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4次拒絕稱帝?他的一副對聯給出了答案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4次拒絕稱帝?他的一副對聯給出了答案

提到中國的近代史,曾國藩是絕對不能繞過去的一位人物,他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先後擔任過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是一位位極人臣的封疆大吏。他的處世交友之道,治家方略、人格修養等一直是後人學習研究的典範。但是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位高權重的曾國藩,本有機會稱帝,為何拒絕了呢?

先來看看曾國藩稱帝的時機。曾國藩的發跡主要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軍八旗子弟已經嚴重衰落,戰鬥力嚴重縮水,此時曾國藩大膽提出了自己的軍事想法,他通過招募湘勇,然後操練軍隊,付給士兵們多倍於普通士兵的薪水,使得這些士兵死心塌地的為曾國藩賣力。1864年,湘軍攻下了天京城,活捉了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自此,困擾清廷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此謝幕,曾國藩和他的湘軍成了最大功臣。

此時湘軍的戰力達到頂峰時期,手下猛將如雲,而且湘軍還佔據著江南的富饒地區,況且清政府已經腐敗無能,風雨飄搖,正是曾國藩稱帝的好時機,即使不能滅了清朝,還可以和清朝劃長江而治。而就在此時,左宗棠、以及曾國藩的3位幕僚王闓運、胡林翼、彭玉麟先後4次勸曾國藩稱帝,但是曾國藩卻拒絕了。曾國藩借用千前人的詩句,用一副對聯給出了此時此刻自己的想法: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描寫的是,獨自一人站在大海旁邊,陽光照在海面上,七彩繽紛的浪花四濺,江山如此多嬌,這是一個到處充滿誘惑的世界,但是面對這些誘惑,卻不為所動,自己要像高山流水一樣,擁有一份內心的堅守和一種超然的追求!這幅對聯描寫了曾國藩的一種人生的超然境界,體現出他作為一個大儒,忠君愛國、堅守人臣的行為和心理。綜合來說,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使得曾國藩放棄稱帝,越是站在高處,越要克己修身。

當然,除了曾國藩自身原因外,還有一些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第一:湘軍已經戰鬥了14年,士兵們經過長年的征戰,已經身心疲敝,此時好不容易攻克了太平軍,圓滿完成任務,大家都解甲歸田,好好與家人團聚,所以士兵們無心再戰的人數居多。

第二:清政府雖然腐敗無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為首的清軍,仍舊有大量的軍隊部署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區,就是用於監視曾國藩,監視湘軍的一舉一動,防止他們有二心。

第三:仍舊是儒家思想的影響。曾國藩作為一個大儒,他肯定也是熱愛人民、體恤人民的,經過14年的戰亂,南方地區已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人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此時曾國藩再次掀起反清大旗,勢必會再次增加的人民的痛苦,而這也恰恰不是曾國藩所願意看到的。

綜上所述,曾國藩拒絕稱帝,和儒家思想有很大的關係,這也使得後人稱之為聖人的原因。以上就是小編對曾國藩拒絕稱帝原因的理解,如果有說的不到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湯閑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被稱為千古一帝,死後卻讓2萬人殉葬,陵墓比秦始皇陵還大
100年前,孫中山預言2018年的中國,如今只剩1個未實現!

TAG:老湯閑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