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人」學堂:一起來認識甲狀腺

「超人」學堂:一起來認識甲狀腺

甲狀腺是什麼樣的器官?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是位於頸前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側的「能量工廠」,或者可以被認為是人體的「發動機」,其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對機體的能量代謝具有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正常甲狀腺分左右兩葉,中間以峽部相連,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名甲狀腺。

甲狀腺的形態

甲狀腺重約20-30克,女性稍大於男性。正常的甲狀腺既不能看到,也不能觸及。一般而言,甲狀腺側葉體積一般為長4-5厘米,寬1-2厘米,厚2-3厘米,左右兩側葉基本對稱。中間以峽部相連,其形態可有不同程度的變異,峽部缺如者約佔7%,有錐狀葉者約佔70%,可與左或右側葉相連。錐狀葉為一舌狀的突出,由峽部向上伸展形成。

甲狀腺內存在大量的濾泡細胞,這些細胞可以分泌甲狀腺激素,參與調節體內的各種代謝並影響機體的生長和發育。另外,在濾泡上皮旁或濾泡間的間質組織中,散在有一類細胞,因為位置處於濾泡旁邊,故稱為濾泡旁細胞(又稱C細胞)。它分泌另一類激素——降鈣素,主要調節機體的骨代謝。

甲狀腺的位置

如圖所示,甲狀腺位於頸部的前方,其兩個側葉貼附於喉下部和氣管上部的前側面,上達甲狀軟骨中部,下抵第六氣管軟骨環。峽部多位於第二至第四氣管軟骨環的前方。峽部可向上伸出錐狀葉,有時可達舌骨。


在醫生給患者進行甲狀腺體檢時,醫生往往會囑咐患者作吞咽動作。此時,如果甲狀腺出現了問題,我們可以看見或者觸及腫大的甲狀腺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甲狀腺之所以跟隨吞咽而移動,是因為其被兩層膜所包繞,外層為甲狀腺外被膜,內層為甲狀腺固有被膜,它們雖然很薄,但緊貼甲狀腺腺體。藉助外層被膜,甲狀腺可固定於氣管和環狀軟骨上,還藉助兩葉上極內側的懸韌帶吊於甲狀軟骨上。因此,吞咽時甲狀腺隨喉向上下移動。當然,在正常情況下甲狀腺無腫大時,即使吞咽亦不可見或觸及甲狀腺明顯移動。

甲狀腺鄰近的神經主要是喉返神經和喉上神經。

甲狀腺周圍分布的喉返神經和喉上神經

喉返神經

喉返神經來自迷走神經的分支,行走在甲狀腺背面氣管、食管之間的溝內。之所以叫喉返神經,就是因為它本來順著迷走神經在頸部從上向下行走,但在胸腔內的主動脈弓和鎖骨下動脈繞行後,順著兩側食管和氣管之間向上行走。它多在甲狀腺下動脈的分支間穿過,並支配聲帶運動。

左右兩側的喉返神經有所不同。左側的喉返神經起始於主動脈弓前由迷走神經分出,繞主動脈弓下方,沿氣管、食管間溝上行,在環甲關節後方進入喉部,前支分布於喉內的內收肌,後支分布於喉內的外展肌。而右側的喉返神經,則在右鎖骨下動脈前方由右迷走神經分出向下,繞著這個右鎖骨下動脈,然後沿氣管、食管間溝上行,到環甲關節後方入喉。因為左側繞行的位置較右側更低,因此左側喉返神經更長,且左側易受累,右側較左側表淺。

一旦喉返神經受損,會導致患者聲音嘶啞。其損傷可由甲狀腺過度腫大壓迫所致,亦或是手術切斷、縫扎、挫夾或牽拉過度引起,少數由於血腫壓迫或瘢痕組織的牽拉而發生。一側喉返神經損傷所引起的聲嘶,可由健側聲帶過度地向患側內收而好轉。如是兩側喉返神經損傷,則會導致兩側聲帶麻痹,引起失音或嚴重的呼吸困難,此時需作氣管切開,以避免窒息。

喉上神經

第二個重要的神經便是喉上神經。它也來自迷走神經,但與喉返神經不同,它是從上向下行走。分內外兩支,內支(感覺支)分布在喉粘膜上,外支(運動支)與甲狀腺上動脈貼近、同行,支配環甲肌,使聲帶緊張。喉上神經損傷多為結紮、切斷甲狀腺上動靜脈時,離甲狀腺腺體上極較遠,未加仔細分離,連同周圍組織大束結紮所引起。外支損傷,會使環甲肌癱瘓,引起聲帶松馳、音調降低。內支損傷,則使喉部黏膜感覺喪失,容易發生誤咽和飲水嗆咳,但一般經理療後可自行恢復。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留美、留德博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任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蘇分院,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江蘇省「333工程」、和「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

門診時間、地點:周一上午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華電院區

周二下午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本部

劉超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狀腺 的精彩文章:

與七氟烷麻醉相比,地氟醚麻醉使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成年患者更易出現躁動
「重女輕男」的橋本氏甲狀腺炎

TAG:甲狀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