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祛風濕葯·祛風寒濕葯之昆明山海棠

祛風濕葯·祛風寒濕葯之昆明山海棠

祛風濕葯

凡以祛除風濕之邪為主,常用以治療風濕痹證的藥物,稱為祛風濕葯。

本類藥物味多辛苦,性溫或涼。辛能散能行,既可驅散風濕之邪,又能通達經絡之閉阻;苦味燥濕,使風濕之邪無所留著。故本類藥物能祛除留著於肌肉、經絡、筋骨的風濕之邪,有的還兼有舒筋、活血、通絡、止痛或補肝腎、強筋骨等作用。主要用於風濕痹證之肢體疼痛,關節不利、腫大,筋脈拘攣等症。部分藥物還適用於腰膝酸軟、下肢痿弱等。

祛風濕葯根據其藥性和功效的不同,分為祛風寒濕葯、祛風濕熱葯、祛風濕強筋骨葯三類。分別適用於風寒濕痹,風濕熱痹及痹證日久、筋骨無力者。

辛溫性燥的祛風濕葯,易傷陰耗血,故陰血虧虛者應慎用。

痹證多屬慢性疾病,為服用方便,可製成酒劑或丸散劑,且酒能「助葯勢、行血脈」,增強祛風濕葯的功效。也可製成外敷劑型,直接用於患處。

祛風寒濕葯

本節藥物味多辛苦,性溫,入肝脾腎經。辛能行散祛風,苦能燥濕,溫通祛寒。具有較好的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通經絡等作用,尤以止痛為其特點,主要適用於風寒濕痹,肢體關節疼痛,痛有定處,遇寒加重等。經配伍亦可用於風濕熱痹。

昆明山海棠

最早記錄於《滇南本草》。

本品為衛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乾燥根。氣微,味澀、苦。以斷麵皮部棕灰色或淡棕黃色,木部淡棕色或淡黃白色為佳。生用。

【藥性】苦、辛,微溫;有大毒。歸肝、脾、腎經。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續筋接骨。

【應用】

1.風濕痹症

本品辛散苦燥溫通,善於祛風濕,通經絡而止痛,為治風寒濕痹日久,關節腫痛麻木之良藥。單用酒浸、煎服或與其他葯配伍。

2.跌打損傷,骨折

本品辛能行散,善於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續筋接骨,治跌打損傷,骨折腫痛,可單用外敷,或與其他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15g,宜先煎;或酒浸服。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煎水塗,或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體弱者不宜使用。孕婦禁用。小兒及育齡期婦女慎服。不宜過量或久服。

8歲 | 封面

雲少 | 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大倫頻道 的精彩文章:

祛風濕葯·祛風寒濕葯之威靈仙
中醫保健助兒子平穩度過幼兒園第一學期

TAG:羅大倫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