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三年古陶瓷市場持續看好:宋瓷有望再漲十年

未來三年古陶瓷市場持續看好:宋瓷有望再漲十年

2018年的春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春拍首先發力的香港蘇富比,一件重要拍品再次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瓷器上——一件清康熙 粉紅地琺琅彩開光花卉盌,預料成交價逾2億港元。

清康熙 粉紅地琺琅彩開光花卉盌

《康熙御制》紅料款

直徑14.7 公分

預料成交價逾2億港元

而2017年的秋拍一件北宋汝窯2.6億港幣天價成交!刷新紀錄!

Lot 5

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雖然天價標誌性瓷器不能完全代表市場行情,

但可以看到的是,各大拍賣行接下來的春拍也力推瓷器板塊,紛紛推出了精品瓷器專場。

瓷器收藏愛好者們不禁開始疑問:為什麼明清彩瓷那麼受市場追捧?

過去宋瓷價格一直不能與其藝術水準相匹配,這是不是一個素瓷勢頭將會超過彩瓷的風向標?

瓷器價格「到頂」了嗎?

接下來會繼續向好還是轉入一個調整期?

帶著這些問題,信息時報記者專訪了研究古陶瓷收藏與市場二十多年的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鑒賞家樓鋼。

他分析認為,今年或未來三年內古玩市場向好;

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

樂觀預測:今年春拍及未來三年古陶瓷市場還將繼續熱

據雅昌網相關數據表明,僅2005年到2012年,便有12件元明清瓷器拍賣成交價以億元計。

與傳統書畫相比,中國瓷器出現天價成交的比例顯得更高。

古陶瓷的億元時代來勢兇猛,又能維持多久呢?

它是否會受到經濟大勢的影響而曇花一現?

這些古陶瓷作為不可再生的文物,在市場上流通的總量並不是無限的,

而近些年來,收藏群體的素質在不斷提高,對陶瓷藏品的需求量在持續增大。

很多人認為藝術市場與經濟走勢是成正比相關的——經濟情況好,人們手裡有閑錢,古玩市場就會興旺;

反之,如果經濟情況不好,古玩市場也會跟著不好,

其實恰恰相反,古玩市場不為經濟情況的好壞為左右。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情況不明朗,有更多的熱錢會從實業中撤出,會出現大量的資金沉澱,「沉澱下來他們投往哪去呢?

最近有一個口號,『未來藝術品會成為沉澱資金的唯一出口』。

我們且不說這個話正不正確,至少有人已經這樣去認為了。

所以我的看法,從過去幾年一直在說,藝術品市場會一直向好,但這也不意味著藝術品市場會出現跳增。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過去二十年中出現了三次跳增,

第一次發生在2001~2003年,主要以中國書畫為主;

第二次發生在2005~2008年前後,表現為油畫價格飛躍;

第三次是現在的古陶瓷,雞缸杯從前一次上拍的2600萬跳到2.8億,就是這次跳增的生動例證。

個人的預見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不一定再有這樣大的跳躍,但一定是持續地穩定地上漲。

當然偶然地出現一兩件高價是很正常的,但不代表整個基數呈井噴式地上升。

宋瓷的走勢一定比明清瓷要好

觀察近年來的瓷雜拍賣情況,我們很容易產生「為什麼明清彩瓷這麼貴,高古瓷年代久遠反而價格低」的疑問。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政策影響與審美傾向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國內高古瓷市場受限於種種政策層面的制約,

明清以前的器物不能進入市場流通,

加之明清瓷器的存世量以及在國內的認知度都要明顯高於高古瓷,

各大拍賣公司過去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明清瓷器上,

高古瓷自然會有受冷落的感覺。

商業價格是以流通的快慢、流通是否暢順決定的,渠道越暢順、成交得越快,價格上漲得就會越快。

交易渠道被控制住,交易價格自然就上不去了。

其實你看到的藝術市場信息主要來自拍賣數據,所以感覺上就只有明清瓷在漲,

其實拍賣市場之外的交易如果你關注的話,就會發現高古瓷也一直在升。

從文化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還有更有趣的答案。

在古玩行業里,元代以前的瓷器稱為高古瓷器,元代以後的瓷器稱為明清瓷器,這看似是從年代來進行分類,

但是從文化層面來說,其實它們分別代表了中國古代的雅文化與俗文化。

宋代以前的陶瓷追求『雅』,雅文化以內涵、品相、味道來體現價值,

所以我們現在看雅文化的代表瓷器基本上是素的,沒有花紋的,器形簡約,強調順應自然,強調內涵。

元人進入中原後把雅文化的傳承打斷了,所以元代以後是遵從俗文化的道路在發展。

明清瓷主要以俗文化為主,講究外觀、視覺,講究張揚。

俗文化的東西看上去很漂亮,但是深究起來沒有內涵。

雅文化的東西看上去很普通,但是越玩越好看。

所以,高古瓷器的價格上不去,根本原因在於藏家對高古瓷器的認識還不到位。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的限制,致使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收藏界幾乎是從零開始,

只能從較為低端的種類入手,

例如民國瓷、晚清瓷,然後慢慢了解清三代、明成化,在收藏的過程中伴隨著學習與提高,逐漸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年代。

將此生動地比喻為「先上幼兒園,再上小學,然後是中學,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對於中國的收藏家來講,必須要經歷這個過程,所以我們說明清瓷在中國的受眾會比較大一點。

中國近幾年以來,收藏群體的素質在不斷提高,或者說素質高的人加入到這個群體里來了,所以我們看到現在轉變是從俗入雅。

這個是一個過程,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個過程在逐步地實現。

我們這個圈子也好,這個行業的人也好,都認為將來高端瓷的發展,宋瓷的走勢,一定比明清瓷要好。

所以,前幾年我一直都有在提倡,如果手裡有閑錢,宋瓷可以入手。

現在也得到了驗證,未來十年八年我認為宋瓷還是可以不斷地拉高。

為什麼明清瓷的年代更近,價格卻更貴?

既然高古瓷更具有歷史價值,那為什麼我們不越過唐宋,直接追求年代更加久遠的漢代陶器呢?

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古陶瓷的價值?

我們經常說古董是無價的,但是當它進入了收藏市場,就變成了商品,

在進行流通的時候就必須有一個價格,才能交易

——而這個價格擬定的基本依據是什麼呢?

給一件古董定價,有三個先決條件。

首先是歷史價值,就是它的年代;

第二是文化價值,它有沒有代表中國文化發展某一個階段的特殊屬性

——比如我剛剛說的宋瓷,就代表了中國雅文化最高峰的內涵,代表了當時的整個文化氛圍;

第三是藝術價值,很多人認為藝術價值很難評估,

我認為藝術價值就是看它美不美,一件東西放在那裡,

你覺得它百看不厭、越看越漂亮,那就是美的,就是有藝術價值的。

這三樣的總和才是它的商品價格。

用這個公式來看待器物,就會發現並非年代越久遠的東西價格就一定會越高。

石器時代先民們製造的砍砸器、剖削器,反映出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的狀況,

當然有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但是不一定有足夠的藝術價值;

漢代墓葬講究厚葬,墓主希望將生前所用的器物儘可能地帶到地下,

除了日用品隨葬之外,還會把房屋、牛圈、馬車、穀倉之類做成陶制的模型用以陪葬,

它們反映出當時漢代人的生活狀態,有很深的文化價值,

值得被珍藏在博物館中進行研究,但是它們製作得一般來說比較粗,就沒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當它不能同時滿足三個價值條件時,它的商品價格就不會太高。

在這三種價值之中,相對比較重要的是文化價值。

文化創造財富,隨著信息時代傳播途徑的便利,器物的價格變得相對透明,

想要在價格方面「撿漏」已經不太可能了,但是「價值撿漏」卻是可能的。

這裡所「撿」的「漏」就產生在器物的文化價值上。

當器物的上一任持有者或者拍賣行只著眼於物品的年代與精美程度,

卻忽視了它背後的文化背景,而你恰好準備充分、學養豐厚,

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文化價值,

那麼這件東西在你手上它的商業價格就會拉升。

古玩藝術品講究「捂」,不要著急達成交易

1、時間換取金錢。

在廣東廣州收藏界,人們普遍流行的一個詞是「炒作」,心態很急切,巴不得今天買進明天賣出。

商品講究貨如輪轉,講究現金流,但是藝術品不一樣,藝術品講究「捂」,

而在「捂」的過程中去研究,去探討這件藝術品真實的價值定位,

得出正確的結論之後,才會確定一個合適的價格出手。

雖然說只要買對了,一定可以賺錢,但你沒有捂到程度就提前出手,再想買回來就已經買不到了。

如果持有短線「投機」的心態,建議乾脆不要投資藝術品。

2、慎重選擇圈子。

目前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有心進入這個市場的話,不要著急達成交易。

首先要評估自己想做什麼種類,是青銅器?玉器?陶瓷?字畫?還是其他?

你所要進入的領域必須跟你的愛好有關係,不能想著什麼熱門就玩什麼。

然後你要經過多方比較,選擇一個合適的圈子或者來源,

比如具有公信力的拍賣行、文物商店。

3、要儘快確立起自己的技術支援團隊。

當你眼力不足,就需要儘快藉助其他人的力量,就可以事半功倍,也可以不斷學習新的經驗。

在學的過程中藏,在藏的過程中再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揭開古瓷器鑒定的幾個秘技!
古錢幣「五十珍」都有哪些?(上)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