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止痛藥——你以為的,是真的嗎?

關於止痛藥——你以為的,是真的嗎?

「消炎鎮痛葯」是骨科門診處方量最大的藥物,是我們平時說的止痛藥中最常見的一類。止痛藥是醫生手中的利器,它們的發現和應用在醫療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您是否承認,長久以來,止痛藥一直在幫助人類改善生活質量,維持社會正常運作——有誰不願意生活在沒有疼痛的世界裡呢?

常見的止痛藥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消炎鎮痛葯,它的正式名字是非甾體抗炎葯;另一類是阿片類藥物,屬於中樞止痛藥。當然,能夠止痛的藥物,並非僅這兩種。糖皮質激素有較強的抗炎作用,是炎性疼痛的剋星;麻醉藥物直接阻斷痛覺的神經傳導;消化道平滑肌等痙攣性絞痛則可以通過使用一些解痙葯止痛;抗焦慮、抗抑鬱藥物也能起到部分止痛的作用;神經毒性藥物直接導致神經壞死,也會阻斷疼痛。

我院門診常用止痛藥物

通用名【商品名】

消炎鎮痛葯

塞來昔布【西樂葆】 美洛昔康【莫比可】

洛索洛芬【樂松】 雙氯芬酸【扶他林】

吲哚美辛【消炎痛、新癀片(含)】

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散利痛、泰勒寧(含)】

布洛芬【芬必得】等

阿片類藥物

曲馬多【奇曼丁】 羥考酮【奧施康定、泰勒寧(含)】

嗎啡【美施康定】芬太尼【多瑞吉(透皮貼劑)】等

柳樹 vs 止痛藥 ——你知道他們的關係嗎?

消炎鎮痛葯伴隨人類走過了千年的歷史,很難想像我們能安然生活在一個無法緩解疼痛的世界裡。我們將歷史回溯到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建議產婦使用柳樹皮或咀嚼柳葉幫助減輕疼痛,正是因為這類植物中天然地含有乙醯水楊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阿司匹林。順便提一句,「水楊酸」又稱為「柳酸」,名字正是來源於柳樹。這一有效成分直到1895年才真正被提純出來,不過在此之前,它作為消炎鎮痛葯大家族中的大哥大,已經默默無聞地幫助人類數千年。之所以說它「默默無聞」,是相對於止痛藥的另一大家族——阿片類藥物來說的,阿片類藥物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效果強勁,但不少具有強烈的成癮性,在人類歷史上無論是作出的貢獻,還是引發的問題,要比非甾體抗炎葯激烈得多,甚至引發了戰爭和社會動蕩。

消炎鎮痛藥物的家族非常龐大,在阿斯匹林統治這一家族千年之後,各種人工合成的消炎鎮痛葯層出不窮,湧現出萘普生,布洛芬,雙氯芬酸等為人熟悉的產品,這類藥物的共同作用是抑制一種名為環氧合酶的蛋白質,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這種物質其實與前列腺沒啥大關係,而是主要參與體內的炎症過程,我們經歷的大多數疼痛便與此有關。

止痛藥?激素?傻傻分不清楚

說實話,要論抗炎作用,糖皮質激素(平時說的「激素」)可是把好手,但它的副作用實在是太大了,著實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在使用時不得不投鼠忌器,只在關鍵時候才會祭出這一殺招。而消炎鎮痛葯使局面則大大改觀,藥物安全性顯著提升而副反明顯減小。一些比較「古老的」藥物還有獨特的別名或譯名,我們一眼就能透過這些名字了解它們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效用,比如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消炎痛(吲哚美辛)等。不過對乙醯氨基酚有止痛退熱的作用,但不「抗炎」,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非甾體抗炎葯。

消炎鎮痛藥物的出現,無疑為疼痛所困擾的人們點亮了生活的明燈,據估計,全世界每天有三千萬人使用消炎鎮痛葯。然而,種種關於消炎鎮痛葯的誤解卻始終在我們身邊流傳著。恐懼常常來源於不了解,所以才會有人對止痛藥談「虎」色變。作為與疼痛治療相關的脊柱外科醫生,希望澄清這些誤解,讓我們正確、合理地使用消炎鎮痛葯。

01

誤解一

止痛藥「治標不治本」

很多疾病原因不明或與損傷、衰老有關,尤其是骨科領域,各種頸腰椎病、關節炎和創傷困擾著各個年齡段、各種職業的人群。我們無法抵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更無法倒流時光以避免受傷,自然無法消除產生這些疾病原因。但好在炎症過程是這類疾病導致疼痛共同的基礎,可以將之看作疾病癥狀產生的核心因素,疼痛本身也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前來求助與醫療的核心問題。消炎鎮痛葯是針對這一因素的利器,說它「治本」也不為過。

2

誤解二

止痛藥吃多了會「上癮」或產生「依賴性」

前面提到,止痛藥存在多種種類,其中阿片類藥物的確存在成癮性的問題,也不是止痛的一線用藥。而常用的消炎鎮痛藥物則並無成癮性。還有一些患者對什麼是「成癮」還存在誤解,認為服用止痛藥後疼痛好轉,停葯後疼痛復現,害怕以後要依賴藥物。其實這是藥物的治療作用,疼痛不能得到持久的改善很多時候是疾病本身的緣故,比如一些退行性關節炎或慢性腰痛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消炎鎮痛葯治療。不過,無論是哪類止痛藥,皆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3

誤解三

止痛藥吃了對胃不好

很多消炎鎮痛藥物的確存在胃腸道副反應,這與藥物本身的作用機理有關。消炎鎮痛藥物通過抑制環氧合酶(COX)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然而,環氧合酶有兄弟兩個——COX-1和COX-2(近年來還發現了COX-1的分身COX-3),大哥COX-1參與機體正常生理過程和保護功能,如維持胃腸黏膜完整性、調節血小板功能和腎血流,小弟COX-2才是炎症反應的主要推手。大多數消炎鎮痛葯對兩者「一視同仁」地加以打擊,於是在抑制炎症反應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妨害的COX-1的生理功能,胃腸道副反應便是「誤傷」的結果。好在短期應用消炎鎮痛葯一般不太會引起嚴重的問題,存在消化性潰瘍、胃出血等疾病的患者則應避免使用該類藥物。由於消炎鎮痛葯存在這樣的問題,科學家們合成了專門針對COX-2的藥物,平時常見的「昔布」們就是其中的代表。

除了胃腸道副反應,消炎鎮痛藥物還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儘管原因不明,已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患者,也應當謹慎應用這類藥物,特別是不要長期服用。總是一句話,安全的做法是向醫生說明自己存在的問題,參考醫生的意見再用藥。

4

誤解四

止痛藥會耽誤病情

我們有時會聽到醫生說使用止痛藥「會掩蓋病情」,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在懷疑嚴重內臟疾患診斷不明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的用藥原則。如果已經明確診斷或已經排除內臟問題,醫生建議止痛治療後,還是堅持不用藥,既不是明智的選擇,也不是「勇敢堅強」的表現。在首先考慮骨關節疾病的情況下,我們也不用擔心短期使用止痛藥物後,影像檢查的結果會有太多不同。短期內,止痛藥物的作用一般只停留在分子層面,並不會對解剖結構產生顯著的影響,因此不會改變檢查結果。

致謝

感謝熊學惠藥師給予作者專業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脊柱 的精彩文章:

從譚醫生的遭遇看中西醫之爭以及醫生的社會責任
病人、醫生和外科手術

TAG:第一脊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