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遊采石磯◎曹芸

春遊采石磯◎曹芸

去過馬鞍山多次,一次也沒有好好看看馬鞍山的風景,這次終於如願,遊覽了馬鞍山的名勝——采石磯。

清明節剛過,應馬鞍山表弟之邀,我們又來到馬鞍山。這次行程無多羈絆,可以盡情暢遊馬鞍山,但我更想去的是采石磯公園,因為那裡有太白樓和李白的衣冠冢。

采石磯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並稱「長江三大名磯」。馬鞍山采石磯峭壁千尋,突兀江流,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稱。

四月七日一早,我們一行四人在兩位表弟的引導下,來到了采石磯公園。儘管還沒有到上班時間,但等候的遊人已經不少。看來采石磯果然名不虛傳。

進入園裡,表弟說了大概遊覽路徑,首先去看太白樓、大腳印,接著到半山腰看李白衣冠冢,然後向山上最高點三台閣,最後去牡丹園逛逛。此說正合我意。我們把車開進園區,停在太白樓前的停車場上,這時園裡已有不少遊人。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山,周圍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築。太白樓又名 謫仙樓,建於唐代是為了紀念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而建的,距今已有1100餘年的歷史。太白樓共有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進入門內,只見檐下兩壁嵌有一塊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堂中柱上有對聯「唐代篇章推李杜,建安風骨數曹劉」。二樓有李白黃楊木雕塑,一立一半卧。半卧著的醉仙李白,手握酒樽,抬首望采石磯,看江水翻騰,攬月於懷,逍遙自得。四周有李白手書拓本以及詩集陳列。還有歷代文人墨客的詩篇,楹聯和繪畫。李白一生恣情暢遊,首次到采石磯是他年輕的時候。大概是唐朝開元十二年。他沿江東下,登采石磯遠眺,見大江奔流,江山如畫,詩興大發留下「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名句。後李白又多次重遊采石磯,寫下了《橫江詞》《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詩作。

出太白樓向山上走去。來到下一個景點「大腳印」。「大腳印」顧名思義就是在岩石留下的腳印。相傳明朝朱元璋率部攻打太平(今天的當塗)直抵采石磯。他的戰將常遇春持盾挺戈,一馬當先,縱身登磯,留此腳印。近觀那個清清楚楚印在岩石上的碩大腳印,耳邊彷彿響起當年兩軍對壘相互廝殺的聲音。聆聽江濤,江水似乎在敘述歷史的過往。

沿著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手扶鐵索,回頭見一石磯突入江中,扼住大江,江水在此不斷迴流翻騰,怪不得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半山腰,我們見到李白衣冠冢。此墓立於青山之中,四周樹木鬱鬱蔥蔥。青石砌就的墓,墓碑上有現代書法家林散之的題字「唐詩人李白衣冠冢」。立於碑前,看著碑文,想起李白晚年定居於采石磯,常常立於懸崖邊上觀賞、飲酒、賞月。酒至酣處,望江中明月律動,閃爍銀光。詩人興緻大發,跳江捉月,與之相玩,後騎鯨上天,永別於采石磯,也永留於采石磯。有宋梅堯臣的詩為證「採石月下逢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不應暴落飢蛟涎,便當騎鯨上青天。」采石磯會記住一代詩仙,采石磯也因此一代詩人名聞遐邇。

一路向前,三元洞、燃犀亭、金牛洞每一個景點都有著美麗的傳說。

繼續前行,山勢漸漸陡峭,許是近來缺少鍛煉的緣故,百米之遙的三台閣彷彿遠在天邊。當我登上山頂制高點——三台閣,已經是氣喘吁吁。眼前的三台閣高五層,飛檐翹角,風過鈴響,氣勢恢宏。

登上三台閣頂,手扶欄杆,遠眺長江,呼呼的江風迎面而來。閉目凝神,我彷彿看到屈原振臂高呼「吾將上下而求索」而自投汨羅江;千年後李白踏歌采石磯,擁月上青天;還有宋代蘇軾在長江邊吟詠「大江東去」……用當今文化名人余秋雨的話來說「千古詩魂,繫於一江」「即使放到全世界,它(長江)也是無與倫比的詩歌之江。」(摘於《三台閣題記》)

如今,采石磯又住進一位文化名人——林散之。采石磯藝術館也在采石磯落戶,藝術館附近修竹茂林,環境清幽。館內各種書法琳琅滿目,,面對一代書法宗師,唯有膜拜。

最後一站,我們遊覽了「獨佔人間第一香」的牡丹園。

暖融融的春風,鮮艷艷的牡丹,讓人賞心悅目。園內有各色牡丹,有的瑩白如玉,有的艷如彩霞,有的粉白如雪。單瓣的重瓣的,單色的雙色的。獨放的群妍的令人目不暇接。入得花叢,徜徉花間,花中有我,心中有美。牡丹叢中坐,物我兩相忘。

春日野穹游採石,

千古詩魂系一江。

翠竹茂林休閑地,

牡丹園中兩相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河兒女 的精彩文章:

運河之味‖畫家老丁

TAG:運河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