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期間,一支由青幫弟子組成的抗日隊伍,面對日寇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抗戰期間,一支由青幫弟子組成的抗日隊伍,面對日寇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說起「蘇浙別動隊」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支部隊,它是由三教九流青幫弟子、洪幫弟子、軍統人員、地下工作人員等各路各派組成的臨時抗日武裝力量,雖然人數不是眾多,但是卻在面對日寇入侵之時,不畏生死,為保家衛國敢於犧牲性命,實在令人可歌可泣。

1937年8月,日軍全面進攻上海,上海守軍奮起抵抗。此時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振臂高呼保家衛國,並組織抗日力量和救援人員,建立救護隊和臨時救護醫院,前後共救護抗日受傷人員近45000人。杜月笙雖是青幫中人,但是面對列強入侵,甘願「毀家紓難」,直到11月份上海淪陷,他才不得不撤離。

在此期間,杜月笙在上海與戴笠共同協辦了一支抗日武裝力量,那就是「蘇浙別動隊」。杜月笙與戴笠是摯友,在打擊侵略者抗擊日寇這一點上更是有共識。很快,這支一萬餘人組成的武裝游擊隊誕生。這支部隊以幫會弟子和工人階層為基礎力量,從事破壞日軍設施,配合正規軍作戰,並負責刺探情報和清除漢奸等工作。杜月笙一次性購買「快慢機手槍」5000餘支,交於別動隊員使用。又利用自己的身份,號召學生、店員、幫會弟子等加入隊伍,誓於日寇血戰到底。

10月份,這支僅用一個月就倉促成立的蘇浙別動隊就參加了戰鬥,主要任務是配合正規軍作戰。雖然戰前擬定好別動隊員只作游擊配合,不擔任正面作戰任務。但是當戰爭打響後,別動隊員們眼見正規軍兄弟慘死敵寇之手,哪能咽的下這口氣,於是紛紛加入正面戰場,與日寇展開激戰。儘管別動隊員參差不齊,作戰能力也遠不濟正規軍,但不畏生死的精神依舊令人敬仰和感動。這些人大都是青幫弟子,但是面對列強,那股子中國老爺們兒的血性勁頭全部展現出來,還有人組成敢死隊,身上捆滿炸藥和手榴彈與日寇同歸於盡。

其中別動隊第9大隊最為悲壯,這支部隊先後多次奉命配合正規軍阻擊日軍,因為作戰經驗不足,導致嚴重受損,當最後一次奉命阻擊日軍後,由於敵我力量之懸殊,很快被日軍擊潰。此時隊伍人員只剩三分之一,並且很快被日軍包圍,面對日軍之兇悍,無人投降和退縮,大隊長廖曙東喊出「中國不亡!抗戰必勝!」的口號後,遂持槍向日寇設計,但不幸壯烈犧牲。其它隊員奮力拚搏,視死如歸,終於衝出包圍。最終,這支500餘人的部隊,只剩不到50人存活。

據戰後統計:別動隊員共陣亡1500多人,受傷500多人。杜月笙聞聽噩耗之後,如此一個大人物竟然悲傷痛哭,大讚別動隊員之血性,同時又為這些為國捐軀的好青年們感到痛心不已。

上海淪陷後,別動隊第一、第二支隊潛入浦東地區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第三支隊退守租界,堅持地下抗日。所剩人員先後有2000重新編組,加入訓練班,成為正規軍。1938年5月,這支部隊改編為「忠義救國軍」,堅持敵後抗日游擊戰。並刺殺漢奸數人,截獲情報無數。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憲兵隊配合漢奸進行大搜捕。自此後,這支「蘇浙別動隊」基本停止了活動,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明代錦衣衛發明一種刑罰,名曰「彈琵琶」,受刑之人唯求速死
一個沒有朋友的魯智深,「天孤星」是這樣煉成的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