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成化鬥彩瓷器值錢嗎 市場價值有多高

明代成化鬥彩瓷器值錢嗎 市場價值有多高

明成化鬥彩瓷器鑒定方法:

一、在胎土方面。由於成化年間的鬥彩早於雍正年間的琺琅彩,因而到了雍正年間,優質的胎土早已被用盡,所以僅從胎土上面來看,鬥彩略高於琺琅彩的質量。通過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成華鬥彩胎土的顯露部分色澤非常純白而且油潤。而雍正琺琅彩雖然繪製工藝到達了頂峰,也沒法彌補「先天不足」的劣勢。

二、彩料方面。鬥彩與琺琅彩所繪製的圖案均突出胎體表面,但是仔細比較會發現鬥彩略低於琺琅彩。

三、紋飾方面。雖然都是宮廷御做,所繪圖案都經過皇帝批准,畫師都為宮廷御用畫師。但是成化年間的鬥彩,其繪畫圖案均為宮廷畫師親自創作,其線條生動流暢,筆法活潑。而雍正年間的琺琅彩圖案,有很大一部分並非宮廷畫家的「原創」,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畫作經皇帝批准之後繪製於瓷器之上的,相比而言,雖然筆法依舊老練、準確,卻缺乏了鬥彩瓷器上團的自由之風,略顯獃滯。

豐富而華貴。成化以前釉上彩色很少,即使著名的「景泰藍」所用顏色也遠較成化鬥彩為少。「運用不同的選料和配比,做出這麼多的彩色,是成化時期制瓷工人的巨大創造」。成化青花色澤淡雅,釉上彩色鮮艷清新。已故陶瓷鑒定專家孫瀛洲先生,曾撰文談論成化彩色的特徵:「鮮紅艷如血,杏黃閃微紅。水綠、葉子綠、山子綠等皆透明。差(奼)紫色濃而無光。孔雀藍色沉,孔雀綠淺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紅色重艷而有光。薑黃色濃光弱」。實可謂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鬥彩瓷創燒於明宣德年間,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品種。「鬥彩」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清中期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在明代彩瓷中,以成化鬥彩成就最為輝煌。明中期後鬥彩瓷工藝日漸式微,逐漸衰落,直到清代康熙時期又獲得了新生。清代鬥彩工藝一改成化鬥彩的「葉無反側,四季單衣」的風格,繪畫更為精細,圖案性也較強。康、雍、乾的官窯有不少精品鬥彩瓷產出,其中以雍正鬥彩成就最為突出。當時瓷器的燒制頗受政府重視,不但有年希堯、唐英等一批得力的督陶官傾力監督,雍正皇帝本人更是經常親自過問,最終促成了我國鬥彩工藝史上的第二個高峰。

1988年11月景德鎮珠山明代御器廠遺址出土一件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紅、綠、黃、紫等彩描繪蓮池鴛鴦紋(又稱滿池嬌)的宣德瓷盤,西藏薩迦寺收藏有描繪同樣紋飾的宣德瓷盤,有學者就是以這種器物為依據,提出鬥彩瓷器始燒於宣德時期的觀點。但是據我們觀察,在彩繪技法方面,這種瓷器是先以青花料在成型好的坯體上描畫水波及鴛鴦的雙翅膀、頭、眼、腿等部位,圖案的其餘部分則以鐵錐划出極細的輪廓線,施透明釉經過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暗劃輪廓線填塗紅、綠、黃、紫等彩。

這與原先對於鬥彩瓷器的定義有所不同,整個用青花描繪輪廓線的方式才能叫做鬥彩,但這件瓷器是用鐵錐划出的線條,而與青花五彩技法相似。因此,我認為這種瓷器應該屬於特殊的青花五彩瓷器,但它在圖案局部已經使用青料雙鉤輪廓線,以及先在釉下錐拱圖案線條,再在釉上按錐拱輪廓線填彩的技法,確實對鬥彩工藝的出現產生了重要影響。1988年11月,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該市珠山以西明代御器廠西牆外的東司嶺發現一巷道,巷道中堆滿了瓷片,其中正統地層出土了一件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紅、綠、黃、紫等彩描繪蓮池鴛鴦紋的碗和這種碗的半成品(只繪青花,未施釉上彩)。

傳世品當中,有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這種正統官窯瓷碗的成品。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種描繪鴛鴦蓮池紋的瓷器最然承襲了宣德御窯瓷器的技法,但它的彩繪技法已與宣德時有所不同,它是先在成型好的坯體上以青花單線會花莖,而除蓮朵以外的其他紋飾均以青花料雙鉤輪廓線,施透明釉經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補畫礬紅蓮朵,並按其他紋飾的青花輪廓線填以釉上黃、綠、紫等彩。

據了解,早在2005年倫敦佳士德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一件《鬼谷子下山》以1568.8萬英鎊拍出,摺合人民幣約2.3億元,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2013年香港正大藝術有限公司一隻8.5×31cm的青花花卉八棱玉壺春瓶,拍賣價高達700萬元人民幣。而近日在廣州的高白青花瓷作品展前期,兩位發燒友沒等開展就捧走兩件9000-15000元的寫意薄胎花瓶。

請點擊文章尾末的「閱讀原文」瀏覽展覽詳情。

如果您喜歡微信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關註上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往今來t 的精彩文章:

大明萬曆款青花瓷器
粉彩瓷藏品交易的一匹黑馬

TAG:古往今來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