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取「名」有什麼講究?

古人取「名」有什麼講究?

每個人的名都將跟隨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視的事,為了給人命名的慎重,春秋時代還講究「命名之道」。

關於古人取名的原則,《左傳·桓公六年》寫得明確:「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標記和特點,比如某種特殊形狀的胎記,與眾不同的長相等。

《紅樓夢》中賈寶玉因含玉而誕,故名為「寶玉」,當然這有神話的色彩。

義,指的是某人出生時伴隨的祥瑞現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來命名。孔子名「丘」,因為他生下後頭頂是凹下去的,即所謂「圩頂」,父親便以此為他命名。

所謂,是指假託萬物之名。孔子有了兒子後,魯昭公送給他一條鯉魚,於是他就給兒子取名「鯉」,遵照的就是「取於物為假」的原則。

所謂,指的是可以取與父親相似的名字。

此外,古人還提出了取名需避開的六條禁忌,分別是: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如果人名與這幾樣東西重名,會造成諸多不便。

晉國的僖侯名為「司徒」,宋武公名「司空」,就廢了司徒、司空這兩個官名,而魯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廢了具、敖兩座山的山名。

從宋朝開始,取名的講究就更多了,家族輩分、生辰八字、生肖屬相等都納入了考量的範圍。

古人的名字中,流淌著家族的血脈傳承,寄託著長輩的殷殷期望,象徵著人的身份、地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TV4國寶檔案 的精彩文章:

這樣畫的十二生肖很別緻!
百善孝為先 關於「孝」的十首詩詞!

TAG:CCTV4國寶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