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素《聖母帖》,草法極難辨識,連董其昌的釋文也有錯誤

懷素《聖母帖》,草法極難辨識,連董其昌的釋文也有錯誤

懷素,繼張旭之後,唐朝又一位偉大狂草書法家,懷素和尚,本姓錢,生於725年,玄奘的門人。《書小史》說他習書之刻苦,「貧無紙可書,嘗於故里種芭蕉萬株,以供揮灑;書不足乃漆一盤書之,又漆一方板書至再三,盤板皆穿。」懷素也喜歡酒酣興起時落筆,人們稱張旭和他是「顛張醉素」。

《宣和書譜》中說「張旭史為顛,懷素為狂,以狂繼顛,孰為不可?」李白在《草書歌行》中稱讚懷素說:「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吾師醉後倚石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雨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泣,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交戰。」經李白如此一描述,懷素的字躍然紙上,字字都活了起來。

懷素草書《聖母帖》,書於793年(唐貞元九年),碑石刻於1088年(宋元祐三年),一般認為是懷素晚年自家鄉湖南出遊途經江都宜陵鎮(古稱東陵)時所作。此本為八大山人所藏宋拓聖母帖卷絹本,無年款。縱29.5厘米,橫239厘米。

這一手卷,是把八大所藏《聖母帖》原拓和八大山人手書聖母帖釋文裱在一起。《聖母帖》拓本上有八大山人印三方,可證是八大山人的收藏。這幅懷素的草書中的草法,實在難於辨識,前人連董其昌在內,都作過釋文,也都有錯誤,八大山人的釋文好像沒有參考前人所釋,但是也有錯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快訊 的精彩文章:

懷素《論書帖》,絢爛之後,歸於平淡
王羲之《曹娥碑》,碑本絹書,遒古勁健,在諸小楷中別有一格

TAG:藝術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