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姓第二個來源:出自黃帝的姬姓

雷姓第二個來源:出自黃帝的姬姓

雷姓第二個來源出自黃帝的大臣雷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對於雷公,如今的爭議很大。

黃帝與雷公

有的觀點認為,雷公是黃帝部族的人,所以屬於姬姓。

有的認為,雷公就是末代炎帝姜榆罔的長子方雷氏,甚至認為雷公因輔佐黃帝有功被封方山,所以被稱為方雷氏。

還有的觀點認為,雷公是方雷氏的後裔。這種觀點的前提是,據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時代》一書中的觀點,黃帝與炎帝一樣,是一個職位的稱謂。

統一天下的黃帝叫軒轅,到雷公出現時的黃帝叫有熊靈寶,中間隔了200多年。

靈寶黃帝四處訪求學仙道饗玉之術,西行到岐山問道岐伯。

回途中,靈寶黃帝遇到方雷氏部族中年輕的雷公,發現雷公在醫術方面很有天賦和造詣,收雷公為徒,把他帶在身邊。

黃帝與岐伯、雷公對話。

《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篇》中記載,雷公曾自稱「臣年幼小」。

如果說雷公是末代炎帝的長子方雷氏的話,這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雷公精通醫術,經常與黃帝討論醫學理論。

《黃帝內經·素問·著至教書論》說:「黃帝坐明堂,召雷公問之。」

《黃帝內經》中的著至教論、示從容論、疏五過論、征四失論等多篇文章,都是以黃帝與雷公討論醫藥問題的形式寫成的。

雷公與中國上古時期最有聲望的醫學家,被後世尊稱為「華夏中醫始祖」、「醫聖」的岐伯同一時代,一起共事。

劉恕《外紀》中說:「黃帝命岐伯、雷公寮明堂,究息脈。」雷公的主要貢獻在草藥及針灸方面,被尊為「針灸之祖」。

雷公研究人體息脈

有觀點認為,雷公對人體息脈的研究,早於戰國時的扁鵲,應為「望聞問切」之術的鼻祖。

張人元著《中華姓氏故事》中,講述了雷公對人體息脈的研究故事。

雷公深受黃帝重視,壓力過大而經常失眠。

一天,雷公又失眠了。突然,一隻小羊從羊圈躥出來,跑到他的身邊。

毫無提防的雷公,被小羊嚇出了一身冷汗。

無意中,雷公的手觸到胸口,發現心臟跳得非常厲害。他驚訝地冒出一串疑問:為什麼人的心跳時快時慢?時急時緩?死人的心臟為什麼不會跳動?

經過一番思索,他領悟到,心跳的輕重緩急,可能與人的生命活動有關。由此,他開始了對人體息脈的研究。

而這,正是後世「望而知之」和「望聞問切」之術。

雷公堪比神農氏

一些雷氏家譜記載,雷公最大的貢獻是在草藥研究上。

雷公踏遍名山大川,嘗遍百草,堪比神農氏。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雷公熟知什麼草藥治什麼病,並嘗試把各種草藥混合使用治療疾病,貢獻巨大,被尊稱為「醫聖」。

雷公的後人、南朝著名藥物學家雷敩在《雷公炮炙論》中說,雷公是散、膏、丹的創始人。

如今,中藥店裡用的舂葯工具,如雷碗、雷錘等,都是紀念雷公的佐證。

有雷姓研究者認為,雷公應是中成藥的開拓者。

今陝西白水縣馮雷鎮大雷公村鳳凰溝畔有雷公墓,墓地3畝,內有雷公亭、雷公碑和唐寧石柱、瓦當。村裡有雷公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被毀,後來村民集資重建。

雷公墓。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是雷公廟會日,成千上萬的人前來舉行祭祀活動。

陝西白水縣當地認為,雷公全名叫雷祥,生於白水縣馮雷鎮大雷公村。

雷公不僅是中國醫藥學創始人之一,還擅長泥塑工藝製作,是制陶業的先祖,各地窯神廟都供奉他。

《全英詞典》記載:「中國陶器業之祖——雷祥,他發明創造了碗。」

有研究者認為,因雷公功勛卓著,他的後代以此為驕傲,遂以雷為姓,方雷氏部族由此一分為二:雷氏部族和方氏部族。

此後,雷姓子孫繁衍昌盛。

真正的戰鬥部族

當高辛氏族東遷到山西時,有一些雷姓人加入到了高辛氏部落聯盟中。

到夏朝時,雷氏部族勢力強盛,與夏王朝關係密切。

商滅夏後,把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桀流放到南巢(今天安徽巢湖市),有一支雷氏跟隨桀遷到了南巢。

在商朝統治時期,雷氏部族曾多次與商王朝發生戰爭,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屢敗屢戰,這才是真正的戰鬥部族。

對如此令人頭疼的部族,商王朝採取的辦法是驅趕,趕到遠遠的地方去,眼不見心不煩。

《殷虛文字乙編》中,多次出現這樣的記載:「帝其令雷」、「帝其於一月令雷」、「貞,其令二月令雷」,就是記載驅趕雷氏部族的歷史。

雷氏部族戰敗後,逐漸被分化為雷、豐、離3個部落。離部落遷到了山東東萊(今山東龍口市),建立了商周時期的萊國。

雷部落也不得不四處遷徙,主要是南遷。有一支遷到今江蘇郯城縣一帶,曾建立了一個雷伯國。

南遷到江、浙、皖的雷人,因與越人雜居,逐漸融入越族。

南遷的雷人,又被稱為俚人,古時雷、俚二字讀音相近,俚又稱為里。後來歸為蠻人的一種,所以在南方的蠻人里有雷姓。

漢朝時,俚人南遷到湖南、貴州、兩廣及越南一帶,與苗、瑤、巴、僚、濮、越人雜居。

隋唐後,在嶺南的俚人定居在雷州半島。

從唐朝到宋朝,雷州半島的俚人有一部分遷入海南島,成為黎族的一支,稱作加茂黎。

還有一支雷人西遷到陝西、甘肅到甘青川的岷山,後來演變為羌雷。

在羌雷中,有一支雷人被稱為犁羌。犁羌遷到甘肅的合黎山,漢初遷到新疆,建立了蒲犁無雷國,都城叫盧城,「盧城乃雷城之訛。」

有關史籍記載,雷姓還有一個以先祖名字為氏的來源,出自商朝殷紂王寵臣雷開。

在雷開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雷開的姓氏者,稱為雷氏,世代相傳至今。

(作者黃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百家姓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宋元明600多年裡,賈姓人口不但沒增長,反而下降得很厲害
清朝蒼溪人賈儒珍,致富不忘樂善好施,開鑿尋樂書岩辦學校

TAG:四川百家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