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五一勞動節又到了,大家都為到哪裡遊玩而費心費力,其實岳陽樓就是一個好去處。岳陽樓之所以名遐天下,除了自身的優勢外,還因古代一牛人的大力宣傳和推廣。這個人就是范仲淹,他的《岳陽樓記》成了後世的典範之作。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成了流傳千古的佳句。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范仲淹於太宗端拱二年(989)生於徐州,出生第二年父親去世,29歲的母親貧無所,抱著中含他改嫁朱家來到山東淄州。他也改姓朱,名朱說。他少年時在附近的廟裡借宿讀書,每晚煮粥一小鍋,次日用刀劃為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一點成韭菜為食。這就是成語語「斷齏劃粥」的來歷。

這樣苦讀三年,直到附近的書已都被他搜讀得再無可讀。但他的兩個異父兄長卻不好好讀書,花錢如流水。一次他稍勸幾句,對方反唇相譏:「連你花的錢都是我們朱家的,有什麼資格說話。」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靈大受刺激。真是未出家門便感知世態之炎涼。他發誓期以十年,恢復范姓,自立門戶。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大中祥符四年(1011),23歲的范仲淹開始外出遊學,來到當時一所大書院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縣),晝夜苦讀。一次真宗皇帝巡幸這裡,同學們都爭先出去觀瞻聖容,他卻仍閉門讀書,別人怪之,他說:「日後再見,也不晚!」可知其志之大,其心之靜。有富家子弟送他美食,他竟口不吃,任其發霉。人家怪罪,他謝曰:「我已安於喝粥的清苦,一日吃了美味,怕日後再吃不得苦苦。」公元1015年,范仲淹中進士,在殿試時終於見到了真宗皇帝,並進御實。他不久調去安徽廣德毫縣做官,立即把母親接來贍養,並正式族復范姓。這時離他發憤複姓只隔五年。范仲淹中了進士後,被任命的第一個地方官職是到安徽廣德任「司理參軍」,就是審理案件的助理。當時地方官普追貪能愛財,人為製造冤案。他廉潔守身,秉公辦案常與上司發生爭論,任其怎樣以勢壓人,也不屈服。每結一案,就把爭論內容記在屏風上,可見其性格的耿直。一年後離任時,屏風上已寫滿案情,這就是「屏風記案」的故事。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他兩袖清風,走時無路費,只好把老馬賣掉。

後來晏殊推薦范仲淹入朝為官。他一入朝就上奏章給朝廷提意見。這嚇壞了推薦人晏殊,說:「你剛入這樣輕狂,就不怕連累到我這個舉薦人嗎嗎?」范聽後半響沒有反應過來,一會兒,難受地說:「我一入朝就總想著奉公直言,干萬不政辜負您的舉薦,沒想到盡忠盡職反而會得罪於您。」回到家他又給晏殊寫了一封300字的長信表達感激之情。這件事充分體現了范愛吾師更愛真理的品格。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宋仁宗時,西北強敵西夏不斷侵,他被任為為前線線副帥抗敵。當時朝野上下出於報仇和戰數情,都高喊出兵。主帥命令出兵兵,皇上不斷催問,左右不停地勸說。但他認為備戰還不成熟,堅持不出兵。主帥韓琦說:「大凡用兵,先得置勝負於度外。」他說:「大軍一動就是千萬人的性命,怎敢置之度外?」朝廷嚴詞催促出兵,他反覆申訴,自知「不從眾議則得罪必速」,「奈何成敗安危之機,國家大事,豈敢避罪於其間!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結果,上面不聽他的意見,1041年好水川-戰,宋軍損失6000人。此後宋軍再不敢盲動,最終按范仲淹的策略取得了勝利。

1038年,宋西北的夏建國,趙元吳稱帝。宋夏戰事不斷。邊防主帥范雍無能,公元1040年,仁宗不得不重組一線指揮機構,任命范仲淹為陝西經路招討副使(副總指揮)趕赴前線,這年他已52歲,這之前他從未帶過兵兵。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范仲淹一路兼程,趕到延州(今延安)。延州才經兵火之後,前面三十六都被蕩平,孤懸於敵陣前。朝廷曾先後任命數人都畏敵而找借口不去到任。范說,形勢危機,延州不能無守,就挺身而出,自請兼知延州。

范仲淹雖是介書生,但文韜武略,膽識過人。他見敵勢坐大,又以騎兵見長,便取守勢,並加緊部隊的整肅改編,提拔了一批戰將,在當地邊民中招募了一批新兵。慶曆二年(1042),范仲淹密令19歲的長子純佑偷襲西夏,奪回戰略要地築城,十天,一座新城平地而起。這就是後來發揮了重要戰路作用的城都——大順城。城與附近的寨堡相呼應,西夏再撼不動宋界。

此官每辦一案就記屏風上,離任時竟無路費,毛主席把他比肩曾國藩

范仲淹是64歲時去世的。毛澤東在《講堂錄》中對他進行了點評:「在中國歷史上,不乏建功立業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響後世的人,前者如諸葛亮、范仲淹,後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者,歷史上只有兩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國藩。」毛主席對其評價如此之高,范仲淹如果地下有知,想必也會感到慰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元宵節竟和呂后有關?吃元宵,猜燈謎,偷菜,習俗背後令人驚呆
揭秘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這兩個已經破解,第二個至今仍是謎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