩子在各種職業體驗中增強社會知識。記得我讀大學時,和夥伴們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生存訓練,懷揣50元錢初生牛犢不怕虎地到陌生城市求職謀生15天。從象牙塔初進生活世界摸爬滾打,衝擊感不言而喻,但也就是通過體驗真實的社會情境,更加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時代變化如此之快,誰也不清楚究竟下一個風口是什麼。孩子要學的不只是單純的知識,還有情商的培養,以及生活的眼界。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是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

你耕田來我織布

勞動與婚姻

傳統婚姻觀講究「男主外、女主內」,於是從小被爹媽疼大的女孩們,婚前十指不沾陽春水,婚後心甘情願當一個圍著灶台轉、老公轉和孩子轉的「三圍女人」。

男人們呢,回到家就在電腦、電視機前的沙發上生根發芽,屬於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兒。網上有個段子:下雨了,妻子讓丈夫把晾的衣服收一下,結果丈夫聽話地把衣服收回來,褲子卻留在外面被淋了一夜。難怪有人戲稱,大部分中國女人一輩子要經歷四種不幸的一種乃至全部: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現代女性和男人一樣在外打拚,同樣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生存壓力一點也不比男人少。婚姻除了你儂我儂,更多的是杯盤狼藉,還有掃不完的一地雞毛。於是,夫妻之間常常為誰多做家務、誰少做家務問題而炸毛。

其實,夫妻就像活在一條戰壕里的戰友,同心同德,並肩作戰,才能有力抵抗現實種種。一個人對待家務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家的溫度。比如成名前的李安做了六年的煮夫,成名後的李安不拍電影的時候,每天依然洗手做羹湯,盡丈夫和父親的本分。比如我老爸,幾十年來一直是家裡的掌勺人,老媽呢配合打下手,兩個人總是邊一起做飯,邊花式鬥嘴,不知不覺間就會給一旁的我喂把狗糧。

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好的婚姻里,是我們一起做家務。

當夢想照進現實

勞動與科技

互聯網+、人工智慧的發展車輪滾滾向前,它所涉及的領域包括生產、社交、交通、烹飪、購物、家政等等,使人類生活發生天翻覆地的變化,也顛覆著各行各業的變化。如今在城市裡穿行,一部手機在手,就可想走就走,要啥全有。在家務勞動上,有了智能掃地機、智能擦窗機器人、智能炒菜機的幫忙,主婦和煮夫們可以輕鬆做家務,生活難題完美解決。

但與此同時,也瀰漫著一種對於新技術的擔心:人工智慧會不會挑戰人類勞動的神聖地位?會不會剝奪人類勞動的權利?有人說:人工智慧來了,很多人要面臨失業了。也有人說:人工智慧來了,人類生產力要迎來革命性的大解放,可以有更多空閑的時間,享受更多有趣的事。

當新生事物突破想像時,人們往往感到驚訝和恐慌。就像1895年當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的咖啡館播放《火車進站》,看見畫面中迎面而來的火車,觀眾們嚇得紛紛躲閃。前陣子有條「36歲收費員哭訴自己只會收費,83歲老太被阿里40萬年薪爭搶」的熱點新聞,將時代變革和焦慮表露得一覽無餘。

任何時代,吃老本和固步自封者終將被狠狠甩在身後。在時代洪流面前,我們每個個體都是一葉扁舟,稍不留神就會沉沒在大趨勢之下。只有居安思危,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拓展能力,才能讓自己好好活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

馬克思曾提出,勞動不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科技的終極使命是推進人類生活的進步,而當科技終將人類從重複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於更有價值的創造和社會勞動時,問問自己,準備好了嗎?

畢竟,干好眼前的「勞動」,才能去到詩和遠方的田野。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等)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哈勃圖像專題(4)-M4 M8,星星如此燦爛!人類實在太渺小,不值一提!
OPPO R15曝光:超視野全面屏,超清視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