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國人說:圓明園不是我放火燒的,是清政府燒的,我有證據!

法國人說:圓明園不是我放火燒的,是清政府燒的,我有證據!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清朝的皇家宮苑,眾星拱月般的布局,完美的展現出東方應有的藝術特色和成就。可一夕之間,侵略者貪婪的將圓明園的富麗堂皇盡收眼底,把價值連城的古董文物、古籍文獻、奇珍異寶盡數收入囊中,搬不動的便秉承著「我得不到,就毀了它」的原則。看著曾經傲視群雄的身姿,如今變成了一片灰燼,滿是滄桑。

我們一直都認為導致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是英法,畢竟在圓明園事件中,英法的「表現」最為突出,燒殺搶砸無惡不作。可前不久,法國卻頻頻喊冤,並直接點明:圓明園是清政府燒的,雖然不是親手,但卻是導火索,害我們背負了這麼久的罵名,實在是冤。

此言一出,轟動全國,圓明園被燒居然和清政府有關?歷史記載不是英法聯手火燒圓明園嗎?怎麼會變成了清政府「燒」了圓明園?

據資料記載,火燒圓明園是「兩個強盜搶劫,一個強盜放火」。這也就說明,英法是搶奪了我國的古董文物。而英法縱火之間,只有一方放火,難道事實真的和法國所說,他沒有參與火燒圓明園?是的,法國只是搶劫的強盜,並沒有縱火燒圓明園。當時英法搶劫完後,英國有意向放火燒了圓明園,這時候,法國卻扮演了「和事佬」的角色,阻止英國放火。

短短的10天後,圓明園還是沒有逃離被英國燒掉的命運。原本英國是打消了火燒圓明園的念頭,但卻因為清政府的一個舉動,又折回來把圓明園燒掉了。

事情是這樣的。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公使駐京」條約,明確表明:為英法開放外貌口岸,允許他們來中國旅遊,還針對賠款、關稅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簽訂。就當英國來使向清朝皇帝提交雙方協議時,並沒有行中國當時流行的跪拜禮,皇帝很生氣並且強制要求來使跪拜,幾番較量後,來使依舊不從。清政府便將來使關押起來,並對英國一眾來使進行了心理折磨和肉體摧殘,非常殘酷。其中有21位英國來使死於獄中。

為此,英國人很生氣,都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英國人認為,中國人可以藐視「戰爭規則」,太可恥,我們要報復,讓大清長點記性,燒掉皇帝宮殿這個下馬威夠狠。就因清政府斬來使的行為,英國便放了一把火,把圓明園燒了。

如此一來,法國說:「圓明園是清政府燒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圓明園是種花家的,你們跑種花家殺人、搶劫,還不容種花家反擊嘛?無恥之尤!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娘子談史 的精彩文章:

得知解放軍戰死四千,許世友怒令:夷為平地,結果每平方米打3炮!
維新變法中最危險的計劃:如果慈禧不阻止,中國就可能沒了!

TAG:二娘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