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後28回手稿的驚人發現」帶來的思索
近幾年,在提倡學習傳統文化的大好形勢下,「紅學」越來越熱。網路、媒體、書刊、雜誌等,鋪天蓋地,充塞耳目,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尤其是網上,更是各抒己見,「百花齊放」。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著作自從誕生至今,迷霧重重,懸疑百端。暫且不談《紅樓夢》內容本身,就是與其相關的事兒,也有太多太多。如:到底寫了多少回?八十回以後是否還存在?《紅樓夢》的手稿是否還在人世間?等等。對於紅學愛好者來說,這些問題都是讓人著迷的事兒。網上有很多讓人「振聾發聵的發現」如:「曹雪芹的後人現身」、「《紅樓夢》真本手稿發現」、「《紅樓夢》後28回手稿的驚人發現」等等。如果你不是研究紅學的,光是這些題目就會把你擂倒。曹雪芹雖然不是太監,但無子嗣這一點紅學界已成定論。關於曹雪芹的《紅樓夢》手稿是否還存在於人世間,這個問題還沒人敢一鎚子敲死定音。但我可以負責地告訴大家,目前網上所有關於《紅樓夢》所謂的「驚人發現」都是編造出來的,根本就是沒有的事兒。
物極必有缺,缺憾才是常態。人世間大凡極品的東西都帶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這就是其恆久的魅力所在。如:王羲之書法神品《蘭亭集序》被唐太宗因酷愛,死後隨葬,今已不在人世間。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都是摹本。又如:被人奉為天書的《周易》。「易」本身有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周易》,其它兩「易」已經失傳。極品的東西來源於自然,有的最終歸於自然,這也是符合情理的事兒。我們對待極品的東西要有一個平常的心態。
現有的《紅樓夢》八十回手抄本就有十多種之多,這已經是我們今人的福分了。做為一個痴迷紅樓近四十載的,我也迫切想看到《紅樓夢》真本手稿,平了朝思夢想的夙願,但現實必定是現實。我們要實事求是,科學理性地對待《紅樓夢》的新發現,不能異想天開,編造故事,造假亂真,這不是我們想要的。還要彎下腰來,踏踏實實地去研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上不會掉餡餅!


TAG:亞軒帶你逛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