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果不是被限制,這些猜想就會成為著名的公式定理!

如果不是被限制,這些猜想就會成為著名的公式定理!

證明有風險

猜想需謹慎

某中國大學生髮現的反例

用f(n)表示可以用1和任意多個加號和乘號括弧表示出n所用1的最小的個數

如4=(1+1) ×(1+1),所以f(4)≤4,進一步可以知道f(4)=4進一步再來求出:

可見f(n)的增長很慢……

是否有f(p)=f(p-1)+1,對p為某些數,如素數? 不難驗證對p=2,3,5,7,11均成立,事實上,對於10萬以內的素數其均成立 。

猜想:對p為素數, f(p)=f(p-1)+1

素數生成公式(某常見編程題)

1772 年,Euler 曾經發現,當 n 是正整數時,n?2;+n+41似乎總是素數。事實上,n 從 1 一直取到 39,算出來的結果分別是:

43, 47, 53, 61, 71, 83, 97, 113, 131, 151, 173, 197, 223, 251, 281, 313, 347, 383, 421, 461, 503, 547, 593, 641, 691, 743, 797, 853, 911, 971, 1033, 1097, 1163, 1231, 1301, 1373, 1447, 1523, 1601

猜想:n 是正整數時,

均是素數

反例:n = 40 時,為合數

註:有沒有可能有一個整係數多項式P(n),使得n為正整數時,P(n)均為素數呢?

先思考一下……

例子:如果P(n)為常值多項式,那麼P就有可能滿足要求,如P(n)=3那麼有沒有非平凡的例子呢,答案是沒有,素數的分布結構哪有那麼簡單。

證:假設這樣的一個多項式P(n)存在。那麼P(1)將是一個素數p ;

由於P整係數,故P(1+kp)≡P(1)(modp),對k為正整數;

所以 P(1+kp)是p的倍數,又是素數,只能是p,所以P(x)=p有無窮多個根,與代數基本定理矛盾!

對於Euler所見的那種多項式也是很稀有的,事實上,若整係數多項式對n=0,1,……,k-2均為素數,其中k不小於2(取n=0,可以知道k必須是素數)

其成立等價於這個二次函數的判別式的絕對值為Heegner number

但是Heegner number 由Stark–Heegner theorem 有且僅有9個:1,2,37,11,19,43,67,163

所以k只能取2,3,5,11,17,41

也就是說只有 n2+n+k,k=2,3,5,11,17,41才能對n=0,1,……,k-2均取值為素數。

Mertens conjecture

定義域為自然數的莫比烏斯函數μ定義為μ(1) = 1

μ(n) = 1 if n 不含平方因子且含偶數個素數因子

μ(n) = ?1 if n 不含平方因子且含奇數個素數因子

μ(n) = 0 if n 含質因子的次數超過2次,即含平方因子(如2^2,3^4,5^2等)

舉個例子,其部分取值如下:

μ為什麼要這麼定義的原因是為了讓函數1有一個卷積逆,這裡的卷積定義與積分定義的卷積不同,由此可導出莫比烏斯反演定理。

定義

稱為 Mertens函數

1897年Mertens猜想:

對所有>1的自然數n有

如果令

那麼猜想就是說m(n)的絕對值不超過1

這個猜想不難驗證在n在n小於10億內的範圍,這個猜想還是成立的!

於是大家對這個猜想還是抱有很大信心的……

反例:

1985年 Andrew Odlyzko 與 Herman te Riele共同推翻了這個猜想

事實上他們證明了

1987年Pintz證明了第一個反例對應的n出現在之前

(Kotnik和Te Riele在2006年把上界降到了)

2004年 Kotnik和Van de Lune 證明了第一個反例對應的n出現在10^14之後

不過目前具體的能給出最大的m(n)為n=7766842813時,此時 M(7766842813) = 50286

註: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你給不出具體的反例算什麼,哪裡推翻了猜想啊……

有些時候,我們做估計往往是對於整體做的估計,比如證明著名的Bertrand假設:

(見數學天書中的證明,Page 7)

一個關鍵的估計不等式在於:

反證這樣的素數不存在,會吃掉最後一個乘積,而第一,二個乘積可以有很好的上界:

那麼

而這個不等式對於較大的n是不成立的,於是導出了矛盾!

(如n>4000,再對n

證明需要依賴一些整體性的計數類的結果,或者利用篩法估計

也就是我們在證明過程中可能利用整體的信息而丟掉了個體的信息,所以我們無法從正確的證明中獲得反例,但這絕對不意味著沒有反例或者證明錯誤。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Lebesgue和Riemman積分,都忽略了被積函數在單點的信息,而提取出整體的信息

比如

,那麼我一定可以知道有一點x在[0,1]之間使得,

但你要問我是哪個點,我可以說無可奉告

Prime race(素數競賽)

如果取出不大於n的所有不等於3的素數,按照它們除以3的餘數來分成兩組,

一組叫做Team 1,1組的素數除以3的餘數是1,如7,13

一組叫做Team 2,2組的素數除以3的餘數是2,如2,5,11

如下圖:

我們可以感覺到當n固定時,似乎1組的素數總比2組少

如n=3時,只有2組有一個成員 2

如n=8時,2組成員有兩個,比1組多

如n=60時

Team1:7,13,31,37,43,只有5個成員

Team2:2,5,11,17,23,29,41,47,53,59,有10個成員

當n不斷增加的時候,兩組分別的素數個數的增長就和跑步比賽一樣,不斷增加,不過似乎總有1組的素數比2組的素數少,就好比1總是落在2後面一樣。

猜想:

對n為正整數,1組的素數總比2組少

下面有一張表,表明這個猜想對於較小的數字的正確性

最小的一個反例:n=608,981,813,029 時,1組成員比2組成員多,1組超過了2組

由1976年由Bays 與 Hudson發現。

(真乃:功夫不負有心人……)

註:

這方面的理論基礎源於John Edensor Littlewood(沒錯,又是他)

John Edensor Littlewood 1914發表一個對這方面問題的很好的估計的paper

最後有一個非常好的討論和研究見

http://www.maa.org/sites/default/files/pdf/upload_library/22/Ford/granville1.pdf

組合幾何中的反例

Borsuk"s conjecture

一直討論數論問題會讓人有些疲憊。來看這麼一個組合幾何問題:

Karol Borsuk(就是那個證明了博蘇克-烏拉姆定理的數學家)在1932年證明了:

任何一個二維歐氏空間中的球體(二維球即圓盤)可以被剖分成3部分,每一部分的直徑嚴格小於球的直徑。

一般地,d維歐氏空間中的球體可以被剖分成d+1個部分,每一部分的直徑嚴格小於球的直徑,對d為正整數

於是他猜想:對n為正整數,n維歐氏空間中的每一個有界集合E,是否均可以劃分成n+1個子集,每一個子集的直徑均嚴格小於E的直徑?

已經可以證明n=2,3時是成立的

對所有的n,E為光滑凸集時,定理均成立(利用博蘇克-烏拉姆定理)

而對於高維情形,似乎無從下手。

反例:

1993 年Gil Kalai 和 Jeff Kahn找到n= 1325時,命題不成立,對n>2014命題也不成立

註:

博蘇克-烏拉姆定理:

分析學上的反例

1

定義,x=0時取值為1

不難驗證sinc(x)在R上無窮次可導,圖像如下方紅線:

有公式:

對於N=0,1,2,3,……,7均成立

事實上對於N≤40248公式均成立

但N>40248左邊嚴格大於右邊,結論不成立

註:

至於為什麼,請見http://arxiv.org/pdf/1105.3943v2.pdf

其講述了如何運用這類方法構造恆等式對n=1,……N成立,但對n>N時不成立。

2

來自《Inside Interesting Integrals》 by Paul J. Nahin.

利用簡單的Fourier變換或者熟知的

容易證明下面公式的第一個(第2,3個事實上也是對的):

可能會有

猜想:

,對n為自然數。

繼續,對n=1,2,3,4,…,10檢驗都成立,甚至n=30也是對的:

反例:

n=31時不成立

數值分析給出:

註:

以前在學習積分學時,就可以注意到

的組合在0到無窮的積分會導致各種奇怪的現象…

如可以作為微積分習題的兩題:

就是說某些參數的局部改變不會改變積分值,但是某些參數值附近稍微的改變會導致積分值突變。

這裡有一篇關於這類積分導致某些奇異的現象的研究,是2014年的文章:

http://schmid-werren.ch/hanspeter/publications/2014elemath.pdf

好了,講了這麼多反例,大家不要看了此貼就感覺產生了猜想一定會錯的感覺,也不要產生猜想的提出缺乏邏輯思考的想法。猜想的正確與否還是要按照數學證明的基本法則來驗證,不能妄下結論。

歷史上有很多對於小數成立的猜想,後面也被證明是正確的,如費馬大定理這種民科愛好品。猜想的提出,有時能推動一個數學領域的發展,這方面看,猜想即使是錯的,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所以結合這兩點,猜想的大反例只是告訴我們不要依賴已知情況和直覺,但絕不是要我們放棄具體例子,直接上理論工具開始計算,很多已知情況其實是可以提供一些信息的,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雖然不是證明,但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用一個簡單的猜想作為結尾:

前n個自然數的倒數和記為

當n足夠大的時候,這個和會越來越大,最後接近無窮大(除非你相信某居士…)

我們來看

似乎看起來這個和除了1之外不能等於其他的正整數

不妨驗證一下n=4,5,6,7,8的情況(大於8的分母還是過於複雜不宜計算)

猜想:

若n為大於1的正整數,那麼

一定不是整數

已經用計算機驗證了1000到100000的數是成立的,直觀上來看這個級數和越長越慢,似乎越來越難變成一個整數。

那麼這個猜想究竟成立嗎?

<span style="font-size: 15px;"><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584a6c4b55c8e83d6612da6de9b67d6_hd.jpg" data-rawwidth="106" data-rawheight="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6"></span>

----歡迎加入超級數學建模社區----

或長按掃碼添加超模君的微信

本文由超級數學建模編輯整理

本文轉載於陸zz(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64066/answer/71589759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這裡是數學思維的聚集地------

「超級數學建模」(微信號supermodeling),每天學一點小知識,輕鬆了解各種思維,做個好玩的理性派。50萬數學精英都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數學建模 的精彩文章:

趣題:均勻分布且和為常數的n個變數
10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數學悖論!

TAG:超級數學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