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忍住沒吼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我忍住沒吼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凱叔講故事

兒童聽故事大全

1400萬父母育兒寶典



沒有不會犯錯就長大的孩子,但仍有很多自己在犯錯、卻不能容忍孩子犯錯的大人。


——凱叔


文 | 丹媽(ID:jingdiantuhuashu)    主播 | 羽洋







幾天,在家和兒子準備來一場「美術創(xia)作(hua)」,平時都是我將顏料倒進調色盤,然後他來畫。



然後突發情況接了個緊急電話,誰想掛了電話後, 看到叮噹小子學著我的樣子在倒顏料出來,然後家裡從沙發至地上到爬行墊到他身上臉上全是五顏六色顏料……




當時我整個人都懵了,第一反應是,這得讓老娘收拾多久啊!心裡絕望又抓狂真的要吼出來。







但就在我想要發火的前一刻,叮噹突然抬起頭毫不自知地沖我咧嘴一笑。



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小時候和媽媽一起縫被子,趁媽媽出去上廁所時,我突然很想知道把針扎進被子里是怎樣的感覺……




於是學著媽媽的樣子縫起被子,左一針右一針被子被我縫成了地圖,我媽回來看到的時候,也是先驚了一跳,隨即又大笑起來,完全沒有生氣,還把這件事當做養孩子的趣事說給家人聽。



長大後,我想如果當時媽媽不分狀況將我罵一頓,我想我不僅是不再敢動繡花針,更不敢再輕易去嘗試任何其他。




所以,我很感激那時候沒有什麼育兒知識的媽媽,很好地保護好了我的好奇心。







所以當我今天看到我的孩子,重走我當年的「錯誤」,我也理解了他,他只是將倒顏料也當做了畫畫遊戲的一部分,以前總是媽媽倒顏料,今天終於有了機會可以自己嘗試倒顏料。



他躍躍欲試的好奇心,和我這個成人世界的規則,在這一刻的碰撞,前者完勝。




但好奇心歸好奇心,對於他這種把家變成大染缸的「錯誤」,我可以不打不罵,但是要讓他來承擔犯錯導致的自然後果。




所以和叮噹一起清潔顏料場,一人一塊毛巾,一起擦洗沙發時,也順便告訴他這些地方都是不能畫畫的地方,如果畫髒了清潔起來很費力氣的。



小傢伙賣力地和媽媽一起擦洗,等到爸爸回來時,還很得意得拍拍沙發然後搖搖頭擺擺手,意思是這裡不可以不可以畫畫的,讓人忍俊不禁。





平時生活中,我讓叮噹承擔自然後果的例子還有很多。




例如,吃飯時候甩筷子丟碗,那就自己撿起來筷子打掃清理好地面;玩得一身泥巴回家,那就自己將手腳清洗乾淨……



我覺得,孩子犯錯後,比如打罵孩子會引起的躲避錯誤行為,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自然後果,不僅能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為什麼是錯誤的,他要負什麼責任,也是引導孩子思考和動手的好契機。




例如把牆壁畫得髒兮兮了,我們可以嚴肅而認真地和孩子談談如何補救的方法?是用水擦乾淨?還是買油漆重新刷牆?又或者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畫一幅畫?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你打算如何實施你的辦法?




我相信,帶著解決問題的思路去承擔錯誤的自然結果,更能激發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動手能力,這樣一來,每一次「錯誤」都成了「創意」的起點。







當然,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只是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這個行不通吧,就像孩子不講禮貌,對家人出言不遜,脾氣不好一言不合就打人,不好好完成家庭作業……




這種情況怎麼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我覺得這個問題在於——




我們要認識到哪些行為是當場需要糾正的錯誤,哪些行為是需要慢慢解決的問題。




有一種是沒有自然後果的,那就直奔主題,直接規範他的行為就行了。比如叮噹有時沉迷動畫,那到了規定時間我會關掉動畫,轉移他的注意力。




還有像不講禮貌這種,自然後果本身就是隱形的,如果不將自然後果顯示出來,孩子是沒有辦法去領悟承擔的,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點小方法讓隱形的自然後果顯形出來。









幾年前,我看咪蒙博客上看《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寫過一個片段,她兒子唯唐要吃永和大王的滷肉飯,不善廚藝的咪蒙搗鼓半天終於做出了差強人意的滷肉飯,結果兒子吃一口就吐掉,說不好吃。




咪蒙當時很生氣,

不好吃沒關係,但吐掉太沒禮貌。




後來冷靜下來,她想了一個能夠讓唯唐理解的方式來懲罰他——

一起玩彩泥




唯唐很喜歡用彩泥做披薩,以前每次他們玩彩泥披薩,咪蒙都假裝很好吃,但這一次,咪蒙拿起唯唐做的披薩,假裝吃一口然後吐掉,毫不留情地說不好吃真難吃!




唯唐當即就很受傷,於是咪蒙開始了遊戲的真正目的。




她問唯唐:

「媽媽這樣做,你是不是很傷心?」




唯唐點點頭,於是咪蒙繼續說,

「因為你愛我,專門為我做比薩,但是我這樣直接拒絕,讓你很難過,所以,你能明白媽媽為你做滷肉飯,你吃一口就吐掉的心情嗎?不管是家人還是食物,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和禮貌對不對?」




老實說我覺得咪蒙的育兒思維還是非常值得借鑒,將自然後果反作用其身,就是讓孩子看到隱形自然後果的秘方。




讓孩子感同身受的方式不是言傳身教,而是用換位體驗的小懲罰,教他體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對錯觀。








例如有一陣子,家人叫叮噹叮噹,小傢伙就故意裝作聽不見。




於是我動員家人演了一場無聲大戲,叮噹叫爸爸時爸爸不答應,叫媽媽媽媽不答應,叫小姨小姨也不答應,堅持了十分鐘小傢伙委屈地快哭了,這時候我摟著他說:

「叮噹叫大家,大家都不答應,叮噹是不是很難過啊?」




他點點頭,於是我再說:

「所以爸爸媽媽叫叮噹,叮噹也不答應的時候,爸爸媽媽心裡也很著急很難過的,因為我們害怕找不到你呀。」




從那以後,叮噹就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了。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昨天一個讀者傾訴了她的困惑。




她家小孩痴迷上了佩奇,一打開動畫片就真正進入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看四隻豬的狀態,每次強行拉開都要大鬧天宮一番。








為了糾正孩子的痴迷,有一次她將小孩和小豬佩奇一起關進書房「小黑屋」,想以隔離手段懲戒孩子。




當然起了作用,好的是,此後一聽到要和小豬佩奇去小黑屋了,就會馬上乖乖丟下ipad;

但壞的是,孩子從此再也不敢去自己家裡的書房了。




這位媽媽很後悔給孩子使用了不恰當的懲罰,但也很疑惑,孩子犯了錯該怎麼辦?




老實說,我個人是比較反對打罵教育的,哪怕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溫和式小黑屋——time out都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這些方式的確可以快速有效地讓孩子瞬間聽話,但也有可能會給孩子很負面的心理陰影。







每一個孩子,都是從懵懂無知的狀態中呱呱落地,繼而去適應這個既定世界的規則和邊界,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試錯都是矯正自我的契機。




沒有不會犯錯就長大的孩子,但仍有很多自己在犯錯、卻不能容忍孩子犯錯的大人。




虎媽或者貓爸,棍棒底下出孝子、又或者是溫柔和堅定的愛和自由,沒有任何一種教育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家家有個難帶的娃,但家家也有更合適你的育兒方法。




我只是以個人的角度建議,我們多一點耐心和愛心,少一些威嚴和責罰,溫柔而堅定的在可控範圍以內,讓他承擔犯錯所帶來的自然後果。




讓孩子從生活中自己體驗的經驗來領悟世界運轉的規則,比簡單粗暴一頓胖揍,或者苦口婆心「不可以」、「不行」更能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呢。







本文作者:丹媽,一名兒童教育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一名擁有10年工作經歷的資深童書編輯。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煩惱,不知道給孩子讀什麼書,歡迎關注她的個人原創公眾號「丹媽讀童書」(ID:jingdiantuhuashu)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答覆。




參考資料:趙昱鯤《自主教養:焦慮時代的父母之道》。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後台回復

【吼孩子】

看更多


《當我們吼完孩子……


《育兒終於不用靠揍了,溝通還在靠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從小接觸科學,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孩子的科學啟蒙到底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TAG:凱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