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羹堯說的「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是什麼意思?來看看

年羹堯說的「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是什麼意思?來看看

「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是一句康熙末年流傳在江浙一帶的謠言,雍正本人在《大義覺迷錄》所載的雍正七年上諭中自己主動說「即如從前妖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此語已流傳三十餘年矣」,雍正七年是公元1729年,往上推30年是公元1690-1699年,也即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期間,此期間康熙一直以皇嫡次子胤礽為太子,儘管父子間已生嫌隙,但還沒有流露廢儲跡象(胤礽康熙四十七年即1708年才第一次被廢),且即便廢儲,當時熱門人選也是皇長子胤褆(年齡最大,個人最積極)和皇八子胤禩(朝臣最擁護),而扮低調的皇四子胤禛則是不折不扣的冷門。

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上推三十餘年即是公元1690-1699年,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期間。此時胤礽為太子,但與康熙帝之間已生嫌隙。1690年康熙帝在親征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途中患疾病,趕來問候病情的胤礽「無憂色」,於是此後父子關係更為緊張。康熙父子不睦的傳言在江浙一帶傳播,而江浙一貫是反清的大本營所在,當地反清會黨活動頻繁。「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很可能即是反清勢力籍此編造。

「三江口」應是指江南地區的三條江河,即錢塘江、富春江、黃浦江。「嘉湖」則是指今浙江嘉興、湖州一帶。此語意思即是「江浙會出真龍天子,主戰場將在嘉湖一帶」,為反清煽動和製造聲勢。

雍正之所以要對年羹堯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其實是針對當時「年羹堯手握重兵想要造反」的謠言,他說這話,實際是有意試探並藉機敲打老年。

自此他大展拳腳一展雄才的機會到來了,他幸不辱命一舉平定青海的叛亂自此年大將軍之名享徹海內無以復加,所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因為功勛卓著才致他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他的所作所為讓人民感覺他要叛逆。所以民間才有出「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之謠言,正如他的主子雍正帝所說,他既又叛逆的心思,更無這個本事。歷史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像王剪郭子興之流卻更受後人敬仰。

其實這句話是年羹堯被貶杭州時候年羹堯的謝恩摺子上的批示。其大致意識是說:杭州有這樣的一句諺語,但還是把你調到杭州,看看這句諺語是不是會變現實。如果你想當皇帝造反。那也是天數,如果有別人造反,你也不會容許。大致意思就是這樣。下面是批文:雍正在年羹堯謝恩的摺子上寫道:「朕聞得早有諺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之語。朕今用你此任,況你亦奏過浙省之論,朕想你若自稱帝號,乃天定數也,朕亦難挽;若你自不肯為,有你統朕此數千兵,你斷不容三江口令人稱帝也。此二語不知你曾聞得否?再你明白回奏二本,朕覽之實實心寒之極,看此光景,你並不知感悔。上蒼在上,朕若負你,天誅地滅,你若負朕,不知上蒼如何發落你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秋萬代 的精彩文章:

封神榜之後姜子牙去了哪裡?來看看
劉邦為何不殺死狠毒的呂后?

TAG:千秋萬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