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周國平:餘生不長,請你這樣活

周國平:餘生不長,請你這樣活

作者簡介

周國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這個話題,是有感而發的。我們身處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大家都想成功,都不願意被淘汰,生活得很匆忙。

成功幾乎成了人們在世上生活的唯一目標,而衡量成功的標準又往往只是財富,是物質的東西。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出現了一種外在生活膨脹、內在生活萎縮的傾向,大家都把自己的精力投向外部,很少關注自己的心靈,外在生活越來越厚,內在生活越來越薄。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提醒,讓大家重視內在生活。

人的生活可以相對地劃分為外在生活和內在生活兩個部分。外在生活就是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以及生存問題的延伸,就是在社會上立足和成功。

外在生活是很現實的,你要生存,並且要生存得好,必須做很多事情,包括職業,包括和人打交道,這都無可非議。

但是,人的生活不能只有這個部分,還應該有內在生活。內在生活就是精神生活,是要解決生存的意義問題。

人不光有物質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因為人是有精神能力的,在人的一生中,精神能力的運用、生長和發展給人帶來的滿足感是更大的。

我不否認,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生存,要在社會上立足,應該去爭取成功。但是,我認為,人的生活的品質歸根到底是由內在生活的品質決定的,只有在內在生活光芒的照耀下,外在生活才會是有意義的。

靈魂照亮肉體,沒有靈魂,靈魂里沒有光亮,不管肉體過著多麼奢侈的生活,在社會上多麼招搖,都只是一具行屍走肉。一個人到社會上去活動,必須有自己的根據地,這個根據地就是你的內在生活。

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靈魂。換句話說,人有兩個最重要的身份,一個是自然之子,一個是萬物之靈。

作為自然之子,我們不要讓物慾損害了生命。作為萬物之靈,我們不要讓外在生活擠壓了內在生活。這是人生最要緊的兩件事情。

精神能力是上天賜給萬物之靈的高級屬性,精神能力的生長和運用是高級屬性的實現,使人真正作為人而生活。那麼,人有哪些精神能力呢?按照柏拉圖和康德的分法,可以相對地分為三種。

一是智力,就是認識能力,人有理性,有一個會思考的頭腦,能夠認識事物,獲取知識,追求真理。

二是情感,就是感受能力,人不光能用頭腦思考,而且對世界和人生有情感的體驗,能夠感受到事物的美和丑,生活的意義或無意義。

三是意志,康德稱之為實踐能力,他說人不是只像動物那樣憑本能做事,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立法,按照道德法則做事,這實際上就是指道德能力。

康德的三部主要著作,就是分別考察人的三種精神能力的,《純粹理性批判》考察智力即理性能力,《判斷力批判》考察情感即審美能力,《實踐理性批判》考察意志即道德能力。

在柏拉圖那裡,意志只是執行能力,屬於比較低級的功能,他的哲學中的相應概念應該是靈魂,靈魂具有追求善的生活、正當生活的能力。

這樣,我們可以把內在生活相應地劃分為三種生活:一是智力生活,即對真的思考,相關的精神品質是頭腦的自由;二是情感生活,即對美的體驗,相關的精神品質是心靈的豐富;三是道德生活,即對善的追求,相關的精神品質是靈魂的善良和高貴。

擁有內在生活,也就是擁有自由、豐富、善良和高貴的精神品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老樹畫畫:人生,擇善而交
中藥的名字,絲毫不輸《詩經》《楚辭》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