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家上的古詩課01: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畫》

在家上的古詩課01: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畫》

去年開始,全國中小學的語文課本重新有教育部統一編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統一出版。同時,根據新的課標,增加了古代詩歌的學習,再也不是「小學生必背75首」了,也不是最近網上說的「129首」「132首」「135首」「139首」等各種說法。

不論哪個數字,第一首要學的居然是一首找不到作者,標明「古詩」的一首古詩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用這首詩,我個人覺得是配合第一冊重要的識字學習的。

也因為這個原因,課本中改動了詩中的個別字,原詩是: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變成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觀」顯然沒有「看」更熟悉,詞意也不會有歧義;「猶」與「還」也一樣,意義相同,還更適合一年級的認識水平。

但教材沒有標註詩的作者和產生年代,而籠統地以「古詩」標之。關於詩的作者,長期以來,有唐代王維說,僧人道川禪師說,元代王冕說,明代唐伯虎說,清代高鼎說等多種版本。這些傳說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沒有任何歷史依據。而且,很多人認為該詩源出於描述一幅畫,並冠以《畫》的詩題。是啊,畫上的山看得見顏色,畫上的水聽不到聲音;春天過去了,畫上的花依然盛開;人走近了,畫上的鳥卻絲毫也不會被驚擾!

很多人認為是王維寫的

很多人寧願認為是王維寫得,能夠用20個最常用的漢字組成了一篇欣賞畫作的精彩「評語」,也只有大畫家+大詩人王維才能寫得出來。我們知道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王維也有個大號叫詩佛,為盛唐三大詩人之一。

王維是開元9年金榜題名,詩畫兼備,精通音律,還曉佛理,所以這首評畫的五言絕句中隱隱含著小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禪意。

既然是賞畫詩,不難猜出是山水畫,詩句中有山、水、花、鳥,是典型的中國山水畫題材。繪畫是靜止的藝術,但是王維通過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靜止的畫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在我們眼前如同「虛擬現實」那樣展現出來。最關鍵的是,這個虛擬現實也沒有限定我們的想像力:

山有色---什麼顏色呢?不同的人、不同的季節,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山,既然我們看不到古畫,就讓自己的思緒遠去,想像自己心中的那片「有色山」吧。離水很近卻不聞水聲,春天已遠去,花香還可嗅;遊人也走進,鳥兒卻沒有驚飛---這麼有點兒禪意的詩句卻告訴我們,這是一幅畫,是時間、空間的瞬間定格。

我們再讀一遍吧: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詩的趣味性很強,也很有教學意味,出現了遠近、有無、來去三組反義詞,以及山水、聲色、花鳥三組常用景物對,完全可以當做五言絕句的標準示範。很適合引導孩子來模仿創作。

還有說是清代高鼎所做

有學生把兩組各一字對調,就變成了:

遠看山無色,近聽水有聲。

春去花不在,人來鳥還驚。

宋代的晁公溯有一首名為《遠望》的詩,第一句是:山近色未佳,山遠看始好。也與《畫》意思不同,或許是看的真實景色的緣故吧。楊萬里也發表過同樣的觀點,他在《回望摩舍那灘石峰》一詩中說:

好山近看未為奇,遠看全勝近看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推24首古詩詞誦讀名篇,快給孩子收藏 !
古詩詞里的唯美意境,醉了!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