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徵明玉蘭堂藏書迥出儕輩

文徵明玉蘭堂藏書迥出儕輩

原標題:文徵明玉蘭堂藏書迥出儕輩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黃丕烈題跋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


長洲文氏是明代極具影響力的文化世家,傳承十數代,他們不但在書畫領域取得非凡成就,在藏書方面,也迥出儕輩。文徵明藏書樓「玉蘭堂」位於文家庭園之中,庭園內栽有海棠、菊花、牡丹、梨花等花木,然而最有特色的當數玉蘭花,這也是文徵明最喜歡的,所以將藏書樓命名為玉蘭堂。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又字徵仲,別號衡山居士,長洲(今蘇州)人。曾學文於吳寬,學書法於李應禎,學繪畫於沈周,又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等文士相切磋,名聲益著。文徵明嗜好購書和藏書,自云:「弘自初(1488),余為諸生,與都君玄敬(都穆)、祝君希哲(祝枝山)、唐君子畏(唐寅)倡為古文辭。爭懸金購書,探奇摘異,窮日力不休。」從文徵明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其從18歲起,就開始懸金購書。此外,文徵明之子文嘉也稱其父喜好藏書,云:「公(文徵明)讀書甚精博,家藏亦富。」清人葉昌熾說:「所見待詔藏書,引皆用『江左』二字長方印,或用『竹塢』或用『停雲』圓印。」 文徵明既富藏書,又善於鑒賞,弘治四年(1491)曾為都穆收藏的《黃庭不全本》作跋:「此本紙墨刻拓皆近古,中『玄』字並缺末筆,固是宋本。自『還坐陰陽門』下皆無之,校他刻才得其半,字勢長而瘦勁,涪翁所謂徐浩摹本為是,都元敬不知何緣得之,以遺從父慶雲令轉以付某,雖非完物,自可寶也。」寫此段跋語時文徵明只有21歲,而題跋中對此黃庭拓本的品質、時代以及書風的考據,皆有板有眼,紮實可信。

文氏家族是明代蘇州著名的藏書世家。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均繼承家風,宋本《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有「三橋」、「文彭印」兩印,無疑是文氏父子兩代共藏之物。宋本《東觀餘論》曾經侄子文伯仁之手。文彭、文嘉兩兄弟精於古籍善本鑒定,錢遵王《讀書敏求記》:「項墨林每遇宋刻,即邀文氏二承鑒別之。故藏書皆精妙絕倫。」文彭長子文肇祉、次子文元發亦好藏書,《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九元刻本《資治通鑒》後有文元發題跋,其中一條稱「家中書籍散亡,此書倖存,老年無事,時一觀覽,遂至再四,然心神耗減,不能記憶,障目而已。萬曆辛丑四月朔日,湘南老人記,時年七十又三」。國家圖書館所藏宋紹熙刻本《纂圖互注禮記》二十卷,有「文印元發」、「得樹樓藏書」等印。文震孟、震亨兩兄弟尤其能繼承祖風,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所藏元本《資治通鑒》上有文震孟的題跋:「此書向在亨弟所。天啟丙寅閏六月,偶念祖父手澤,思欲一觀,因以師古齋所刻一部易之,藏於石經堂。三世藏書家不多,有遺書能讀足貴耳。二十五日乙丑,震孟謹記。」祖孫三代遞藏元刻本《資治通鑒》成為家傳之寶。


文徵明的藏書沒書目,只有在他的文集以及同時代人的集子中有零星的提及。如今遍查各類書目,文氏舊藏善本中宋刻本有31種,元刻本有11種。文徵明有舊藏宋本《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一卷。宋張栻撰。一冊。框高20.7厘米,廣16.1厘米。半頁10行,行17字。左右雙邊,白口,雙魚尾。蝴蝶裝。清黃丕烈、近人劉體知題跋。《百宋一廛賦》云:「一冊垂丞相之型」者即是本。鈐有「紹興旌忠哀節之家」、「京兆劉氏世家」、「南坡」、「文徵明印」、「徵仲」、「惟庚寅吾以降」、「誦芬」、「停雲」、「三橋居士」、「文彭印」、「虎孫」、「修士寓目」、「孝充」、「國啟」、「士禮居」、「蕘圃鑒藏」、「宋本」、「汪文琛印」、「三十五峰園主人」、「汪士鍾印」、「民部尚書郎」、「劉承干印」、「翰怡」、「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等藏書印。此書現為上海圖書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試對《文獻通考》說長論短
太原7旬老人家中藏書過萬卷稱想建家庭圖書館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