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周末話題:你也「一窩蜂」?

周末話題:你也「一窩蜂」?


(國際日報)

「一窩蜂」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久前食安風暴,台灣興起一股藉賣場退貨機制「秒買秒退」的風潮,結果多人響應,讓認真工作的酪農叫苦連天,被抗議的罪魁禍首卻不痛不養。


在社群網站常有「湊熱鬧」的跡象,某學運期間,大家頭像一瞬間全黑了,過不久換成六色旗,沒兩下再換法國三色旗,許多人跟風的同時,卻不見得知道這麼做的意義在哪。


還記得多年前葡式蛋塔在台灣流行的盛況嗎?當時大街小巷開滿一間一間葡式蛋塔店,卻在不久之後紛紛倒閉收店。


一般來說,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依據自身或他人的經驗、他人的選擇來做,的確是風險較低、相對安全的,且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但若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理念、名人或媒體的宣傳,以致於「慣性盲從」,這就成為「可能會帶來龐大損失的」不健康的心態了。


一味盲從

不知所云


一窩蜂現象通常指的是,人們對於某項事物的關心和關注程度突然大幅度的提升,通常是源自於某個小事件,透過媒體或網路等媒介把訊息散布出去,進而影響行為與決策。


在台灣,一窩蜂現象最常出現在餐飲業,眾多的美食只要在網路上引起討論再經過報導,馬上就變得熱門搶手,有時間排隊還買不到。更有些人只是看到有人排隊就想跟著排,大多只是一味的盲從。


一窩蜂現象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短時間內快速增加的利益,生產者認為有利可圖而投入其中。


以消費者的角度,一窩蜂現象從心理狀況來看是保護自身,害怕孤立而做出的從眾、盲從行為。


從眾是一種心理需求,因為害怕自身的立場被孤立,而以大多數人的立場做為自己的選擇。


人會希望自己擁有獨特性,但一窩蜂現象的盛行顯示人更害怕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


消費者會做出和團體相同的行為來取得認同,並降低自己和全體之間的差異,同時,當自身行為與選擇與他人一致之時可以產生安全感。


避免盲從

該怎麼做


找出「最好的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理想形象」作為標準來督促自己成長,抓住目標,才不會不間斷地「見風轉舵」。


先想「大家都這麼做,我就要這麼做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確定自己不只為了符合他人期待而去做,並找出自己這麼做的理由。


列出「這麼做對我會有什麼影響」,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都列舉出幾個,每件事都有它的優缺點,從好、壞兩面或更多面向分析後,再決定是否這麼做。


時至今日,台灣人對於一窩蜂的情況早已見怪不怪,同樣的模式至今仍持續重複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周遭多少充斥著被創造出來的需求而不是真實的需要。


人們對於街頭上的排隊美食往往不加思索的一起跟著排隊,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否真的值得?


對於一窩蜂的熱潮僅站在消費者立場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但仍該避免從眾,陷入人云亦云的情況。


熱潮雖能帶動錢潮,但沒有長久的計劃,到最後全部都變成一場空。流行難長久,在行為前多加思考,保持理性思維,不盲目跟隨熱潮和群眾才是上策。




國際日報-第一手商業資訊最精華文藝娛樂。


傳播中國資訊,推介中國品牌,服務于海內外華人華僑和中國大陸所有同胞,歡迎關注國際日報微信公眾平台訂閱號。


微信號:InternationalDaily


二維碼:



官網: http://www.chinesetoda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國際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最簡單的體檢竟然是盤腿
川普將宣布競選連任 並尋求繼續控制國會

TAG:美國國際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