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京2018幼升小首提「租房入學」,「租購同權」保守起步

北京2018幼升小首提「租房入學」,「租購同權」保守起步

北京2018幼升小首提「租房入學」,「租購同權」保守起步

廣州在去年 7 月首提「租購同權」,住建部隨後表態:「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這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一種看法是:作為稀缺資源的「學區房」將成為歷史,房價也將得到平抑。但這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北京市教委在 4 月 25 日公布的「2018 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意見」就體現出這一點。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在幼升小階段「京籍無房家庭可在租住地入學」,而不再和過去那樣,必須在戶籍地入學,使學區房成為緊俏資源。

這一新政其實是貫徹了去年 9 月 29 日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和規範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中提出的相同的要求。這份《通知》同時還給予了公租房和直管公房租住者以落戶權。

其中對租房入學申請者的要求是:「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 3 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台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 3 年以上等條件的」。

拆開看,這個家庭須是:

北京2018幼升小首提「租房入學」,「租購同權」保守起步

1. 本市戶籍,在京無房;

2. 在這個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 3 年以上;

3. 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 3 年以上;

4. 房屋租賃行為在北京市住房租賃監管平台有登記備案。

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人不會太多。其中,「京籍無房家庭」的戶口,通常是集體戶。他們必須真的在整個北京都沒有房產。在東城區 27 日出台的細則中,對「在京無房」的定義不僅僅是當前無房,而且得 3 年內沒有房屋產權交易記錄。所以,如果一個家庭有房產和戶口在遠郊密雲,但夫妻為了工作全家長期租住東城,就沒有資格為孩子申請在東城就讀,還是得回密雲。

而要保持家庭在同一個區「連續單獨」租房,夫妻至少一方在這個區「合法穩定」就業 3 年這兩項要求,又會刷掉跨區就業,以及 3 年內有過住房和工作變動的家庭。

「在住房租賃監管平台登記備案」倒不是要求申請人在 3 年前租房子時就富有先見之明地做了登記備案,因為這個平台是 2017 年 10 月才上線的,是「十九大」提出「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後的產物。但是登記備案意味著交稅,因此還取決於房東的意願。

所以,合格的申請者不會太多,但即便是他們,也並不能享受到與京籍有房者相同的待遇。

北京2018幼升小首提「租房入學」,「租購同權」保守起步

北京市的「意見」提出,要根據戶籍區分「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對「房產、戶口具備條件且居住達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繼續實行「單校劃片」,即在房產所對應的那所學校就近入學。而其餘居民,則實行「多校劃片」,從好幾所學校裡面進行「電腦派位」。這意味著京籍無房家庭所租房屋的位置,不能決定孩子進入哪所學校上學。

租賃房無法用於擇校,政府用這招來防止租賃市場被炒出一個新的「學區房」概念的價格高地。

但如果展望「租購同權」,自然不會只討論京籍家庭,還要包括非京籍家庭。北京市事實上已經賦予在北京長期工作的非京籍家庭一定程度上的「租房入學」的權利,但在操作中還是有一定的門檻。

北京在 2014 年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中提出:非京籍適齡兒童要在本市上學,父母需提供「五證」。

「五證」是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北京市居住證(或有效期內居住登記卡)、戶籍地無監護條件證明。但《人民日報》在這年 5 月的一篇報道發現,「雖按要求『五證』俱全,但要順利為孩子取得學籍卻並非易事。」因為很多區縣額外要求父母就業、家庭實際居住,以及父母暫住證都在本區縣。這讓很多農民工,和沒有北京戶籍的「白領」,還是得把孩子送回原籍念書。

這次北京市的《意見》提出,對「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繼續堅持五證要求」。雖然審核要求雖然比往年有所降低,但仍有附帶條件。通州、東城、西城都要求欲在該區入學的孩子家庭不僅居住在該區,而且父母至少一方的居住證在該區並與實際居住地址一致,且父母一方的社保繳納地點也在該區。不然,還是得送孩子回原籍念書。海淀和丰台的政策相對寬鬆,社保繳納地在北京市即可。

國內最早提出「租購同權」的廣州,多個區在 4 月也相繼拿出了今年的入學政策的徵求意見稿,但都要求申請人有廣州戶口同時沒有廣州房產。各區條件寬嚴不同,天河要求其房屋備案租賃合同地址為實際居住地即可,而黃埔的徵求意見稿則要求「該房屋以往業主或住戶沒有小孩在我區公辦小學在讀 1—3 年級」,而且申請人須已租住一年,往後租期不少於三年,足以讓很多人望洋興嘆。而沒有廣州戶口的「來穗務工人員」家庭,則仍需走「積分入學」通道,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租房和購房的最大分值相同,是「租購同權」精神的體現。

而國內繼廣州之後第二個提出「租購同權」的城市南京,在它於 2 月拿出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及建鄴、浦口、雨花台、高淳各區的實施方案中,卻均未出現有關「租房入學」的內容。

上海 2 月發布的招生政策中包含「人戶分離」家庭和廉租房家庭兒童的居住地入學,前者同時包括在居住地購房和租房的家庭,但是入學優先順序低於戶籍與居住地一致的家庭。對來滬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則設置父母是否持有居住證,以及社保繳納或靈活就業辦妥年限的門檻。

深圳可能是全國最先實現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租房入學的。深圳從 2013 年 4 月起就將是否為租房與是否擁有學區住房、是否為獨生子女等指標一同納入一個積分體系中。只要達到一定分值,深籍無房家庭子女也可以在租房地實現就近入學。但是租房的得分低於有房。非深籍的租房者也被納入同一套積分體系,但他們的起始分比深籍租房者更低。

題圖來自維基百科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普京整過容嗎?《太陽報》請了整容專家做分析
Google 在導航應用里設計了新廣告形式,它是怎麼做的?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