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念准提咒改變命運的袁了凡

念准提咒改變命運的袁了凡

《了凡四訓》是很多佛教弟子的啟蒙讀物,

也是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及作者親身經歷

闡明「命自我立」的經典著作,

不管信佛不信佛,都略有耳聞。

但是多數人在讀《了凡四訓》的時候,

都只留意到了凡先生的行善改過、謙虛持德,

影視作品也多是關注這方面內容,

卻都忽略了一點——

雲谷禪師除了鼓勵袁了凡立身向善外,

還傳給他一個佛咒——准提咒。

《了凡四訓》中記載: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

善則記數,惡則退除,

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驗。

雲谷禪師還教誨袁了凡:

汝未能無心,但能持准提咒,

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

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

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所以了凡先生改變命運除了斷惡行善、慎獨立品,

還有一點,就是持誦准提咒。

准提佛母的修法與咒語,幾千年來,效果、受益一直非常大。

譬如你們看的《了凡四訓》,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寫的。他年輕時,有人給他算命說,他二十幾歲開始,考了秀才,做了貢生,功名到了縣長就沒有了,而且無子,壽數已定。結果後來碰到雲谷禪師,袁了凡先生覺得命數註定,心灰意冷,雲谷禪師叫他修准提法,最後他轉變了自己的命運,得了兒子,考中了進士,出將入相。這位袁了凡先生同韓國還有很大的關係,後來還帶過兵駐過韓國,年紀也活得很大。他把自己一生的經歷寫成了《了凡四訓》,告訴後人,大丈夫能夠轉命。

袁了凡夫妻二人一起發願修持准提咒,日行一善。光靠念咒語,自己不修善心、不修功德還是不行的呦!所謂功過格,就是從他的榜樣來的;每天做的事,善事記錄一下,做了壞事也記錄下來,自己檢討。

有一年他在作縣長的時候,他們夫妻倆兒發願要做滿一萬件善事。結果發願了以後,非常發愁!做不到的事怎麼辦?後來碰到那個縣裡頭大旱鬧饑荒,農田沒有收成了。他很著急,再一翻過去的公文,這個縣裡頭不但今年鬧饑荒,老百姓沒有生活、沒有飯吃;過去好幾年的錢糧田賦還欠著。如果朝廷要催收,那全縣人沒有錢交過去的田賦,今年也不能活,都要流亡了。哎!他一想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如果做完成了,不止一萬件善事,可以救了全縣的家庭了,一個縣裡頭的老百姓都得救了。於是他自己就上公文,說明縣裡的情形,向朝廷請求,不但免除今年的錢糧,過去好幾年欠的統統要免。

朝廷怎麼曉得地方上的痛苦呢?接到公文當然不準了,把公文退回來。不準,他又上,上了又退回、不許可又上。他寧肯官不做,這件事情一定要做到,事實是這樣。所以公文頂來頂去,他寧可殺頭都不管了。最後終於給他做到了,朝廷批准說,全縣今年和過去的錢糧都免了。所以一念當中「公門裡面好修行」,做官的人更好修行,只要一念為善,就像袁了凡為了百姓很痛苦地爭取,背負起責任來。他夫妻二人發的願,要做滿一萬件善事,都完成了,還超過了。

所以你們修准提法,想得利益,不要忘記了在行為上做功德。出家人這種機會就少了,要想辦法的。善事、功德要想機會、造機會去做的。在家人做功德的機會比出家人多了。但是出家人能夠晝夜三業清凈,雖然沒有積極地做功德,消極的身口意三業沒有做壞事了,也是功德哦!人總在造惡業,隨時在造,如果天天在修法,沒有造惡業,當然是善業了。所以歷代功名富貴中人都是出家人轉生來的。為什麼呢?沒有證道,當然還在六道里轉,有此功德只好入功名富貴牆中了。出了家修行修得好,來生大富大貴或者小富小貴,就更墮落了,因為過去守戒的功德,這一生有福報,有了福報就亂犯戒了、又迷糊了,那就墮得更深了,所以是這麼一個循環輪迴的。

基本上你們要注意,准提佛母的這個咒語功德、威名都非常大的,可是都要大家自己起碼念滿五十萬遍,能夠念滿一百萬遍效果更大。但是也不一定,要看你本人的行願、見地、修證。(南懷瑾)

准提咒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准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 (nā mó sà duō nán),

三藐三菩陀 (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俱胝喃 (jù zhī nán),

怛侄他 (dá zhí tuō)

唵折戾主戾 (ǎn/ōng, zhé lì zhǔ lì),

准提娑婆訶 (zhǔn tí suō pó h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無阿彌陀佛 的精彩文章:

念佛不是當錢用的。要求生西方
養成念佛好習慣,生死關頭顯威力!

TAG:南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