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卻忙著厚葬已死多年的魏忠賢,只因一句話

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卻忙著厚葬已死多年的魏忠賢,只因一句話

明朝是我國一個較為強大的封建王朝,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道出了這個王朝的錚錚鐵骨,明王朝的統治方式是研究明史的一個重要話題。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建立內閣制,在朱元璋、朱棣手中皇帝的權力高度集中,但此後文官勢力日漸強大,制約了皇權,皇帝為了在朝中培育一股能與文官集團相抗衡的勢力,建立廠衛制度,重用宦官,達到制約文官權力增強皇權的目的,並且相比與文官,皇帝更相信這些自己更熟悉的宦官們。

從明英宗的王振再到明武宗的「八虎」再到明熹宗的魏忠賢,明朝宦官專政現象較為嚴重。魏忠賢身上的色彩更為濃厚,他在歷史上也是最具爭議的宦官。魏忠賢在熹宗時期排斥異己,廣結黨羽,權傾天下,人稱「九千歲」可見其勢力之大。但魏忠賢真的就是如傳說中的那麼十惡不赦嗎?

明後期,朝廷上出現了一股龐大勢力,史稱「東林黨」,在當時的朝廷上,絕大多數的文官都是東林黨派人物,他們能力不強,但妒賢嫉能的本事卻是很厲害,整日就是嘴上說說紙上談兵,真正做事的人卻沒有幾個,他們還以能人志士自居,認為現在明朝的局勢惡化完全是皇帝沒有重用他們而導致的,整日抨擊朝政。

當時能與東林黨抗衡的也只有魏忠賢帶領的「宦官」集團,但崇禎皇帝即位後,卻目光短淺的聽信了東林黨的話,誅殺了魏忠賢,魏忠賢死時告誡崇禎,東林黨都是些才疏學淺的人,治國不能依靠他們。

果不其然,當明朝局勢水深火熱之時,東林黨不為國家的安危鞠躬盡瘁,反而整日沉浸於爭權奪利中,當清軍入關時,東林黨人又毫無骨氣的向滿清韃子納首稱臣,所以當李自成兵臨城下時,崇禎不是忙著調兵遣將,而是收斂了魏忠賢的遺骸,這也算是對魏忠賢的一種肯定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起義失敗後不知所蹤,他到底怎麼死的?
白話論史:崇禎的一條政策導致了李自成的崛起,明朝的滅亡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