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營運載火箭–掌握核心技術是發展第一要務

民營運載火箭–掌握核心技術是發展第一要務

一直以來,航天裝備水平都是衡量國家高科技生產力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

近年,電子技術及材料科學的發展加速了衛星小型化的趨勢,中小衛星、微納衛星(統稱小微衛星)佔整體衛星發射數量的比例逐年增加。肩負通訊、遙感等使命的小微衛星一般需通過在空中組網形成集群的形式來發揮設計功能。以衛星為起點擴展至空天互聯、載人旅遊等大場景,商業航天市場在近年出現了長足發展。

運載火箭是航天的基礎性平台工具,是萬億商業航天市場的入口。目前,衛星製造、衛星應用出現了井噴式發展,但真正上天入軌的衛星仍遠遠跟不上地面的衛星規劃及市場需求,其核心原因在於運載火箭的總體運力距離衛星發射需求尚有較大距離。在SpaceX以大型火箭成功佔得市場先機、Rocket Lab、Vector等小型火箭對市場進行有效補充的同時,適合進行微納衛星組網、中小衛星組網及補網的中型火箭擁有了明顯的市場機會。

近日,藍箭航天資本市場負責人受邀參與2018年「中國航天日」之「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闡述了藍箭從事液氧甲烷發動機及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的原創性研發工作的意義。

藍箭航天自2016年底開始進行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的全自主研發工作。目前,名為「天鵲」的百噸級推力[e1] 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尺寸原理樣機已製造完畢,工程樣機預計將於2018年7月在藍箭位於浙江省湖州市的超級工廠中出廠。

以這款發動機為基礎,藍箭自主研發的「朱雀2號」運載火箭,將計劃於2020年進行首次試射。預計這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4噸的中型運載火箭可有效覆蓋30%的發射服務市場份額。

藍箭航天資本市場負責人表示:「天鵲」液氧甲烷發動機和「朱雀2號」中型運載火箭,也將成為「中國製造2025」的創新高地。其高門檻的技術壁壘和寬闊的商業模式護城河,將與其觸達的萬億計商業航天發射市場一起,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創業投資市場的明星項目。

目前,中國和美國均湧現出數家民營火箭企業,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火箭均採用液體發動機,藍箭航天的中型液體火箭產品擁有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並在航天這個技術密集型行業內,立足於自己,進行科技攻關,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

商業航天,未來已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宇航 的精彩文章:

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晉年確認出席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

TAG:未來宇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