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學」,拼爹媽不只是拼金錢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學」,拼爹媽不只是拼金錢

手機秒變學習機

語、數、英全科輔導,免費註冊請關注

教育,不是讓孩子看不起自己,而是讓孩子為自己驕傲;不是讓孩子自卑,而是讓孩子自豪。

1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錢學森之問"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

「我們的教育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這是把「人」當成了純粹的工具,因為「人才」是供人(國家)使用的。

作為社會人,當然有「工具」的屬性,培養人才也是教育的功能之一,但教育不能僅僅培養工具,還要著眼於「人」本身。

「培養傑出的人」首先在於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許多父母公認的教育孩子的理念。

在我看來,孩子的「起跑線」不是他學習的第一個台階,而是他最初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主體則是其父母。

因此我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2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誰更重要?

學校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學校里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作為考試的敲門磚。學校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社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無論多麼重要,都只是家長教育的重要補充。

我們不要總是認為「優生」都是教師教育出來的。

提到傅聰,我們不免會想到這位鋼琴大師的父親傅雷,而不會去想:他的小學老師是誰?中學老師是誰?傅聰當然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傑作。

我們暫且不說傅聰這樣的傑出名人,就說一般的孩子吧!

如果一個孩子舉止文雅,善良有禮,文質彬彬,富有教養,我們很自然地會想,這孩子的家庭教養真好!而不會問:「這孩子是哪個老師教出來的呀?」

因為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決於其父母的家庭教育。

同樣,一個孩子舉止粗俗,滿口髒話,不講衛生,懈怠懶惰……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素質太低,家教不好。

不能說和學校一點關係都沒有,但關係實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養太糟糕有關。

每個孩子都是其父母的折射。甚至可以說,孩子身上所反映的一切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3

現在有的家庭教育似乎只是管孩子的「智力早期開發」「興趣培養」「潛能發掘」……總之是想法設法讓孩子「更聰明」,而不是指注重人格培養。

因此,我們必須讓所有父母明確——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學」。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對教育的闡述到: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誰要是把自己單純地局限於學習和認識之上,即便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那他的靈魂也是匱乏和不健全的。」

教育是一種靈魂,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學習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感化。

2007年新學期開學之際,法國總統的薩科齊為所有教師寫了一封信。

在他看來,兒童應當成為「自由的人、渴望知曉美好事物與偉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滿愛心的人、獨立思考的人、寬容他人的人,同時又是能夠謀到職業並以其勞動為生的人」。

信的最後一句話:我們的孩子,將來應該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想到了小時候老師經常給我們說而現在的老師很少說的一句話:「要熱愛勞動人民!」

相反,現在一些家長和老師喜歡這樣訓斥孩子:「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只有去掃大街、蹬三輪車!」

教育,不是讓孩子看不起自己,不是讓孩子自卑,而是讓孩子為自己驕傲、、讓孩子自豪,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4

我們最初的目的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個好的性格。但又發覺現代社會沒有好的成績難以有好的未來,於是在教育孩子上心情很急切,「恨鐵不成鋼」。

只去注重在家庭中「教學」,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於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好的素養。

而且,每一朵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說不準什麼時候綻放。在教育孩子上我們不要太心急,在等待花開時多多去給予營養,多多去挖掘閃光點,最後開出的花一定很美麗。

5

「最好的管理莫過於示範,最好的教育莫過於感染。

做孩子人格的榜樣,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和孩子一起閱讀好書籍,和孩子一起養成好習慣。

你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先做那樣的人!對孩子的要求來要求自己,言傳身教。

如果我們給孩子一些我們都不信的話,怎麼指望孩子真誠;

如果我們給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卻不願去做,怎麼指望孩子也言行一致?

你要孩子善良,正直,陽光,堅強,首先你得先做到這些,讓孩子信服。所以,所謂「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擁有。

6

以前,有很多孩子是子承父業的。現在很多孩子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也會考慮一下父母的職業,學類似的專業。

我要說一定要和孩子保持共同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總想和孩子們呆在一起……如果我跟孩子們沒有共同的興趣、喜好和追求,那麼我通向孩子心靈的通道將會永遠堵死。」

你們看,如果和孩子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你連有效的教育都不可能。估計現在的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興趣愛好就是「抖音」了。

許多家長反映孩子的不愛閱讀,寫作不好,進而導致語文成績不高是家長的一塊心病。

一般來講,只要父母愛閱讀,孩子的閱讀能力也不會差。以下的四類書籍給家長推薦一下,可以作為閱讀參考。

第一類是有關家庭教育的書。孫雲曉的書,朱永新的書,尹建莉的書,盧勤的書……它們關於家庭教育的著作都值得大家讀。

第二類是和你職業相關的書。你是會計的,你經常拿著財會方面的書讀;你是醫生,你經常拿著醫學方面的書讀;你是律師,你經常拿著法律方面的書讀……

想想,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都四十多歲了,還捧著自己專業的書在學習,那是怎樣一種影響?

第三類是孩子喜歡讀的書。通過讀這些書,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時也可以和他們有共同的話題。

其實,還有第四類,就是人文書籍。哲學的、歷史的、政治的、文學的等等,這能夠拓展你的胸襟,開闊你的視野,豐富你的內心,飽滿你的靈魂,至少能夠讓你在孩子面前,有一種源於「學識淵博」的魅力。

父母做到了並做好了這四條,就是無聲而有效的家庭教育。

所以父母的確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因為——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版權聲明:部分圖文來源網路整理

《壹圓聽課》公眾號:分享語數英同步點讀、生字單詞學習、聽寫,知識點講解,同時幫助更多沒時間、沒方法、沒精力的家長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效率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慧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德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