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筆記之《西遊記》

讀書筆記之《西遊記》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蘇州/晴天

讀書筆記之《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書,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是看著86版的電視連續劇長大的,在人們的印象中,也就是把它當作一部兒童劇去看的,對於原著卻是一直都沒有完整地閱讀過,幾個月前,我從Kindle上看到了我保存了很久的一個四大名著的合訂本,我決定把西遊記拿過來讀一遍。

一、故事梗概:

基本上分幾條主線: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的來歷,電視劇上都比較清晰。簡述,孫悟空是東勝神州傲來國的一個石猴,因大鬧天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豬八戒原來是天河水神,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軍,因在蟠桃會上酗酒調戲嫦娥,被貶下界投胎成豬,在福陵山雲棧洞為妖,以吃人為生。沙僧原上天上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吃人為生。白龍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違父命,被告不孝被貶。

唐僧的來歷,在電視劇上並不是說得很清晰,唐僧前世原是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因輕慢佛教被貶,轉生到東土唐朝,成為陳光蕊與宰相之女殷溫嬌所生之子,因陳光蕊在赴任途中被害,殷小姐生下兒子之後,便放入江中,其漂流到了金山寺,被和尚所收養,取名陳江流,自小習佛,成為一代高僧。

為什麼要有取經這件事情?

最主要的原因是如來要度化他的二徒弟金蟬子,當然也就是轉世的唐僧,順便再解救孫悟空等4人。

另一條線,是加入了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涇河龍王因算命先生袁守誠打賭,觸犯天條被斬,唐太宗因為失誤沒有能按承諾救得向他求情的涇河龍王,遂下地府了斷,在地府中受到了其死去的兄弟以及無數孤魂野鬼的索命,為了脫身返陽,他在陰間借了喜齋僧布施的河南人相良的一庫金銀給眾鬼,並承諾返陽間做水陸大會為眾鬼超度,這樣才得以返陽。回到陽間之後,唐太宗要還錢給相良夫妻,相良不肯收,於是唐太宗叫人用這筆錢建了相國寺。唐太宗又招高僧做水陸發會為眾鬼超度,於是唐僧被選中了。觀音菩薩又來選人去西方取經,超度眾生,於是唐僧自然而然地被作為唯一候選人而選中,於是取經的故事開始了,直到5個人(含白龍馬)克服艱難險阻,皆順利到達西天,成正果,分別成為旃檀功德佛、斗戰勝佛、凈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馬。

二、原著與電視劇及人們印象中的差別:

1. 宗教信息的紊亂:西遊記裡面把儒釋道三教都揉在了一起,特別是道教和佛教中的人物,全部攪和在一起,比如道教中的玉帝、太上老君,佛教中的如來,原本他們是沒有機會在同一個時空場景中出現的,在西遊記中卻都被揉在了一起,特別是看上去玉帝好像地位比如來要高,因此據說佛教界的人都不願意看西遊記。

2. 唐僧並不是一個堅定的領導者和取經人:在現代的管理學書籍中,唐僧經常都被比喻成立場堅定、目標明確、善於團結隊伍的優秀領導者形象。但是,我認為依原著中的描寫來看,唐僧並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也不具備領導者的一些最基本的素質。

第一、既沒有勇氣,也沒有計謀。每次遇到困難時都是哭哭啼啼,第十五回中,唐僧見馬被小白龍吃了,就淚如雨下道:「可憐啊!這千山萬水,怎生走得?……」立即被孫悟罵為「膿包」,然後他既想讓孫悟空去幫他找馬,又怕孫悟空離不開之後他被妖怪算計。 又被孫悟空罵作「忒不濟!」 。第74回,唐僧說:「徒弟,似此艱難,怎生拜佛?」行者道:「莫哭,莫哭,一哭便膿包了」。

每次看到一座山時,最先有畏難情緒,想要退縮的都是唐僧,每次也都是孫悟空鼓勵大家前進,不要害怕。每次遇到點意外的時候,對唐僧的反應的描寫總是說他嚇得「魂飛魄散」、「三屍神散」、「七竅生煙」、「眼不定睛、口不能言」。總之,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領導,每次遇到困難或突發事情時,自己就先崩潰了,亂了陣腳,說是能把團隊帶好,能夠做出好績效,我是不會相信的。所以,那些管理學的書籍中都那個騙子們杜撰出來忽悠人的。

第二、意志也不堅定,實際他也覺得自己是被唐太宗所逼,從而走上取經之路的,在書中多處流露出這樣的情緒,想要退縮時最大的心理障礙並不是夢想和眾生,而是覺得「愧對唐王」。到了第80回,其實西天已經不遠了,唐僧忽聞啼鳥之聲,又起思鄉之心,發表了一通感慨,反而是幾個徒弟在勸他,孫悟空這個時候說:「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三藏又說:「徒弟,雖然說得有理,但是不知西天還在哪裡哩」 沙僧也說:「……只把工夫捱他,終須有個到之之日」。

第三、沒有做到公平、公正。書中多處描寫出來孫悟空對於唐僧偏袒豬八戒的不滿,作為一個領導者,對於團隊的管理,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也不擅於聽取下屬意見,固執己見、忠奸不分,三打白骨精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所以,從這些細節中去看,我覺得唐僧決不是現代商業社會中優秀領導者的形象。

第五、佛教的最基本的戒律也沒有遵守得很到位。所謂「出家人不打誑語」,但是唐僧在西遊記裡面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多少說謊騙人,比如他騙女兒國國王說他同意和她結婚,待拿到通關文諜之後就翻臉不認人了。他還騙無底洞的老鼠精吃了孫悟空變的一個果子,讓孫悟空進入到她的肚子中使壞。甚至對色戒,我覺得他都不一定遵守到位了,女兒國太師向唐僧求親時,唐僧也只是「低頭不語」,說不定心裏面也盤算過投入產出比。

3. 孫悟空並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猴子:在電視劇中,孫悟空的性格還是被簡單化和臉譜化了,更傾向於獸性,而原著中,更覺得他是一個人,他有人的一切喜怒哀樂,並且有情緒,說話風趣,更可愛。特別是哭,在電視劇中幾乎沒有見到過孫悟空哭過,但是在原著中卻多次描寫孫悟空的各種類型的哭。原著中對孫悟空的描寫更鮮活、更立體。另外,從取經的意志上來講,如上面舉的例子,我覺得孫悟空的意志更堅強,並且他作為一個有超能力的執行者,在有豬八戒這樣的豬隊友,有唐僧這樣的糊塗領導的環境中,大家不僅不支持他的工作,還經常拆台、搗亂、傾軋、背後捅刀,要是一般人,早受不了了。他依然能夠排除困難,做好自己的工作,只向著願景目標而努力,最終帶領大家達成目標。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他是個更優秀的人。

3. 挑擔子的並不是沙僧,而是豬八戒:「你挑著擔,我牽著馬……」,這首歌也是婦孺皆知,人們印象中就是如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任勞任怨的沙僧挑著擔子,好吃懶做的豬八戒牽著馬。而實際上,挑擔子的是豬八戒,這在書中有多處的明確,在最後一回,如來給他們受職,在評價豬八戒時,也說「……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

4. 暗中確有保護神。在看西遊記電視劇時,我們總有這種感覺,不論遇到什麼樣險惡的情況,唐僧總能逢凶化吉,我們總認為完全是他運氣好,或者是徒弟們來得及時。實際上,在原著上有描述,觀音菩薩有派人暗中保護唐僧的。也是在第十五回,這些保護神第一次現身,並向唐僧和孫悟空說:「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特來暗中保取經者。……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他們一直把唐僧師徒護送到西天,多次挽救唐僧的性命,直到取經完成。

三、與歷史的不同:

1. 在《西遊記》中,唐僧是受唐太宗的委託去西天取經,臨行時也深情想送,並稱「御弟」,非常地浪漫和深情。而歷史上卻遠遠不是這樣的,玄奘離開的大唐的時候,並沒有皇帝歡送,而是典型的偷渡出境。玄奘一開始是約了其它人一起準備去天竺的,但是由於國家發布禁令不準出國,其它人就放棄了,於是玄奘猶自一人於626年趁著長安放饑民出城的機會才走出長安,去印度學習。與歷史比較類似的是,643年,玄奘從天竺回來之後,也受到了唐太宗很高的禮遇,多次與玄奘坐而論佛,唐太宗曾勸玄奘還俗,以輔助他的統治,特別是針對西域的管理,但是都被玄奘拒絕了,他致力於翻譯和傳播佛經。唐太宗去世之後,玄奘與統治集團之間的關係就不怎麼和諧了,去世也可以說是鬱鬱而終。童話總是美好的,與政治走得太近,終究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羈絆和騷擾。

2. 玄奘西行17年,其中來回途中是3年,有14年都是在印度學習、論辯。而《西遊記》中描寫的唐僧是在路上走了14年,取以經書再回來則只用了短短8天時間,這8天還包括過了通天河,去了陳家莊,還和唐太宗搞了一系列儀式。

3. 對於歷史上的時間點,作者在演義的時候,也完全沒有顧及時間上的邏輯。首先,玄奘是貞觀元年出發的。而原著中唐僧是貞觀13年才出發的。另外,西遊記上說唐僧是貞觀13年出發,貞觀27年回到長安的,而實際上唐太宗總共只在位23年,即歷史上並不存在貞觀27年這個年份。

4. 還有時間上的穿幫,在第81回,孫悟空勸豬八戒時,隨口念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取經的背景時間是唐朝貞觀年間,而這首詩的作者李紳出生於772年,所以這首詩不應該從孫悟空的嘴裡念出來。

四、文學價值和一些感想: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生動地塑造了不朽的人物形象,是古典小說的一大高峰,其偉大是不言而喻的,不愧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的內涵極其豐富,如果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可以寫出來很多內容,估計可以寫很久。我簡單寫幾條我的一些感受。

1. 對於政治的批判和諷刺:西遊記成書大約是在明朝的隆慶至萬曆年間,內中許多故事主要都是影射明朝二十多年不上朝,專門崇尚道教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幾乎可以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崇尚道教的,在位期間有二十多年不上朝,就在後宮和道士混在一起,他給自己寵幸的道士也授權了很高的職位,和道士們天天煉丹藥,以求長生不老之術,他甚至不喜歡大臣叫他皇上,而是稱呼其門道號。他為了實施「採補」術,他依道士之言,要使用女性第一次月經的經血研煉丹藥,於是先後招了1000多個未成年的女孩至皇宮,讓他採用服藥的方式催生月經,又實施採補之術,致使很多女孩死於非命。這一情景與西遊記中的比丘國國王要用一千多個小孩的心肝做藥引子幾乎是情節一樣,可以斷定這並不是因為作者喜歡佛教,厭惡道教,而是為了影射嘉靖皇帝崇尚道教的問題的。另外,整部書對於道教都是指責和批判的,很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生活在嘉靖皇帝那個年代,對於道士禍國殃民已經是深惡痛絕了。比如除了比丘國的道士禍國以外,車遲國的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也都是道士。把烏雞國國王殺死的,也是化身為道士的妖怪。

2. 唐僧師徒四人的性格,我覺得其實是代表我們的內心的幾種不同的思想傾向或慾望,每個人內心裏面都包含這四種東西,只是不同的人佔比不一樣。唐僧代表著自律,時刻在控制自己的慾望,明白自己什麼時候不該做。孫悟空代表的是心靈的狂放,我們每個人不論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其中內心裏面都有一種自由、不羈、放飛自己的願望。豬八戒代表的是我們對於物慾的放縱,每個人對於外界的物慾都是有需求的,而沙僧代表人的組織性,人是組織的中,組織中的人有奉獻,有服從,有忠誠,有「夥伴效應」,也有不利於組織發展的「從眾效應」。

3. 每個人都需要修鍊自己的內心,神仙都是人創造出來的,神仙的心理也有灰暗的部分,從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人所犯的罪行來看,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實在是相去甚遠。孫悟空可以說是顛覆國家政權罪,豬八戒最多是強姦未遂罪,而沙僧不過是不小心損壞公共財物而已,犯罪都算不上。結果三個人被處罰的程度卻差不了多少,特別是沙僧,被開除了一切公職,貶到流沙河,而且每七日就要被飛劍過來穿胸百餘次,受盡了折磨。沒有制度就沒有沒有公平可言。

還有那些縱容自己的坐騎、寵物到人間為妖的神仙們,說到底,他們不過是為了配合如來演個戲,給唐僧製造一點有驚無險的麻煩,最終完成如來自導自演挽救自己二弟子的遊戲,雖然最終這些妖孽都被神仙們收了回去,但是這些妖怪在下界中的數年中,就有很多無辜的人或動物跟著後面喪命了,這些生命死了也就死了,沒有哪個神仙檢討過自己管教不嚴的行為的,沒有人對這些死亡負責。

即使到了極樂世界,也存在惡劣的人性和腐敗,如來在安排人給唐僧拿經書的時候,阿儺、伽葉兩位僧人居然還要找唐僧要好處費,唐僧沒有辦法就把唐太宗的紫金缽盂送給了他們倆,才算是拿到了經書。

人的內心和思想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人不論是平凡還是創造了驚天偉業,都是人格上平等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自己。那些宗教也都是一幫自以為已經超脫的人編造出來的,我一直不相信他們有什麼高明之處。如何能夠通過不斷地「事上練」去修鍊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在面對自己周圍的世界時,既能夠積極向上的去努力,不辜負了自己的年華,又能夠保持獨立的精神與自由思想,不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以及「周圍人對你的評價」這兩個因素所影響,堅定地去完成自己內心的構造,通過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來塑造自己,這樣才是一個完整且智慧的人。

感謝閱讀,歡迎拍磚!

拍磚時請輕拍,請記住我只是一個干售後服務的理工科畢業生。

您可以長按如下二難碼關注本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糊里又糊糊 的精彩文章:

白際,去兩次是不夠的

TAG:糊里又糊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