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除了 「王菲前夫」這四個字過於惹眼,竇唯憑什麼讓人惦記這麼多年?

除了 「王菲前夫」這四個字過於惹眼,竇唯憑什麼讓人惦記這麼多年?

竇唯這個名字雖然已經在公眾視線消失很久,但其實他一直都在這個圈子裡。去年最後一天,竇唯推出一首翻唱的歌《送別2017》,上一次他登台演出還要追溯到兩年前,而且也只是隨意哼唱,這首新歌是竇唯在5月1日草莓音樂節很大程度上會唱的一首歌。

常常因為一些生活里極為普通的事登上熱搜,比如坐在地鐵里打個盹,騎電動車去吃9塊錢的面等等。除了 「王菲前夫」這四個字過於惹眼,竇唯憑什麼讓人惦記這麼多年?因為他身上有太多故事,太多標籤可供媒體編撰,供大眾解讀。說實話看到他「窮困潦倒」的照片,第一反應只有「這位太酷了」,對比輝煌的曾經和看似」潦倒「的如今,如果你對他有些了解的話,會覺得所謂的感慨和同情,真的有點可笑。

他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我的音樂走到了盡頭,我寧願去掃大街也不用我以前的名聲混飯吃。」所以,別說他吃9塊錢的炸醬麵,買打折衣服,他就是去掃大街也照樣活得體面。

因為像他這麼一位在中國樂壇有非凡影響力的人物,輕而易舉就能大發橫財的音樂人,選擇了做真實的自己,不媚俗、不商業,永遠有自己的態度,專註於自己的追求並做到極致。在這樣物慾橫流的時代,恐怕再找不出一個,更不要提他在音樂上公認的難以企及的造詣。就算這樣,有些人的關注點依然停留在竇唯的髮際線上?

對於多數90後而言,竇唯是一個太遙遠的名字,在看到「中國搖滾教父「和這個扎著丸子頭的中年男子match在一起時,竇唯的身上似乎多了一絲傳奇意味,讓人對20年前那個丹鳳眼、尖下巴的清秀臉龐充滿好奇( 「竇唯 年輕」也是搜索他時排名前三的關鍵字),單看他年輕時的一張臉,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就是自帶一種魅力,說不明白只覺得他透著與眾不同。

圈內人對於竇唯的評價一直非常高,高曉松曾在某訪談里說道:「那時候我們永遠只能給他們開場,竇唯一上來,全場就炸了,在旁邊看著心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這樣。」從這樣的評價中也能感覺到竇唯當年有多火,那個時候他還沒成「仙兒」。

竇唯的樂譜

1969年,竇唯出生於北京,家住在一四合院內。父親竇邵儒是一名管樂手,把竇唯「領進門,帶上道」,6歲時竇唯就在幼兒園演出吹笛子,後來徹底走上音樂道路也能看到不少他吹著笛子的畫面。他說:「小時候我父親把這些節奏啊、強弱啊、南派啊、北派啊,都通過民樂告訴我了,我都領會到了,都學得八九不離十了。所以我摸起這些東西順理成章,很自然。」竇唯的歌曲創作中也總有種古典和西洋結合的感覺。

上初中時,父母離婚,母親帶著竇唯和她妹妹三人一起生活。也就是在這個階段,竇唯第一次聽到了搖滾樂。

1985年,16歲的竇唯進入職高,學習精神病護理。因為這個專業需要帶病人唱歌跳舞以減輕病情,他有機會大量地接觸樂器,吉他、鋼琴、手風琴都學。就在同一年,威猛樂隊來到華演出,在當時北京最大的演出場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演唱會,這隻樂隊也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支來華演出的西方大牌流行樂隊,演出所帶來的震撼猶如一顆炸彈,引爆了內地音樂的新生。

當時被震撼到的還有坐在觀眾席的竇唯。按他的話說:「就只剩激動了,完全就熱血沸騰了,從節奏,到旋律,到和聲的這些轉變,都很令人震撼。」

再後來,一門心思在音樂上的他,在18歲時考上北京青年輕音樂團,開始走穴跑墊場,跟在蔣大為這樣的「腕兒」後面演出。據他描述:「唱些英文歌,也唱崔健,港台藝人當中唱齊秦的,也跳霹靂舞,那會兒真是渾身的活力。」

到了1988年,也不過19歲的竇唯已經在圈內小有名氣,被邀請加入「黑豹」樂隊,此後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詞曲創作。那個時候的竇唯是「黑豹」的靈魂,那一首首經典《Take Care》《Don"t Break My Heart》《無地自容》,都出自「黑豹」時期,就《別來糾纏我》《無地自容》來說,模仿無數,但是和竇唯極具爆發力,高亢透亮的嗓音相比,基本上從第一句開始就只能為翻唱者獻上尷尬的微笑(自行對比,你會發現F沒有誇張)。

「黑豹」時期的竇唯留著長發,颱風肆意激烈,1991年初,第一張同名專輯《黑豹》一經推出引起巨大轟動,成為世界上專輯銷量最多的華人搖滾專輯,突破150萬張,算上盜版專輯銷量超過2000萬張。但是樂隊商業上的成功卻沒有讓竇唯得到滿足,在「黑豹」樂隊最紅的時候,竇唯選擇離開,並剪去標誌的長髮,「黑豹"後來換了數任主唱,始終也沒有再超越竇唯的。

至於竇唯的離開可以說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音樂理念產生分歧,在他寫給姜昕(竇唯第一任女友)的信中,也能窺探一二他當時的心境,他說:「這才是我想做的音樂,可我不想勉強別人,所以只有離開。我不想做什麼被歌迷捧得暈頭轉向的明星,到哪兒屁股後邊兒都追著一幫傻尖傻尖的果兒(年輕女孩),我需要冷靜,你能理解嗎?」他離開後也答應不再唱黑豹的歌。離開的另一個原因,被猜測為王菲,因為在這一時期迷戀上竇唯的王菲,是「黑豹」另一成員欒樹的女友。

竇唯在那個時候迷上了Peter Murphy,前Bauhaus樂隊的主唱,低調迷幻的旋律,壓抑的音樂氣氛是Bauhaus的主要特點,竇唯稱之為恐怖、死亡和神經質。或許Bauhaus的音樂正符合了他當時的心態,這種影響甚至嚴重地干擾了竇唯的創作,只要他進入創傷狀態,Bauhaus就肯定出來,音樂使他安慰也使他苦惱。一氣之下,他把所有Bauhaus的唱片全部扔進了護城河。

「黑豹」之後竇唯組建了「做夢」樂隊玩自己喜歡的音樂,同年參與電影《北京雜種》拍攝,記錄了做夢樂隊真實的表演現場,經過短短一年時間,竇唯決定解散了做夢樂隊隨後加入「魔岩文化」公司。

「做夢」樂隊合影

電影《北京雜種》

1994年,竇唯個人專輯《黑夢》發行,矛盾、恐懼的歌曲氛圍都和Bauhaus提供的靈感有關。竇唯從這張專輯開始偏重編曲、音效,輕視歌詞部分,向實驗音樂上邁進。雖然這張專輯被譽為「中國搖滾樂的里程碑式專輯」,但竇唯後來卻說他認為這是自己最糟糕的專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黑色夢中》《高級動物》《噢!乖》。

1994年,由竇唯、何勇、張楚集成的「魔岩三傑」,在香港紅磡參加「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同台演出的還有唐朝樂隊,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演唱會,觀眾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瘋狂,跟著音樂舞動、嘶吼,唯有竇唯,沒有暴裂和躁動,一臉不羈地沉浸在自己的節奏里,獨具風格。演唱會被稱為「中國搖滾樂最輝煌的一夜」、「新音樂的春天」。這是屬於那些生於70年代,現在已不再年輕的「文藝青年」的青春。

但是這場演出在竇唯眼裡,不過是「居心叵測」和媒體輿論的自我高潮。據說當時開場他有一段忘詞,之後發行方並沒有進行後期補錄,就將這次演唱會專輯進行發行,致使竇唯作為大陸歌手,在海外(當時香港尚未回歸)同行和觀眾面前形象受損。

用居心叵測形容,是因為竇唯已經認識到搖滾的劣根性給當時社會大環境造成的影響,搖滾具有很強的煽動性,正是這種所謂的「新音樂的春天」導致了許多人投身搖滾樂,打著搖滾的旗號混名混利,卻不是真正在做音樂。

竇唯說:「看笑話,對你進行貶低。但是這些都是暗示,並沒有明說。至少我這麼多年來,對那場演出,

我覺得負面的東西更多。什麼巔峰,新音樂的春天,

一切都是騙人的。」

1995年,竇唯推出專輯《艷陽天》,開始用隨意哼唱取代歌詞,再到98年的《山河水》的古典迷幻,帶有濃厚的聽覺意境。

隨後一年組成譯樂隊,發行了《幻聽》,竇唯的音樂里F比較喜歡的是這張專輯中的《暮春秋色》以及2000年製作完成的《雨吁》,光看曲名就能猜出整張專輯的古意,你如果能聽進去,會覺得特別平靜、豁達,這張專輯中還是以人聲來演繹,此後竇唯就幾乎走向了純音樂的道路,他說自己2000年以後才算走上正軌,開始擺脫形式束縛,深入探索音樂本身,其實他很多音樂都是大眾可接受的,並不都像後期《殃金咒》《重返魔域》有些晦澀難懂。

他寫《殃金咒》最重要的外界刺激是看見「河流漂死豬」的新聞,而《潸何水》的靈感則來自於「2.8萬條河流消失」的新聞,竇唯一直有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用自己的音樂反思社會環境、生態與人類之間的關係,這樣的竇唯應該很少有人知道,在感受他音樂的同時,也試著去感受他思考的狀態吧。

從「黑豹」 時期到「純音樂」時期,不僅創作風格在不停轉變,感情上竇唯也是十分曲折,從姜昕到王菲再到高原,婚變對他影響非常大,在《名人面對面》訪談中,竇唯坦言和王菲離婚之後的三年,每天鬼使神差的去後海坐著,在他看來這是一種懲罰,因為「最苦不過熬清靜」,他認為和王菲的婚姻是一場「陰謀」。

竇唯一直是個陰謀論者,他認為這場失敗的婚姻是由於別人的設計導致的,這個「陰謀」被猜測為:外國、港台對內地音樂、音樂人的利用和抹黑,他的婚姻也被這種陰謀所牽連。至於猜測背後的具體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竇唯高調公開高原是愛人,對媒體說:「我不知道愛的定義是什麼,假如說我愛你,我給你房子、汽車,吃不在一起,住不在一起,彼此沒有什麼交流溝通,這算是愛嗎?」

竇唯一直尋求一種低調寧靜的生活,他也曾表示如果早知道王菲這麼有名,他不會談這個戀愛。04年與高原(第二任妻子)離婚後,媒體輿論對竇唯的個人感情生活肆意抹黑編造,最終導致06年的燒車事件。

事情的導火索是瀋陽某報記者陶毅和當時還是《新京報》記者的卓偉打電話要求竇唯接受「搖滾20年」採訪,竇唯拒絕了,結果遭到威脅讓他等著見報。隔天《新京報》果然刊登了惡意抹黑竇唯的報道,發生這種事情,又沒有經紀人可以代為交涉,竇唯選擇了一種激烈的手段,在去《新京報》找卓偉理論無果之後,點燃了報社門口某編輯的車,這件轟動一時的事件,雖然對竇唯沒有任何好處,卻在當時對傳媒起到警醒作用。

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報道刻意將竇唯營造出單純、神經質的形象,出了「燒車事件」之後,彷彿變相坐實了他心理有問題的說法。在這種百口莫辯的環境下,竇唯開始變得愈發沉默,也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既然說什麼都是錯,不如不說。

姜昕(竇唯第一任女友)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我認識的竇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我趕上了他最好的時候」,「那時他特熱情,有活力,喜歡召集一大幫人玩,喜歡開玩笑。他經常化裝成女人,想看我吃醋的樣子。他徹底讓香港狗仔給毀了。」那是20歲出頭的竇唯。

在2008年《名人面對面》的訪談中,他提到了自己的處世觀點:時刻準備接受悲苦的事情,生活中點滴的幸福也會成為今後的不幸。很多人認為竇唯的「與世隔絕」就是對世俗的一種憎惡,他雖然悲觀,但一定不厭世,因為他對音樂從未放棄,這些年一直都有新作,他說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竇唯自畫像

竇唯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純粹,甚至有點一根筋,他和王菲共同點可能是都天生對刻意的東西過敏,他一直在強調真實,只認可尊重人內心感受的音樂,他完全脫離外界評價體系,不拘泥於形式,他的音樂也只反應他所想。

圈內好友張亞東曾評價他:「我覺得他不用討好,他從來也沒想討好誰,所以這一點上,我非常敬重他,我覺得我多數時候是一俗人,跟他比起來。」臧鴻飛也曾在節目里說:「這兩年有各種大企業找過竇唯,說不管多少錢,只求他來唱首歌,做個代言,沒有數(不管多少錢),他說我不要,我有一輛自行車,我每天都能吃一碗面,我夠了。」

竇唯為什麼評價一直這麼高?他不是誰都能請得動的竇唯,不是拿錢就能砸得動的竇唯,不是在意你眼裡他是否光鮮的竇唯,也不是你喜歡聽什麼他就寫什麼的竇唯,他說:「清濁自甚,神靈明鑒。」

從90年代中期的音樂事業巔峰隨著中國搖滾十年黃金期的終結一同歸於沉寂。我們不曾經歷竇唯最好的那個時代,卻敬仰那個時代,經歷了浮華和沉寂,曾經躁動過的青春,如今都成了故事。

他本人拒絕「竇仙」這樣的稱呼,就像他說的:「我不是傻x,你們也不牛x,我們都是普通人。」

- End -

加入讀者群

fakeshion01(個人)

在FAKESHION, 你還可以邊看邊買

貌美平價的包包品牌Briskérblack

小眾且時髦的韓國服裝品牌RECTO.

ins人氣手錶品牌THE HORS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AKESHION 的精彩文章:

從十年前的《Gossip Girl》到現在風靡街頭的運動風-這些校服文化了解一下
00後超模-分分鐘擊敗「老阿姨」的新勢力

TAG:FAKESH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