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天一店,全國布局,盒馬當先,阿里造新零售之城

6天一店,全國布局,盒馬當先,阿里造新零售之城

一張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的全國性新零售網路,已經布點完畢,織網者是盒馬。

作為阿里新零售的集大成者,盒馬的外部效應,走出了阿里系,甚至也走出了零售業。盒馬,正在重塑城市生活。

46家線下盒馬門店,以3公里為半徑,打造了盒馬小生態——它被稱為盒馬房。城市,以城為界,因市而聚,致力於美好生活的盒馬,以新零售重塑城市生活方式,在城市森林中,打造一個個溫暖活潑的盒馬新城,為城市發展找到了新動能。

盒馬是阿里新零售的橋頭堡

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隨後,新零售成為了線上電商和線下商超集體投身的滾滾大勢。

但鮮有人知道的是,盒馬對新零售的探索,甚至早於「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早在2016年1月,盒馬的首家門店就在上海低調開業——之所以低調,估計是因為無論是侯毅,還是馬雲,都對盒馬模式能否走通半信半疑,用侯毅的話說,盒馬是帶著手電筒在趟地雷陣。

兩年過去了,已經開設了46家門店、2018年更是以6天一店的速度覆蓋全國的盒馬,已經成為了阿里新零售的橋頭堡,成了阿里新零售探索的集大成者。

海面之上,冰山一角,是3公里免費配送、30分鐘送達、24小時不間斷服務等創新貼心的服務體驗,海面之下,萬千溝壑,是盒馬背靠阿里大生態,基於新零售,「單點突破,縱隊成形,聚力成面」,對整個人、貨、場的優化乃至重塑。

在阿里的新零售大版圖中,淘寶為天,菜鳥為地,在業態上,原來在線上的電商平台淘寶、天貓,以及阿里後來投資入股的銀泰、大潤發等等線下實體等等,是從1到n,把傳統的電商和傳統的商超升級轉型,納入新零售體系,是「以舊換新」的改良、升級。

盒馬在阿里新零售大版圖中的角色,卻非常獨特。盒馬是從0到1,從無到有,以新零售為DNA,創造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零售新物種,是拔地而起的創造、顛覆。因此,盒馬模式的走通,更有典型意義。

當然,盒馬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離不開集團內部和外部力量多方勢能的鼎力支撐,其包括但不限於支付寶提供的移動支付服務、菜鳥提供的智慧物流配送、雲計算和大數據的賦能等等,一句話,第一次實現了線上和線下融合的盒馬模式,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和實體零售的完美融合。

作為前所未有的新物種,勇氣和創造性讓盒馬創造了零售新物種,但精密的數據計算和邏輯推演,才得以保證盒馬的創新可以落地、複製、移植。

舉例來說,為啥盒馬能實現30分鐘內免費送貨上門,為何把送貨半徑設置為三公里?其實是盒馬在龐大的線下消費市場,畫出一個個無形的圍欄,基於用戶高密度的覆蓋,配送範圍精準的聚焦在3公里之內,降低了配送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而對於熟食來說,3公里還能保證菜品的熱乎新鮮。

盒馬是阿里新零售的最佳樣本,但阿里的新零售布局,遠遠不止於盒馬:

天貓與品牌落地各城市的智慧門店已達到10萬家;

天貓超市1小時達進駐20城,覆蓋上萬天貓小區;

盒馬全國開店數達46家,1500萬城市居民入住「盒區房」;

超過350座城市開通了支付寶城市服務;

口碑和餓了么已覆蓋全國2000多個市縣的本地生活服務體系;

全國51家銀泰百貨覆蓋各大城市商圈,雙11客流、銷售同比增長超50%,有望成為新零售之城的新商業地標。

盒馬是中國零售業的創新試驗田

盒馬模式帶來的外部效應,早就超越了大阿里系的邊界,成為中國零售業的創新試驗田。

這個意義,盒馬CEO侯毅闡釋得非常清楚:「誰都不知道新零售怎麼干,盒馬衝到第一個先干。沖在第一個的人未必能收割成果,但一定是要蹚雷的。我們就是要蹚雷,要做新零售的探路者,而且要把我們長征路上血淋淋的傷口、熱乎乎的經驗,給到我們的夥伴,他們是農業基地、品牌供應商、地產商、餐飲業者、零售業者,甚至是別人眼中我們的同行。」

在盒馬的模式走通後,一大批電商巨頭、傳統零售企業跟風而至,比如京東7Fresh、步步高鮮食演義、百聯Riso、家樂福極鮮工坊、美團掌魚生鮮、永輝超級物種等等。

盒馬的影響力,甚至走出了國門。除了在國內引領新零售的風潮,國際上的零售巨頭,比如亞馬遜、日本永旺、星巴克、可口可樂等公司高管,也先後前來圍觀盒馬。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之後,線下零售業的增長也在減速。從零售行業近6年數據來看:自2012年起,全國商品零售額整體保持著兩位數穩定增長,但增速不斷放緩。2012年全國零售額達18.69萬億元,同比增長14.4%,達到近幾年來增速峰值,2017年增幅放緩到10.2%。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全國商品零售額的增速將繼續放緩到10%左右。

而在線上,隨著移動端紅利釋放殆盡,線上電商的用戶總量正在逼近天花板,流量越拉越貴,拉新越來越難,未來增速放緩,也是大概率事件。

隨著消費升級大潮的到來,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其消費需求也向好產品、好服務、好體驗轉移。因此,零售業必須進行供應側改革,布局新零售,來承接消費升級的紅利。

但剛剛吹風一年多的新零售,幾乎都處於戰戰兢兢的試錯狀態,在市場里試水成功的盒馬模式,在市場紅透了半邊天的盒馬,作為少有經過驗證的新零售新物種,進入了中國高層視野。

今年1月,侯毅成為國務院座談會的座上賓。這場座談會,主要是為了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通常來說,國務院座談會的談論主題,也就是對當前經濟領域的熱點和重點的呼應。侯毅和盒馬的亮相,是廟堂之高對盒馬模式和新零售的點贊和鼓勵。

一個多月後,新零售進入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政府工作報告被視為中國經濟的指南針,先後亮眼國務院座談會和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說,以盒馬模式為代表的新零售,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之下,得到中央欽點有效、有望推而廣之的轉型升級路徑。從微觀看,盒馬是企業創新,從宏觀看,盒馬為為國家經濟道路選擇提供了參考樣本。

綜上,無論是增速放緩的中國零售業,還是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以及帶領中國經濟走進新常態的中國政府,都在點贊、鼓勵、呼喚類似盒馬模式的新零售。

盒馬身先,阿里造新零售之城

就在盒馬十城門店開業的前兩天,阿里巴巴宣布要打造「新零售之城」,用各項新零售服務,協助各大城市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其中,位於西北的西安,成為了新零售之城市的先鋒,菜鳥西北智慧樞紐在此落地,將給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自治區)帶來新零售物流的極速體驗。

用商業重塑城市,並非虛美之語。所謂城市,以城為界,因市而聚。《易經·繫辭下》曾經描述了城市的最初來源,「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46家盒馬門店,打造了新零售的盒區房,已經覆蓋了1500萬人口,打造一個個城市新區,建成了首個新零售的全國城市網路;以天貓智慧門店、天貓小店、口碑智慧商圈、銀泰、大潤發為代表的零售業態,好比「舊城改造」,修舊更要創新;以菜鳥、盒馬、餓了么為代表的新零售供應鏈和物流改造,如同城市的水電煤和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煥新,在原本割裂的城市商業生態中建立起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社會大協同網路。

新零售業態,還改善了城市的社區生活。2016年10月,北京十里堡華堂閉店後,陽光新業廣場沉寂半年之久。盒馬的入駐,不僅盤活十里堡商圈,也成為後續「商改辦」工程最重要的配套商業。如今盒馬又在全國範圍內打造城市社區生活中心。

24小時配送,就是盒馬優化城市社區生活中心的最新嘗試。新零售不僅可以打通線上線下,還能連接白天黑夜。在不斷滿足和激發消費者需求的過程中,盒馬希望以用戶為中心,重構三公里生活區,甚至優化人際關係,實現』讓遠親更近,讓近鄰更親』的家庭關係和新生活方式。

過去在城市,超級商場是城市的一個個核心節點。但在電商的衝擊之下,以購物為主要功能的商業地產項目,日子並不那麼好過,實體門店關店潮一波又一波。

連商業巨頭萬達廣場,都在電商繁榮之後,開始了轉型之路。根據王健林的規劃,萬達原則上新開店和老店體驗消費佔比要求不低於60%,並爭取在三四年內將體驗消費佔比達70%,以抵消網購發達帶來的衝擊。

但是,盒馬快速布局的城市,其周邊商業和零售業得以全面回暖和革新。今年3月底,新城、印力、恆大、碧桂園、融創、世茂等13家國內主流商業地產企業宣布與盒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不久後,廣州也傳出保利地產與盒馬達成合作的消息。過去,為了聚攏人氣,商業地產喜歡引入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巨頭,現在,通過引入盒馬,為商場帶來人氣和活力,成為了新趨勢。

反過來說,新零售也成為各地城市促進新消費,激活城市經濟發展的關鍵動能。

今年1月,福州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力打造「新零售之都」;國內城市社會零售總額排名第一的上海也在近期宣布,將啟動打響「上海購物」的八項工程,其中第一項就是發展新零售促進新消費。西安市更是用速度響應新零售之城倡議:百日內連續引進三家盒馬、創新業務辦營業執照不超過兩小時、盒馬某員工從在線申請到落戶西安只用了半天時間。

盒馬,是洶湧澎湃的中國新零售大潮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這朵奔流不息的小浪花,卻指引了中國新零售潮湧的方向。盒馬,不過是服務3公里盒區房的一個個小門店,這個這個小門店,卻能夠滴水成海,一點點重塑城市生活,讓城市更美好更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FINMALL助力,網、金聯手進入深水區
「越級殺」!魅族15奇襲中端市場

TAG:財經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