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媒:不應敵視中企併購,「再給中國人一些時間」

德媒:不應敵視中企併購,「再給中國人一些時間」

德國《南德意志報》4月28日刊登文章稱,近年來,中國投資者踏上了國際收購之旅。他們最喜歡的一個目標是德國。

中國化工集團兩年前斥資9.25億歐元收購了克勞斯瑪菲公司。這家有著180年歷史和5000名員工的德國企業將把總部留在慕尼黑。公司高管們將自由地把關鍵技術留在公司。該公司的算盤是,藉助中國投資者的資金繼續保持增長,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克勞斯瑪菲主要製造橡膠和塑膠生產、加工機械設備。(德國之聲)

文章稱,在中國政府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並定義了將把該國變成頭號強國的關鍵行業後,世界知道:中國有了一項總體規劃。自那以來,投資大幅增加。

文章稱,中國家電生產商美的集團出資45億歐元收購了位於奧格斯堡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公司,隨後在德國引發了政治大討論。可以把這樣高度敏感的企業賣給中國嗎?現在相關技術命運如何?顧客命運如何?中國人還收購了混凝土泵製造商普茨邁斯特公司、凱傲叉車集團和法蘭克福私人銀行豪克-奧夫豪澤銀行。最近大家又得悉,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購買了戴姆勒公司近10%的股份。

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2016年被中國家電巨頭收購。(德國之聲)

文章稱,中國人年復一年地在德國支出大量資金。有時他們投資大城市的大企業,有時投資偏遠地區的小企業。因此,圍繞中國人的企業收購活動,有很多不同的故事。一些人說,他們只是想投資並獲得安全的回報;另一些人說,他們想獲得技術和市場。而在某些案例中,根本不清楚他們到底想要什麼。

文章認為,中國投資者對戴姆勒公司、庫卡公司以及克勞斯瑪菲公司感興趣,這或許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位於巴伐利亞州偏遠北部地區的駕駛控制系統製造商Preh公司為何會受到中國均勝投資集團的關注呢?

文章指出,故事和人們想像的不一樣。在2011年之前,Preh公司的大股東是德意志參股上市公司。在Preh公司被出售時,公司員工認為中國股東很有趣。他們擔心的是:德國投資者,尤其是來自同一個行業的德國投資者往往會削減工作崗位併合並辦公室。而純粹的金融投資者只顧數據,對汽車電子技術不感興趣。

此外,Preh公司也想開拓中國市場。Preh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胡梅爾說:「為了在中國做生意,必須在當地有代表。」中國股東能幫助他們打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的大門。2010年Preh公司的營業額為3.52億歐元,如今已增加到13億歐元。2011年該公司在全球有2800名員工,如今則有6500名。胡梅爾說:「我們很高興有這樣一個中國股東。」

Preh公司在中國的企業展台

文章指出,並不是所有人都信任中國投資者。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最近警告說,把德國企業賣給中國不僅會削弱本國的技術領先地位,而且還會損害本國安全。

文章稱,目前基本與中國人相處融洽的商界則很克制。胡梅爾說,雖然自由的世界貿易原則包含相互開放,「但不應該拿著鐵棒去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再給中國人一些時間吧」。

圖片來源:中新社

獨家文章推薦

美國為何「憂懼」中國海軍?這名美國學者自己都說清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海軍建設的迅速發展,美國戰略學界對中國海軍的關註明顯升溫,其研究不斷深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學教授阿爾弗雷德·麥科伊在《亞洲時報》網站發表文章,闡明觀點。

一種大國競爭一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悄悄進行。美中兩國的海軍正在調整軍艦的部署,建立海軍基地,就好像它們是地緣政治棋盤上的諸多棋子。

在多年來大體遵從全球規則之後,中國最近在中亞地區和亞洲大陸周邊海域的行動顯示出一項分為兩個階段的戰略。這項戰略如果成功,就會削弱美國全球力量的持久性。

按照美國海軍情報局的說法,在短短五年內,中國「就將完成」從20世紀90年代的「沿岸力量」向能夠實施「持續不斷的藍水作戰」以及能夠執行「全球範圍多重任務」的現代海軍的轉型。換言之,中國正在打造控制從東中國海到南中國海的「內海」的未來實力。在此過程中,它將成為最近七十年以來首個在太平洋海域挑戰美國海軍霸權的強國。點擊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美媒:流感下的美國中年
外交部「懟」聯合國高級專員,這個國家的網友齊聲道:「感謝中國!」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