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雲陽 家鄉的腌菜盛宴

舌尖上的雲陽 家鄉的腌菜盛宴

小時候,家境貧寒,一日三餐能有一碗飯、一盤腌菜,就是最美的享受。腌菜,也稱鹹菜。以前,腌制鹹菜主要為家庭自製自食。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家庭腌制漸行漸遠,一些主婦早已遺忘了這門「手藝」。但鹹菜的味道總令人難以忘懷,尤其是所具有的助消化、消油膩、調節脾胃等作用,被市民所青睞。鹽城雲陽,自古就有腌鹹菜的傳統,出現了以腌菜為業的家庭作坊,在各大農貿市場,也出現了不少鹹菜攤。

張玉清,雲陽人。經營了一家已有5年的鹹菜攤。位於雲陽縣青龍街道柏楊灣市場,說起 「渝雲龍缸鹹菜」 這個名字,街坊領居無人不知曉。早市人來人往,不管是買菜的,餐館進貨的,都會去她那裡買一點鹹菜帶回家,慢慢成了雲陽人口中的美味,也成了雲陽土特產之一。

說到做鹹菜,首先得挑好菜。張玉清說:「每個季節都會出不同的菜品,所以每個季節都會下鄉採購,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不管什麼季節的菜都能吃上,但那都是大棚栽培出來的,不比天然生長的味道好」。

每天早上,攤位上就擺上了各式各樣的鹹菜。張玉清說:「要想吃到好的鹹菜,首先得觀察它的顏色,再聞味道。這鹹菜。講究的就是味道,味道好了才有回頭客,還有衛生,做的乾淨,顧客吃得才放心。」

在張玉清家,腌鹹菜的罈子特別多,最大的能有1米高,最小的就一個花盆大小。罈子裡面都是腌制有從鄉下採購來的上等的新鮮蔬菜,每次要等到上市銷售時,才會取一些出來,補充些作料。

 把取出的腌菜切碎,或絲、或片,倒入盆里,再加入辣椒、鹽、姜等混合一起搓揉,揉的時候動作盡量要快,把調料融入到菜里。然後把成品鹹菜用食用包裝袋嚴實包裹起來,這樣,才會保持鹹菜的新鮮感。

張玉清做的每一道鹹菜,基本都只放辣椒、鹽、姜,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三種調料的鹹菜,能把味道做到這樣好。她說道,鹹菜的根本的不是調料,而是菜本身的清香,晒乾封存久了,它自然就會發出一種特別的香味,加上一些簡單的調料,只是提升鹹菜的味道而已。

蘿蔔條:看起來整條都是通紅通紅的,還粘著辣椒面,吃上去就像是在吃薑糖一樣,入口開始有點辣的味道,隨後跟著的是甜的味道,還很脆。是下飯菜中最常見的一種鹹菜,也是人們最為喜愛的鹹菜。

陳兒菜:這道鹹菜就厲害了,想要吃到最好的,那就得等上兩年,可想而知,這道鹹菜的珍貴與美味,黑紅黑紅的顏色,發出一種誘人的香味。俗話說白酒越藏越珍貴,原來鹹菜也有越藏越香的品種。

腌大蒜:對於喜歡吃泡菜的人來說,這是一道可口的下飯菜,腌制過後的大蒜吃起來一點蒜的辛辣都沒有,嚼起來有點脆,還比較甜。小時候沒有零食,吃吃這個也覺得美得很。

鹽豇豆:這是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鹹菜,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是稀飯為主食,自然少不了鹽豇豆的存在,稀飯與鹽豇豆可是絕配。

張玉清,一個能幹的女人。在川東,曾有言,會做鹹菜的女人一定是個能幹的女人。從小熱愛腌鹹菜的她,每天都會悉心照顧這些鹹菜,每一道鹹菜都是從人們記憶中挖掘出來的味道。

張玉清的鹹菜不僅是本城居民愛吃,還有很多傳到了外地打工的本地人,家裡人買來,遠寄他鄉,甚至有些是漂洋過海。想一想,那些在外打拚的人,隨時能吃到自家的味道,光想想心裡都是美滋滋的。(監製/張寒微 策劃/熊道靜  文/袁霄 編輯/楊再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渝網 的精彩文章:

廚電行業進階式增長,海爾52%增速跨越式增長
展露初顏萬科·金開悅府 啟幕自然高端人居範本

TAG:騰訊大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