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不是只有感情就夠了
每夜陪你的一聲晚安
某
人
是
他
也
是
自
己
今天去看了這部劉若英指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從影片的開頭到最後,我一直揣著一個問題反覆的問自己,那就是究竟怎樣的感情才算是最遺憾的。
1
故事的開頭描述了兩個年輕人在從北京回鄉的火車上相遇,當時還是學生的見清對小曉一見鍾情,而小曉一心想找的是一個工作穩定、生活體面的男朋友。在她的對愛情的態度里,男生要有房、有北京戶口、最好是個公務員。雖然見清只是個窮學生,但在日漸相處的過程中他們還是相愛了。
只不過在北京這座用夢想去支撐的城市裡,對於生活就已經充滿了掙扎,更何況想要一份美滿的愛情,哪裡會有那麼簡單呢。
他們擠在一層有七八間的隔斷房裡,後來又被房東攆走住進了地下室里,他們吃著清水麵條,擺著地攤,他們不得不在跨年之時相互的安慰著「咱們窮的日子已經開始倒計時了」可是最後,他們仍然走到了分手的那班地鐵里,目送著對方漸行漸遠。
後來二人十年之後再次相遇,在雪地里見清突然的問到小曉,
如果當時你沒有走
如果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
如果我當時有足夠的錢
如果我們住進有大沙發的房子
如果我們當時不管不顧結婚了
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也直到這時,我才找到最開始心裡一直探索的那個答案,那就是「在最無能為力的年紀,卻碰到了最想照顧一生的人」我想,這才是此生最遺憾的事情吧
2
曾經我總以為,有了愛情就可以翻越山海不可斷絕。
可是後來,你真的不得不被現實所擊垮,拖著滿身的倦意,日復一日的焦慮,然後親手毀掉了愛情。
那時候剛畢業,我也擠在一個合租房裡,70平米的房子里住著算我一共九個人。那時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租一個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和別人在清早去搶著同一個洗手間。我知道,只有自己拼盡了所有的力量,才會獲得在這個城市喘息的機會,才有能力給我喜歡的那個姑娘一個安穩踏實的家。
從那時開始,我拚命的加班經常一件西服外套披在身上,就能在辦公室湊合一夜,只是為了省下五六十元的打車錢,一份帶肉的午餐和一份青椒雞蛋的蓋飯,我永遠不敢看前者。應酬到半夜喝到爛醉然後繼續回到辦公室,只是為了第二天的打卡不會遲到。
我原本以和她的之間感情已經牢不可分,哪怕是少看機場電影,少吃幾次飯,少過幾個生日都無所謂,當下的精力只要放在事業上早晚都會給她一個溫馨的家。可是後來隨著這種狀態的延續,我們開始變得焦躁、變得恐慌、隨即而來的就是爭吵、冷戰、不理解和相互埋怨。
我還記得當我裝修好房子的那天,我看著這裡的一切原來都曾是我和她計划過的樣子。米白色的沙發,巨大的飄窗,白色的紗簾,原木色的雙人床,這裡的一切都有我們兩個人共同的影子。只不過當時的我放聲哭了很久,因為後當我有能力給她一個家的時候,家裡的那個女主人卻已經不在了。
原來兩個人在一起只有感情是不夠的,愛情不能消除生活的焦慮,也不能豁免居無定所的慌張,能讓兩個人共同放下所有的防備,除了感情,還要有的是在愛情開始之前,就應該具備了對抗這個世界的力量。
很遺憾,當時的我們什麼都沒有,但卻什麼都想要,但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3
在整部影片里,令我感觸最深的一段話就是在影片的末尾,在北京獨身的小曉收到見清父親的一封信,信中寫到「緣分這事,只要不負對方就好,不負此生太難了」
是啊,不負對方就好,不負此生,誰又知道此生究竟還會發生些什麼呢
就像小曉在雪地里,回答著見清的那幾個問題。
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分手,後來我們也會分手
如果當初我們衝動領證,現在已經離婚很久
如果當初你一夜暴富,現在已經有十個小三
關於後來,哪裡會有誰能說得准到底會怎樣,更何況誰又會知道誰是誰的下一位,關於人生的出場順序,我們從來就不可能佔據主動,過去如此,當下如此,未來亦是如此。而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在遇見之時,不負對方就足夠了 。
後頭再去想想,如果當初不放手,結局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可能會變得不一樣,也可能和當下並沒有什麼差別。
但被現實打敗的愛情,我想才是真正遺憾的地方。
給我一個小小的贊吧


TAG:再見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