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呢?艾灸治療祛濕除濕的穴位和方法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呢?艾灸治療祛濕除濕的穴位和方法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

現在,經常能聽說「南方的冬天濕氣重,冷在骨子裡。北方的冬天雖然溫度低,但是很乾燥。」

其實,在1800多年前,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就在《傷寒論》中記載「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形象的說,就是發燒的時候感覺冷的哆嗦。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

此外,現在發病率很高的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那麼,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呢?

01、起床時

感覺疲勞,頭昏,打不起精神來,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小腿發酸、發沉。

02、如廁時

清晨方便後,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一箱水還衝不凈;平時用手紙一兩張紙就夠了,突然有一天用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這就說明身體有濕邪了。體內濕氣重,便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

03、洗漱時

洗漱的時候觀察舌頭,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04、刷牙時

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

05、虛胖

濕氣重的人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這個就是虛胖。同時會有下肢水腫、腿肚發沉的問題。

艾灸祛濕

祛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了,中醫認為,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等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養生,經常艾灸相應的穴位,可祛除體內濕邪,更能起到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導致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一是外濕,一是內濕。總之無論哪種濕邪,都會使人出現食欲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癥狀,同時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困、不想飲水等一系列「濕濁內盛」癥狀。

那麼,祛濕應該灸哪些穴位呢?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20~30分鐘。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或用艾灸儀灸30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或用艾灸儀灸30分鐘。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20~30分鐘。

當體內有濕氣時,不妨試試艾灸療法,你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註:本文內容僅作為普及中醫知識,如有需要謹遵醫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氏風采 的精彩文章:

艾灸治療鼻竇炎取穴和方法
瑜伽從不會虧待認真對待她的人:認真對待瑜伽,他就會認真對待你

TAG:龍氏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