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通美國人一天的日常是什麼樣子的?

普通美國人一天的日常是什麼樣子的?

這才是美國出品,作者:Misty。

在美國知乎上大多數以「美國人一般都……」開頭的問題下,你都會發現這樣的答案:「因為美國人很多,大家所在的環境都不一樣,所以『一般』什麼的,不存在的」。確實是這樣,所以,這篇文章只能告訴你,每個城市的不同的美國人,他們的一天是怎樣的。

Ted Joy

前新聞工作者,經理地理學准博士,曾居住在紐約洛杉磯與巴爾拖,現居住在俄亥俄農場。

今天我主要想談談中西部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我住在俄亥俄東北部,中心地帶的最東邊。這邊是國家傳統的製造業區——汽車、電子設備、鋼鐵、塑料。雖然重工業都集中在這,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土地還是被農場和林場覆蓋。這兒有兩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包括郊區人口),五十萬人口的小城市,也有一萬到兩萬五人口的小城鎮。

紐約在我們的東邊,大概開車一整天才能到(大概700到750千米),但從我們這往外開500千米你別指望能看到什麼有意思的東西,除了山,還是山,除了森林,還是森林。

距離我們這兒80千米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小型和中型的工業城鎮和一些農場和林場,再往南外走250公里,就能看見俄亥俄河了。越往外走,你會發現陸地會越發崎嶇不平,出現在視野里的是越來越多的農場和林地。

我們這裡的冬天非常冷。過去的一月里室溫能低到零下二十三度,三周里門口的雪就算每天掃,第二天出門又能看到一米厚的雪,真是心累。

在這我要提一下,我們一家雖然住在一個四十公頃大的農場,但我們不種地。我是個新聞工作者和作家,我妻子是個大學教授。我們鄰居種我們的地,種點玉米大豆苜蓿什麼的用來喂牛。

夏天八月,氣溫能上升到非常高。

整年平均降雨量有125cm,時間上分布地挺平均的。但春秋下雨稍微會多一點,冬天就下雪和冰雹了。

我們這兒的人混合了來自蘇格蘭、北愛爾蘭、義大利、匈牙利、德國、波蘭、黎巴嫩和愛爾蘭的各種各樣種族的人。並且還有大量從阿巴拉契亞山脈南邊搬來的人和從墨西哥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偷渡來的非法移民。因為我們這有很多大學,所以印度、中國、韓國、土耳其、俄國、西印度群島、奈及利亞來的大學生也有很多。非裔美國人能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合法的西班牙裔能有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

最有趣的族群莫過於孟諾教的人了。他們的德國農民祖先在十七世紀初的時候來到美國,與其他的美國人住的很開。他們基本上在家會說德國方言,在外面也能說非常正宗的美式英語。

最特別的一點是,他們拒絕使用任何電子設備,像手機啊、收音機啊、電視啊這些,你在他們家或者工作的地方都是看不到的,甚至汽車卡車什麼的他們都不用,基本上日常生活都使用自行車或者馬車、牛車。

他們穿的衣服都很樸素,過時到大概是150年前大多數美國人穿的衣服。孟諾教派的人大多都是和平主義者,虔誠的新教教徒。他們大多都是農場主,獲開傢具店,賣著簡單而又精緻的傢具。

現在,我要講講我家附近的人典型的中產階級生活。

他們基本上都是結婚了20年40歲左右的夫婦,妻子總比丈夫小一兩歲。

通常,男的都會在州立大學完成一個四年的學位,他們的主修專業跟現在從事的工作大多沒什麼關係。

大學的時候通常都兼職,尤其是在暑假,然後畢業後可能會同時兼著兩三份工作。就算可能沒去過大學,他們也會大多經受過兩到三年的技術訓練。

並且如果他們是僱員的話,除了在大學受到的教育,每年還會去接受大概10天的額外訓練。

不過三分之一的人都自己開小型公司(大概公司里的僱員不到六個),或者自己一人運營一個微型公司。

有人會問,你們那的人都穿西裝打領帶去上班嘛?

我覺得,大概看心情吧。他們有時候會穿正裝,但有時候也會穿牛仔褲T恤。

如果他為自己工作的話,很有可能是靠技術吃飯了,大多是木匠或是電氣技師,或者小型信息技術顧問。如果是僱員的話,大概每周需要工作40小時;如果自由職業,就每周大多工作50小時了。年薪的話大多是稅前5.5萬到6萬美元(約35萬到38萬人民幣)之間,不過一扣稅就要扣百分之三十,你說這擱誰誰會滿意?

大多數的人會開車上班,路上需要花半個小時,如果下雨堵車的話還會更長一些。每天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中午還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在這裡,女性基本上也都工作,不過每周大概只工作20到25個小時,所以工資也只會有丈夫的一半。她們掙得錢對家裡也會非常有幫助,大多會用在家庭度假或是房子重裝修上,但沒有這些也影響不大。很多中產階級的女性工作都是與自己的興趣有關,每天外出與其他人打交道來掙錢。

妻子基本也都開車去上班,不過路上花的時間會比丈夫少。

哦,對,我忘記說了,這邊的女性也會擁有四年的學士學位,不過她們可不幹機械活,醫療科技什麼的從事的人比較多。

在這裡大多數的人會搬兩次家,一次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另外一次是畢業工作的時候。

大多數的人都住在帶有草坪、樹、灌木和小花園的獨立式住宅。他們大多都花上20萬到25萬美元買上第二或者第三套房子,付著20到30年的房貸(如果在東海岸或者西海岸買房的話,花的可能是這的兩三倍了)。

房子里大多會有兩到三個卧室,一個廚房,一個起居室,一個餐廳,一個電視房,每個卧室有一個衛生間,有時候還會多出來一個小辦公間。有這麼多的房間,房子怎麼也要有180平方米,基本上都是木頭做成的。一家可能會有三輛車,所以兩個車庫是必須的,還要有一個地下室來存儲舊物,洗衣房也會有的,好一點的可能還會有一個遊戲房。

房子基本上會配備中央暖氣或是空調,水電網線電話都不用說,電視的話有的是有線有的是衛星的。

電子設備的話,基本上家裡都會有冰箱冷櫃暖爐烤箱以及其他的所有廚房用具,洗衣機、烘乾機、立體聲音響、電腦遊戲控制台、三到四台電視機、兩個筆記本電腦,一架台式電腦、幾台液晶屏電腦,這些基本上每家都會有。當然,家庭成員每人都會有一部手機。

並且,大多數的家庭里也都會有一隻汪星人。

我們這離周圍的學校大概只有不到一小時的路程。六所大學,七八所學院,兩所醫學院,三所法律學校還有一所古典音樂學校,一所美術學校,五所大專還有幾所私人商學院把我們的社區緊緊包圍。

我們這還有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博物館,三個交響樂團,其中一個是世界上五個最好的交響樂團其中之一,三個本地區的交響樂,十二個室樂團,兩個專業的歌劇院,還有很多大學生以及業餘劇團。各種音樂類型比如搖滾、鄉村、民族、爵士、藍調、藍草、說唱在我們這裡自由生長,各級別水平的音樂人不計其數。

野生動物在這裡也非常常見。我在家附近的林子里就看見過小鹿、浣熊、松鼠、臭鼬、負鼠、鼴鼠、土狼。

我們這裡四季分明,吸引了很多鳥禽類動物。鵝、野鴨、藍色蒼鷺、鷹、禿鷹、野生火雞應有盡有,此外還有五十多種鳴禽我就不細說了。

兩個觀景台坐落在這,大概每個都有八千米長,提供獨木舟供遊客在大大小小的冰川湖和河流小溪上遊覽。

這裡有一個國際機場,四個支線機場以及十幾個當地的小機場。

克利夫蘭有一個世界上頂尖的醫療中心,還有一個也很優秀的大學附屬醫療中心。

兩條東西向州際公路、兩條南北向州際公路以及不計其數的高速公路連接著這裡與外面的世界。

雖不常用,但全國客運火車也是有的。不過15個全國貨運火車線路倒是每每滿載。

職業足球隊、棒球隊、籃球隊以及全方面的大學高中業餘體育隊遍布俄亥俄。

如果平均國家美元購買力是100的話,這裡就有115了,而東海岸和西海岸也只有85。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這的中產家庭都還是過得又幸福又舒適的。

Jacob Ray

上班族

我每天早上醒來之後都會泡好一杯香氣四溢的熱咖啡,掃一下主流媒體的新聞。然後穿戴整齊準備去上班,開著我的卡車踏上了通勤之路。大多數時候開車基本不到三十分鐘就能到工作的地方,雖然不長不過交通狀況還是挺讓人糟心的。

在擁擠的車流中一停一走,我彷彿都能聽見我卡車郵箱變空的聲音,每次紅燈的時候,眼前都會出現令人心碎的畫面:加滿一箱油75美元的顯示屏!提前十分鐘到達辦公室,打卡之後基本上一上午都是在不斷地交談之間度過的。

我每天工作八小時,有時候工作多的話會加班兩個小時,但大多數公司都不會讓員工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大多數美國對待工作都熱情滿滿,享受工作。

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我打卡下班,開車回家,然後迅速蹬飛鞋子癱在椅子上。

這基本上就是工作日的生活啦。

周末的話,生活就不再那麼規律了。如果在鄉下的話,我非常喜歡跟我朋友家人玩音樂,開車出去玩,去遠足或者去打靶子。要是在城市裡過周末的話,我就比較宅了。待在家讀書看電視彈吉他,周末干這些事真是再輕鬆愜意不過了。

所以你瞧,不管是住在城市,還是鄉村,一個普通美國人的生活其實也挺休閑的,米叔覺得,這跟咱們國內上班打卡,下班擼串,周末到鄉下看山看水的生活也沒差啊,重點不是住在哪裡,重點是你是否在享受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美國 的精彩文章:

妻子賺得越多丈夫越「性」福?美國人在夫妻財務上的7個新發現!

TAG:這才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