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術除了能實戰,還應該有什麼?

武術除了能實戰,還應該有什麼?

飽受中國傳統文化浸染的中國武術,各門各派的拳譜家法開宗明義,幾乎無一例外都首先闡明「武德」的重要性:「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莽輕」、「拳以德立,無德無拳」……這說明習武者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中國武術強調武德修養,正是由於武術的技擊價值。「打拳原為保身之計」,正如火藥既可以提高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同樣也可以作為進攻侵略他人的武器一樣,關鍵看人類如何使用它。因此,武術尤其看中和注重思想品德、內在修養的提高,以此促進武術的健康發展。

品行德性的修養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疼愛兄弟、尊敬師長、助人為樂、和睦友鄰,在人際交往中要謙虛為本、戒驕戒躁、仁義愛國,只有具備了這些優良品德才能在習練過程中得到眾多人的幫助與指點,才能獲得正確的修鍊身體的途徑,才不致於培養出沒有道德的「殺人」或「傷人」機器。

武術中「擊」與「德」、「技」與「道」的結合

「擊」與「德」的有機結合使得中國武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技術」。我們的祖先通過個人的套路單練、「兩兩相當」的對練、臨陣實用的實戰技擊這層層遞進的練習方式,組成了傳統武術的基本活動樣式和技術發展的基本內容,從中深刻反映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技進乎道」的特徵。

長期以來,傳統武術是以追求技擊之道為本質屬性,以此規定並制約著自身的存在與發展,並延伸出了以技、身、性三者有機結合的基本價值體系,由此鑄造了中華武術博大的文化景象。這也正是我們祖先的高明之處,「技擊」只是中華武術練習層面的一種有形表達,強身健體是中華武術的外在依附和載體,其核心應該是對「道」的體悟,是對個人道德修養的不懈追求,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個人修鍊過程,因而賦予了中華武術無限的魅力。

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便是對中華武術「技」與「道」的精闢論述。

GIF

想了解更多散打賽事資訊、散打選手動態、武術散打知識等,敬請關注【散打王官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散打王官方 的精彩文章:

「武術散手」為什麼要更名為「武術散打」?
被歹徒背後偷襲,如何運用格鬥攻防技法防衛制敵?

TAG:散打王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