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夜空異象是「UFO」還是「上天的手電筒」?權威解釋來了

夜空異象是「UFO」還是「上天的手電筒」?權威解釋來了

27日晚8時許,北京西南地區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個移動的不明發光物體,錐形頭蛇形尾,還在空中拐彎兒,不明真相的網友紛紛在朋友圈曬出這驚奇一幕。它到底是什麼東東?

網友:誰家手電筒扔上天了?

市民劉先生當時正帶孩子在中毛家灣衚衕遛彎兒,27日晚8時許,他發現夜空中出現了不明光束,方位系偏南(240°左右),仰角約70°。

「開始白光向下,以為是直升機探照燈呢,後來不是了」,劉先生說,「不明物體隨後開始旋轉,轉動一會兒後居然懸停。然後就消失了,空中留下發白的雲霧狀的東西,很快就消散了」,過程中無任何聲響

另一位北京市民正好拍到了不明光束的前段:

從視頻可以看出,這「不明飛行物」拖著白色長扇形尾光,在高空中划過曲線。數分鐘後,光芒消失,身形隱沒於夜空之中。

記者從景山拍到的不明飛行物。鄧偉 攝

網友圖片

還有網友在飛機上拍到「不明飛行物」

不光是北京,整個華北地區都看到了這一幕,呼和浩特、太原、天津、青島等地很多網友也上傳了類似圖片。

一時間各地網友熱議這一「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調侃道:誰家手電筒扔上天了?還有人舉手表示,他們竟然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真·不明飛行物。

是北斗衛星在高空變軌?記者核實:沒這回事兒

多位網友和媒體言之鑿鑿指出——這是剛剛在太原衛星發射基地發射的北斗衛星,在高空變軌。

但這一說法,不實!

網友@Steed的圍脖 的技術流分析:

簡單說幾點:

1、多地區大範圍目擊,說明高度很高距離很遠,是火箭飛行;

2、發光不是因為燃燒,而是因為尾氣在高空被陽光照亮;

3、並非墜落,只是中途轉彎,肯定不是衛星發射;

4、最後消失不是燃燒殆盡,而是發動機關機……

而且,因軌道特殊要求,北斗衛星都在位於四川省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具體來說,北斗衛星導航星座由中圓軌道、傾斜地球軌道和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都屬於中高軌道。「目前中高軌道衛星主要由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發射,該系列火箭只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另外,作為我國較低緯度的發射場,在西昌發射效費比很高。」西昌中心人力資源部主任林玉南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截至目前,我國包括4顆試驗衛星在內的35顆北斗衛星都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記者進一步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獲悉,4月27日晚,該中心並無發射任務。

火箭?大型飛行物?導彈專家這麼看……

中國導彈技術專家、核戰略專家楊承軍表示,從視頻和畫面分析肯定不是大型運載火箭,長征4大約 30多米長;其次肯定不是遠程或洲際的彈道導彈。

楊承軍對此解釋說,我國的大型火箭具備滑翔和變軌技術,但這種滑翔和變軌技術是長距離的和緩慢的,但從照片和視頻看這道飛行物的角度很小,拐彎很急,很靈活。因此不可能是大型飛行物。楊承軍自己看過多次導彈發射,他認定這種飛行軌跡不是導彈發射,導彈發射有火焰噴色,火焰噴射是有方向的,而不是拐著彎的。

他認為很可能是小型火箭(長度在2米之內),帶有動力的小衛星或者其它用於科學探測的小衛星。


中科院官微:這是"航跡夜光雲"

對此,中科院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援引氣象知識科普達人給出的解釋是:這是夜光雲版本的航跡雲。

據「中科院之聲」介紹,航跡雲是當飛機或飛行器從高空飛過時,飛機排放出來的尾氣包含燃燒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

但這次形成於高空的「UFO」不是常見的航跡雲,常見的航跡雲都是在飛機飛行範圍以內,最多不超過平流層,高度在20公里以下的範圍內。而此次形成的航跡雲高度非常高,形成於大氣「中間層」,高度在80至100公里,是典型的「夜光雲」,當夜幕降臨,低層已經進入黑夜,而高空還可以有太陽光照亮,因此當飛行器經過形成航跡雲的時候,正好被太陽照亮,所以這是夜光雲版本的航跡雲。夜光雲並不常見,只在高緯度和極區稍微多點,並且是在合適的條件下才是可見的。

去年12月23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的「獵鷹」9型火箭從南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起飛,攜帶10顆通訊衛星進入太空,也在大氣層形成壯觀的夜光雲,當時也曾讓美國人民驚呼「UFO」來了。

來源:人民日報、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綜合科技日報、環球時報、人民網、網路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次他又被抓了!活該!
敘利亞首都14日凌晨傳來爆炸聲,美英法敘俄各國表態……

TAG:天津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