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統一三國的不是孫吳,不是手下沒本事,只因孫權太小家子氣

為什麼統一三國的不是孫吳,不是手下沒本事,只因孫權太小家子氣

讀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魏蜀吳三分天下後,真正意義上的三大首領就是曹操、劉備、孫權。曹操我們不說了,一生都在到處征伐,一心想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劉備呢?也是打著興復漢室的名號,想一統天下。唯獨孫權,從未見他有一統天下的鴻鵠之志,似乎只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當好自己的江東土皇帝。

下面我們就談談為什麼孫吳不能統一三國,相比前兩位孫權可以說是活的最長的,手下能獨當一面的統帥級將領也不缺,能三足鼎立,實力比另外兩家也不差,為什麼統一天下的不是孫吳呢?全因為孫權最大的性格缺陷,太「小家子氣」。

一、稱帝後,給哥哥孫策追封個帝號都捨不得

但凡是一國的開國皇帝,一般情況下,登基之後都會給自己的父祖追尊帝號。曹丕稱帝後,就追封開國功臣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司馬炎稱帝後,也追封自己的爺爺司馬懿為宣皇帝,父親司馬昭為文皇帝,還有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說明人家登上皇帝寶座沒有忘本,自己今天的地位都是自己的爺爺,伯父,父親為自己創造出來的。孫權稱帝後,倒是沒忘記自己的父親,追封孫權為帝,唯獨給自己的哥哥孫策追封個王。孫策可以說是孫吳基業的開拓者,大部分孫吳的地盤都是孫策打下來的,還給孫權留下了周瑜、張昭等一些能臣。

孫權為什麼就不能給孫策追封個帝號呢?其實,孫權這麼做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孫策雖然死了,但是還有後,如果追封他帝號,那麼孫權的帝位就是兄終弟及了,但是按照禮法是要歸還帝位給其後代的。這麼一說大家也明白,孫權為什麼不給孫策追封帝號了吧。但是,就孫權當時一把手的位置,即使孫策有後人,誰又敢來爭,說到底孫權還是做事太過小家子氣。

二、赤壁之戰後,不採納周瑜的建議,成就了劉備

赤壁之戰後曹魏損失慘重,可以說不會短時間恢復過來,再圖孫吳。那時候劉備集團基本沒什麼實力,所以周瑜趁此提出兩分天下的戰略規劃,但是孫權依然忌憚曹魏的威脅,還任由劉備劉備拿下荊州四個郡,站穩腳跟。不僅如此,劉備提出借南郡,就是常說的劉備借荊州,周瑜再次提出扣押劉備,阻止劉備發展,孫權還是畏懼曹魏來襲,聽了魯肅的建議,借給劉備荊州,讓其發展壯大,一起抵禦曹魏。結果不但白白送了劉備荊州,還讓劉備有機會拿下益州,實力越來越強。後來孫權後悔了,就讓魯肅背鍋,說這是魯肅一生少有的過錯。唉,連承認錯誤的氣魄都沒有,天下怎麼圖?

三、劉備率大軍前來複仇,不想著應戰,先想著求和

孫吳大將呂蒙打敗關羽,奪回了孫吳一直惦記的荊州後。劉備借著給自己二弟報仇的口號,發動數萬大軍前來複仇。孫吳這邊呢?既然雙方因為荊州問題早就撕破臉了,也就別想著緩和關係了,孫吳又不是沒有人。再說劉備發動這次戰爭是勢在必得的,應該一心想著如何應戰才是。孫權嚇得派人找劉備求和!不得不說孫權怕自己的這點家業敗了,估計常常睡不好覺。後來要不是陸遜大敗劉備大軍,孫權真說不定投降劉備,以求自保。

所以,三國有才能的將領眾多,有人未逢明主只能成為歷史上的驚鴻一瞥,有人生逢明主,建功立業,名傳千古。跟了孫權這樣一位小家子氣的君主,周瑜、魯肅、呂蒙等人,勞碌一輩子,最後終成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峰說史 的精彩文章:

夏侯霸為何不投靠孫吳,反而去有殺父之仇的蜀漢,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為什麼被稱為成為五子良將之首,他憑的是這三點

TAG:小峰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