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睡眠時間最短的靈長目物種是?

睡眠時間最短的靈長目物種是?

作為哺乳動物智力進化的頂峰,靈長目擁有相對容積佔比最高的大腦,這賦予了靈長目極佳的空間感和綜合運動能力。人類作為靈長目中的成員,進化出了最為複雜、機能最高級的大腦,有著萬物之靈的稱譽。不過不管是叢林中的靈長目運動健將們,還是居住在城市鄉村的人類,都不能缺少必須的睡眠。

睡眠中的獼猴,來源:網路

l 睡眠時間最少的靈長目物種是?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對靈長目動物的睡眠時間進行了模型預測和實地統計。結果發現,大部分靈長目物種的實際睡眠時間都與研究人員的模型預測結果相近,但人類是例外之一。在所有靈長目動物中,睡眠時間最短的就是我們人類,每天只有平均7小時。而在所有實驗對象中,睡眠時間最長的夜猴(Aotus trivirgatus)每天要睡上17個小時,比人類的兩倍還要多。

這項成果今年2月份發表在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上,雖然只對大約300種靈長目動物中的不到30種進行了數據採集和分析,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中不乏很多有趣的結論。

科研人員首先用貼裝式電極對靈長目動物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的情況進行測量,隨後建立數學模型並對靈長目動物每天的睡眠時間進行預測。最後再與實際的睡眠時間進行對比以驗證模型的可靠性。結果顯示,在論文中列舉的15種靈長目動物中,有12種的真實睡眠時間與模型預測幾乎一致,只有3種存在較大偏差,人類便是其中之一。

論文中的靈長類睡眠時間統計圖,來源:參考文獻2

l 人類睡眠時間偏少的原因是?

根據科研人員的預測,人類每天的睡眠時間應該在9.55個小時左右,然而真實的人類平均睡眠時間僅有7個小時,在東亞和北美的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甚至可能更少。論文認為,這一差異可能與下面兩個因素有比較密切的關係。

首先,人類最初走出叢林開始地棲生活時候,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不足以在自然界猛獸和不懷好意的同類面前保護自己,不得已需要犧牲睡眠時間來輪流擔負保衛任務。其次,千百年來形成的高度社會化生活方式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學習壓力和社交負擔,人類不得不佔用睡眠時間來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或者與其它同類進行各種形式的社交活動。

為了不睡著,憨豆先生也是拼了,來源:網路

l 這項研究還有哪些有意思的結論?

這項研究同時還發現,那些晝伏夜出型的靈長目動物睡眠時間會更長,比如生活在委內瑞拉和巴西中北部叢林中的夜猴每天就需要花費17個小時在睡眠上。叢林中豐富的食物資源和它們嬌小的體格可以讓每天7個小時的捕獵時間在餘裕中度過,也就沒有必要為了生存那麼拚命了。此外,開放式生存環境和周圍有天敵存在情況下的靈長目動物傾向於更短的睡眠,這也是為了躲避天敵追捕而額外付出的休息時間。

睡眠中的環尾狐猴,來源:網路

不過在科普君看來,論文作者完全沒有考慮到熬夜追劇或者農藥吃雞一類情況,結論至少應該加入一條,人類傾向於為了獲得額外的娛樂時間而減少睡眠。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newsforstudents.org/article/compared-other-primates-humans-get-little-sleep

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jpa.23427

作者 | 科了個普

編輯 | kuma

圖片 | 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了個普 的精彩文章:

天宮一號預計今日魂歸故里,外國網友和你一樣關心它的命運

TAG:科了個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