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女孩相約自殺了 父母們可千萬別忽視對孩子珍惜生命的教育!

兩女孩相約自殺了 父母們可千萬別忽視對孩子珍惜生命的教育!

(琢器苑推送第114篇)

看本地新聞,看到一個極不想看到的消息:我所在的城市,兩名初三女生相約跳樓自殺了。我真不想拿這件來說事,更不想用這兩個孩子的生死來寫故事。15歲,這麼花樣的年紀,還沒有享受美好的人生,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實在是太揪心了!

但這樣的故事,媒體隔三差五就有報道,特別是每年到了中考季、高考季,都不乏有學生離家出走、自殘、自殺的事件發生,我真不願內心裡那根對學生自殺敏感的神經被痛苦地牽拉了起來,更不願再聽到這樣心痛的故事,我只是希望,通過這些血淚的教訓,讓有家庭教育之責的家長在沉痛中警醒。

有人為此呼籲,「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教會孩子知識,教會孩子做人,也別忘記,要多教育我們的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學會讓自己快樂地生活,珍愛生命!

我也想說:孩子的成績好與壞、是否有出息,這些與生命比起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品行正直、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藉此之機,也不得不說說這個沉重的話題。

父母賦予孩子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那麼孩子能給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就是珍惜生命。一些遇到困難就選擇輕生的孩子,可以說他們是可悲又可憐的。因為他們沒有明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

那麼,孩子產生輕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個人心理疾病及性格因素

患有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輕生比率較大。一般情況下輕生的人性格都比較內向,具有依賴性強、情緒不穩、敏感多疑等性格特徵。這種偏執的性格往往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一旦孩子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就不能用正常的心態去理解生命,容易做出輕生舉動。

有些孩子不能正確對待批評,不能正確對挫折和失敗,不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矛盾,就用輕生來解決。

一些青少年缺乏人生的責任感,以自我為中心,不去顧及家人感受,也許老師的一句「你真笨」、父母的一聲:「養你真的白養了」等不願聽的話,就會讓孩子產生輕鬆的念頭。由於性格因素導致的輕生,需要父母們進行反思,在培養孩子性格時是否有所遺漏。

社會因素

社會環境的變動,如貧富差距、競爭壓力、戀愛關係等都會給青少年帶來心理上的衝擊及刺激,心理承受力差的人這時候就會產生輕生念頭。有段時間在孩子中間流傳著一種叫「死亡日記」的筆記本,這是根據日本恐怖漫畫印刷而成的筆記本,很多中學生都買過。這種為了利益而不顧青少年特殊成長階段的做法,影響孩子的成長。這些不利孩子成長的因素都會影響孩子對生命的認識。

讓孩子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父母就要從珍惜生命開始教育孩子。

讓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討論與思考最多的人生話題之一就是「我們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們活著的意義真的太多了,有的人為了事業、有的人為了親情、有的人為了愛情等等,無論孩子是為了哪種活著,父母都應該予以理解。

告訴孩子:我們一無所有的來到了這個世上,但我們不能一無所有的離開,總要留下些什麼,追求,愛情,對社會的貢獻等等。

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在丈夫遭意外不幸逝世,並且自己的肺病也越加嚴重的同時,仍然堅持化學研究,最終又一次取得了成功,這種勇於戰勝困難的精神本身也是非常珍惜生命的表現。由此可見,珍惜生命是每一個成功人士所必備的精神。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進行了幾年的航海考察活動以後,身體變得十分虛弱。但他還是用他僅存的時間完成了生物學巨著《進化論》,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辯證地看待「生命」與「死亡」

社會上一些人有這樣的觀點:人的終極就是死亡,幹嘛還要珍惜註定要逝去的生命呢?這樣的觀點對孩子是一種誤導。父母需要灌輸孩子的是樂觀之道——「既然終有一死就讓生命更有意義。生命重在於過程,而不是終點。」要讓孩子知道,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生存就需要奮鬥去努力,是不容易的,但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要珍惜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放出光彩。

對生命要理智

人生一世遇見的風風雨雨有很多,特別是孩子,正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失敗和挫折,但是無論怎麼樣的困難都遠遠比不上生命的可貴,有句話說:「你連死都不怕了,你還有什麼好怕的?」所以遇見挫折,男孩一定要冷靜理智對待,珍愛生命!不要「站在懸崖邊鍛煉自己的膽量。」

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努力增加它的寬度。讓我們珍惜時間,豐富生命的內涵,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霍金在大學學習後期,開始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半身不遂,喪失了說話能力,坐上了輪椅,只有兩根手指能夠活動。但是霍金並沒有向困難低頭,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勇敢地向命運發出了挑戰。最終他獲得了成功,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成為了皇家學會會員.其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震撼世界,發行量高達一千萬冊。

在某種意義上,其他各種責任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唯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絲毫依靠不了別人。唯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活信念,他可能自覺的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

父母們,不要覺得那些不知道珍惜生命的故事都是別人家孩子的故事,與我們無關。是的,表面上那些故事是與我們無關,但教育我們的孩子熱愛生命,讓他們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不是更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器苑 的精彩文章:

揭得揭不得,家長要懂得!「小時候就笨,上學了還這麼笨!」類似這樣的話你說過嗎?
你們把課堂變成酒館 又吃肉又喝灑 這是要逆天嗎?

TAG:琢器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