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投裝甲車已成雞肋 在未來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

空投裝甲車已成雞肋 在未來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

空降戰車是為配合空降部隊執行相關的軍事任務而研發的能夠由運輸機進行空投並迅速投入使用的裝甲車輛,而這其中,空降裝甲車和空降坦克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相關的軍事理論:「空降兵在歷次重大戰爭和戰鬥中表現出超強的戰略機動性和精幹的戰鬥力,然而優越的戰略機動性能的獲得並非沒有代價,空降兵空投落地後即轉變成為機動性最差的輕裝步兵,最壞的情況是遇到敵方裝甲機械化部隊的攻擊時,無論規模如何,空降兵都將會無能為力從而陷入危險境地」。於是,為了使空降部隊在落地後具備強悍的軍事進攻能力,極度重視空降力量的前蘇聯相關方面為其精銳的空降部隊研發了一系列重型空降戰車,而能夠空投使用是這類戰車的最大優勢。同時,作為蘇系軍事理論最好的學生,中國在空降戰車的研發方面也一直比較重視,我軍最新型03式傘兵戰車就是這種重視的結果之一。但是,這種空降戰車在現代戰爭中的價值,筆者認為,還很值得研究。

空降部隊是依靠軍用運輸機進行空投作戰的部隊,相比於地面常規部隊,空降部隊主要的作戰目標大都是戰略性較強的軍事目標,但是,和徐徐推進的地面部隊相比,空降部隊由於需要空投使用的原因,其所能攜帶的武器裝備重量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從前蘇聯和我軍的相關經驗來看,20噸上下的重量也已經是上限了。而更加要命的是,在空降部隊機動途中,也就是在運輸途中,相關人員和部隊是沒有作戰能力的,因此,在沒有取得完全的制空權的情況下,大規模空降作戰是非常危險的,而一旦取得全面的制空權,空降作戰的價值也就不大了。也正因此,在二戰中的歷次大規模空降作戰實例中,大規模空投作戰成功的概率非常之低。而二戰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防空能力和武器性能的提高,大規模的空降作戰就更加危險了,而美國和西方則更多的將空降部隊視作特種作戰部隊而執行必要的特種作戰任務的空降兵運行模式也越來越有吸引力。

從相關的軍事理論可以看到,為空降部隊配備重裝戰車,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敵方的裝甲力量,但是,空降戰車較低的總重直接決定了這種裝備較差的防護性能,而和地面裝甲車輛相比,這種低防護水平的裝甲車即便是擁有再高的機動速度,其戰場生存能力也是堪憂的。因此,筆者認為,與其研發列裝薄皮大餡、戰場生存能力極低的低防護空投戰車,不如為空降部隊配備更多的單兵反坦克導彈,而我軍03式空降戰車的30毫米火炮2000米的打擊射程也都在現今的單兵反坦克導彈射程之內。

因此,筆者認為,空降戰車已經成為事實上的雞肋,論機動性能不如輕型軍車,論打擊能力不如單兵反坦克導彈,而僅有的防護優勢卻也很難在現代戰場發揮作用。所以,空降戰車完全沒有必要再發展。(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黑科技 的精彩文章:

殲15再度亮相 遼寧號戰力實現提升 更為下艘航母做足準備
小身材有大夢想 這裝備竟能成為99A坦克的護身符

TAG:利刃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