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老朋友死了,我很難過

我的老朋友死了,我很難過

名滿天下的《大公報》主編張季鸞先生,1941年病逝於陪都重慶。國內外繁文哀悼,胡適發來輓聯:

我的朋友張季鸞死了,我很難過。

昨天,我的朋友航億葦死了,我也很難過。

他是東莞的詩人、小說家、評論員,雖非暴得大名的網紅,但是嚴肅、勤奮,筆耕不輟,活躍於各大博客、論壇、微信公號,對時事政治 、社會問題、人物是非,多有評論。

突然病逝,我不知他的真名,尚未謀面 ,只是相互看過文章。網路相知,微信相識,多有交流。

他1962年生,長我8歲。微信中對我如兄長般敦厚,也有同道式諍言。他老道,我犀利,經歷了無限循環的404,開始走娛樂路線。他還堅持嚴肅寫作,理性評論。

人走了,說多也無用。雁過留聲,人過留文,摘錄他兩篇評論文章,深深懷念這位大哥。

一、航億葦評說看臉看胸

喬木《男教授面試女生那些事》一文,有點自污性質。自我揭露了在研究生招考時自己及一些同行的窘態。稍有點幽默。但認真閱讀全文,倒發覺喬木先生一顆拳拳赤誠之心。

他的基本觀念是「後工業社會,特別是信息社會,不再千體力取勝,女性在學習方面的認真、刻苦、上進,往往領先於男性。在男性女性化、女性中性化的時代,就是體力,有些也不弱於男性。」

他對錄用的態度是「唯才是舉,不問出處。」他講到北外因現在女多男少而形成的對女生要求過嚴的實際狀況。有考生試圖行賄,說「如果錄取我,一定重重感謝。」結果,那考生的下場就是「不謝。不取。」

有女考生穿著暴露,反而害了自己。「有一次一個女生穿了件深V裝,不知是天熱還是緊張,嬌嗔帶喘,波濤胸涌的。考官也是人啊,我都不知道問了什麼、她說了什麼。」

可想而知,一長相嬌好,酥胸挺挺的女生半開著胸口,直接坐到你面前伸手可及處,說話又嬌嘀嘀的,儘是色相誘惑。那麼,一個四五十歲的男教授能夠氣定閑神,坐懷不亂嗎?

結果,他還真不亂。該看則看,該不錄取就不錄取。

談到對女生的審美標準,他的個人偏好是「一看胸、二看臉、三看屁股、四看腿」,但從全文來看,那不過是半個玩笑的插科打諢而已。一般地說,若一篇文章增加點幽默、諧趣,可以讓文章喜感一些,悅人一些。總的來說,此文挺正能量的,並且不失為一篇研究生面試的實用指南。

可有人只看了「一看胸、二看臉、三看屁股、四看腿」就大罵喬木先生是「禽獸教授」,說他歧視女性。

老航感到有些人是理解能力太差。喬木先生太高估當下一些中國人的智商了。須知,現在很多人心智已經降低到說不了人話的地步,你還用那些人無法理解的幽默文字來調戲他們,你不找罵誰該罵?

但另一些人,則不是理解能力差了,而是攪屎棍人士。他們就是有意曲解、歪解此文,以達到攻擊喬木先生的目的。

有論者從性別歧視、倫理、師德、畸形權力等方面將以引伸與胡扯,結果得出結論:「如果任由喬木這樣的教職員工隨意濫用其手中的權力,把個人趣味凌駕於機構利益之上,那麼機構將面臨公關災難,聲譽受損,生源流失,長期積累崩垮的巨大危機。」

啥事經攪屎棍人士一通瞎摻和,那就上綱上線,變得十分恐怖了。

喬木先生是清華大學政治學博士和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後,現在北外混了個副教授。2015年,他因炮轟著名主持人、北外兼職教授何炅「吃空餉」一事,導致何炅宣布辭職,並引發一系列事件。

一是一時他成「網紅」了。二是學校對他有些不滿了,讓他的工作發生一些事,離開課堂,僅僅為學校圖書管理員了。三是大大得罪了何炅的腦殘粉,那些人一提到他就恨得咬牙切齒。此外,喬木先生一直倡導民主,極左派也很討厭他。

老航也不是很喜歡喬木先生,感到他有時說話和為人處世太楞。但就《男教授面試女生那些事》一文來看,當真寫得蠻有味的,並且比較正面的。此文只能證明他是嚴肅、求真、正直的好大學教師,而不是正好相反。那些藉此文攻擊喬木先生的人,還是自己計算下閣下的心理陰暗面積究竟有多大吧。

二、航億葦評說喬木美國言論

某環S報最噁心的做法是揮舞政治和道德大棒亂打人,用其社交平台刊出長文批喬木先生,又是一例。

喬木先生在過去通過社交媒體發表過一些誇讚美國的言論,2017年9月他去了美國,指出一些人以為的美國全民有福利,看病花錢少,家家擁豪宅,養車極便宜,汽車不年檢,公路不收費,大學普及化,養老不用愁等,與傳言不實。

比如,他開車到地鐵站,停車費4.95美元,然後再換地鐵,9點半以前去6美元,下午三點以前回3.85美元。直接開車,弗吉尼亞-馬里蘭-DC有很多收費路,另外DC停車費太貴,一天25美元,包月300左右。

喬木說「我此前講學開會、考察旅遊,多次來美,走馬觀花,看到的美國到處綠色掩映,笑臉相迎,人人幸福。但短暫停留,旅遊購物,被壓制的消費慾望的一次性釋放,和工作生活、居家過日子的體驗,完全不一樣。」

「美國是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市場購買、競爭取勝、資本為王。不講人情,雖然有人道。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社會總體水平高,毋庸置疑,但弊病一直存在。」

環S文章就抓住這一點而對喬木大加諷刺挖苦能事,評論道,「那個完美無瑕的『美國夢』在他心中已悄悄破滅了。現在我們能做出基本判斷,這個『美國夢』更大程度上基於喬木對美國情況的無知。」

老航曾與喬木先生在社交媒體有過簡短的對話,只覺得他為人過於耿直,對問題的判斷略有些輕率,這也是過去與當下不少書生們的通病。特別在學校,我們有許多教師成天埋頭於書齋,與社會脫節。我常見他們一些人,很少走進街頭與別人擠公交車與地鐵,不知道柴米油鹽之苦。這其實也很正常,每個人的生活圈是不一樣的。

喬木先生跑去美國,生活要重新開始,要直接面臨收入與支出不平衡的個人生活難題,同時也沒有了作為中國大學教師的全套福利,他對公路收費、保險和停車費等一系列實際問題當然就比較敏感了,失落感也就有一些了。

其實,在中國,旱澇保收的教師待遇比照公務員,與私企勞工和廣大農民是很不一樣的。我們的廣大農民,並沒有好的退休安排。被稱作「農民工」的兄弟姐妹們,要買社保現在依然比較麻煩,而且就是買,不少人也買不起。這不是什麼「美國夢」還是「中國夢」的問題,而只是現實的生計問題。

喬木先生在中國,屬於中高端人群,但跑去美國,得從頭做起,實際一時墜入社會的中低人群圈了,他發點個人的牢騷,就說他「美國夢」破滅了,有些借題發揮了。

喬木先生外語底子好,重新規劃與定位自己的人生,不幾年,應不難獲得較高收入的工作崗位或途徑。到那時,這費那費在他眼裡又無足輕重,你是不是又得說他的「美國夢」終於夢圓了呢?

事實上,喬木先生也聲明說,「我記述的只是自己感受到的美國生活不便,並沒有批判美國政治和自由。我來美並居留,看重的也是自由,包括批評的自由。」又宣稱他在美生活要比北京好很多,但剛來思鄉難免。因此,環S文章,完全是對他個人感受的武斷式判斷。

順便普及一下社會基本常識:

其一,這個地球上沒有天堂,任何一個地方,你去旅遊觀光與在那裡具體生活,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二,這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

其三,在任何一個國家與地區,都有不少對當地批評激烈的人士。

其四,批評本國不等於不愛國,讚揚他國不等於崇洋媚外,關鍵看說的話有沒有實際依據,或者說是不是當真出於某些惡意的或獻媚的目的。

其五,人的認知修補易,良知修補難。

張季鸞死了,胡適雖難過,那個時代不缺張季鸞。航億葦走了,我是真難過,現在太多郭沫若。這幾年,感時傷世,有人到下了,有人進去了,有人出來了。倒下的讓人懷念,進去的令人崇敬,出來的一言難盡。

航億葦走了,我很難過也得過。「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威夷 的精彩文章:

TAG:夏威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