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卓這麼殘暴,為什麼誅殺他之前,上天還要屢次示警?

董卓這麼殘暴,為什麼誅殺他之前,上天還要屢次示警?

在《三國演義》中,當王允、呂布和李肅等人合謀欲誅殺董卓時,欲把董卓從他距離長安城250里建造的宮殿――媚鄔騙到皇宮殺之的過程中,上天屢次示警董卓,然而都沒引起董卓的警覺,題主很疑惑,為什麼董卓殘暴不仁,上天為什麼提醒董卓呢?其實這其中有三個原因首先看一下上天如何對董卓示警的:其實老天爺有好生之德,不願看到董卓血濺宮廷,也不願讓他接受漢獻帝的禪讓,提醒他懸崖勒馬,可老董執迷不悟,到最後被呂布點了天燈,這不能怪罪老天爺,老天爺夠仁至義盡了。這是表面原因。

往深處探尋原因,也許老天爺覺得董卓還不是個大奸大惡之人,有必要對他進行一番阻止。說實話董卓最初並不是大奸賊,最多是個權臣吧。當初董卓是為漢朝殲滅黃巾軍的英雄,因功被漢朝封為西涼太守,何進是仰慕他才讓其進宮剿滅十常侍的。董卓也確實為漢室殺了十常侍,並且廢了昏庸無能的少帝劉辮了,立聰明勇敢的漢獻帝劉協為帝。假如董卓一開始就是十惡不赦的惡人,他有能力廢除少帝劉辮,難道沒能力自己稱帝嗎?廢了少帝劉辮後,為何反而立有能力的劉協為帝呢?立聰明的劉協這不是為將來自己稱帝設置障礙嗎?

唯一解釋就是董卓此時沒有稱帝的野心。董卓有稱帝的野心個循序漸進的結果。是逐漸看到漢朝這些臣子們個個無能又貪婪的樣子才有了此心的。董卓認為,自己不稱帝,早晚被別人搶去皇位。比如當時的曹操和袁紹都有野心,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你不做皇帝,別人也做做。董卓用的官員都是有能力的人,他對知識分子是傾慕和重用的。比如蔡文姬的父親大學士蔡邕,此人有威望,董卓屢次昭他進宮為官,蔡邕也感激董卓的知遇之恩,在董卓被殺後「伏屍痛哭」,王允知道後殺了蔡邕。倒是王允王司徒顯得鼠肚雞腸,不顧眾人的苦勸,殺了大才子蔡邕了,其實人都是有感情的,壞人也有好的一面,反之好人也有惡的一面。

董卓被殺後,他逼反了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他誓死不放過這倆個人,使得二人拚死一搏兵犯長安,這才使漢朝分裂成三國,使以後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得逞。說實話,後來的曹操之害遠大於董卓之亂。曹操所做的一切比董卓要可恨的多,所以曹操被定性為奸臣,董卓最多是不識時務的權臣吧。這是老天爺多次示警董卓,其目的是想挽留和讓其知途迷返。這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個原因是,老天爺多次警示董卓是作者想表現董卓急迫稱帝的心情,是表現董卓的貪婪,這就好比一個小偷,他看不到有攝像頭,而只盯著錢櫃。這也叫利令智昏的表現。最直接最愚蠢的就是「掩耳盜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凱說說史 的精彩文章:

秦國宰相眾多,但為何可以實現如此高度的專制,這個原因最重要!

TAG:凱凱說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