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幸福不幸福

華夏幸福不幸福

山頂凍人

華夏幸福的一路高歌的「幸福故事」 ,在今年年初迎來劇情大逆轉。

在碧桂園強「高周轉」文件引發的一片吐槽風暴中,華夏幸福一次被上交所嚴厲的問詢,巧妙的躲過了輿論視野。

4月14日,華夏幸福公告收到上交所對公司2017年年報的事後審核問詢函。問詢函提出18項問題,涉及公司的產業新城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融資及資金情況等三大方面,以及部分其他事項。

躲過了輿論聚焦的華夏幸福,卻沒有躲過資本市場一記耳光。4月16日,華夏幸福周一開盤之後股價迅速下挫,最終一路下探,截至收盤,華夏幸福報29.35元/股,股價創下一年內新低,市值一日內蒸發96.17億元。

面對低迷的股價,華夏幸福迅速展開「自救」。4月16日晚間,華夏幸福公告,其部分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擬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共計5500萬元。增持的股份種類為無限售流通股 A 股股票,實施期限為2018年4月17日起的3個月內。根據公告,增持主體為51歲的華夏幸福董事兼總裁孟驚、40歲的董事兼副總裁趙鴻靖、42歲的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吳中兵,以及30歲的董事會秘書林成紅。

從優質白馬網紅股,到淪落到高管自掏腰包自持,華夏幸福只用了一個跌停板。而4月14日,上交所18問對華夏幸福財報風險點進行全覆蓋,其涉及面之廣、問詢力度之大,問題直指華夏幸福模式。

「一個北京城,N個孔雀城」、「國貿正東30公里,CBD的工業區」,這樣簡單直接的廣告,成為不少人對華夏幸福最初的認識,左手「產業新城運營商」,右手以「孔雀城」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的發展模式,加上環京樓市的「風口」,讓華夏幸福從2015年開始一躍成為房地產TOP10企業。

華夏幸福的一路高歌的「幸福故事」 ,在今年年初迎來劇情大逆轉。

華夏幸福主營業務毛利率狀況

3月29日晚,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2017年報顯示,公司主營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下降18.22%,現金流凈額近三年首次為負為-162.28億元;同時,公司計入「其他權益-永續債」類別的可續期委託貸款金額為90億元,較上年增長近8倍,短期應付債券以及應付票據等規模也大幅度增加。

在年報發布後兩周,4月14日,華夏幸福公告收到上交所對公司2017年年報的事後審核問詢函。

上交所質疑華夏幸福的理由

在產業新城部分,上交所問詢函稱,2017年華夏幸福應收賬款餘額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99.04%,其中約 185.33 億為應收政府園區結算款,且相關應收款項未計提減值準備;產業新城業務收入重要集中於固安、大廠等廊坊市地區,其他區域產業園區未形成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上交所據此要求,華夏幸福應披露結算周期或回款周期超過 1 年的項目情況;說明不計提減值準備的合理性;並說明產業新城模式是否具有可複製性和推廣性。

在房地產開發業務方面,去年華夏幸福該項收入289.31億元,同比下降18.22%,報告期末公司存貨周轉率較上年同期下降約45%。

上交所要求,一是結合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區域分布、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下降的原因;二是結合區域房地產政策及房地產開發業務的預售情況,說明收入下降是否存在持續性,並充分提示風險。

對於華夏幸福出現的困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華夏幸福地產開發板塊一直以高周轉開發模式獲得現金流,再反哺華夏幸福的產業地產。但受2017年環京市場限購政策影響,環京市場整體低迷影響,孔雀城業績出現大幅下滑,這不僅影響了華夏幸福在行業內的排名,也使得向產城輸血的模式受到拖累。

2017年末,環北京區域房地產調控加強,華夏幸福被輿論認為是受影響最大的企業之一。

在房地產開發業務方面,去年,華夏幸福該項收入289.31億元,下降18.22%,報告期末公司存貨周轉率較上年同期下降約45%。

今年3月,隨著霸州孔雀城「一次性付款降至8500元」的消息甚囂塵上,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華夏幸福開始展開以價換量舉措,挽救業績的頹勢。

然而,降價殺手鐧並沒有換來業績的回暖,華夏幸福最新業績數據顯示,1-3月華夏幸福在京津冀區域的銷售面積為152.11萬平方米,佔總銷售面積的比例為44%;而在去年同期,這兩個數字分別為205.58萬平方米和85%。房地產開發簽約銷售額僅增加3.58%。

附問詢函公告原文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IN

GIF

GIF

◆◆◆◆◆

轉載帶上這張圖我就不和你計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頂凍人 的精彩文章:

TAG:山頂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