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復旺興隆建偉業之初踏奇山知興替

復旺興隆建偉業之初踏奇山知興替

文/賈來生

46歲的劉一明,從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夏日裡的一天來到「一嶺一壑俱帶秀氣,一峰一峙皆有奇觀」的興隆山,並且「愛山水之佳,因留此地」之後,除去曾有幾年短暫的外出募化雲遊以外,一直留在此地。

一嶺一壑俱帶秀氣,一峰一峙皆有奇觀(資料圖)

他用自己的後半生,幾乎是一人之力,扶大廈之將傾。他在興隆山修觀著述,最終長眠於這片他深愛的福地,真可謂是感天地、泣鬼神之「大愛」,是興隆山真正的「守望」者。

稱興隆山是「隴右第一名山」,西北地區的很多人都會贊同。這是因為「隴右第一名山」的稱呼由來已久。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榆中知縣陳昌因興隆山位於甘肅省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的隴右地區,遂書寫匾額「隴右第一名山」。1941年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右任曾經遊覽了興隆山。他在回南京後,對友人感嘆道:「西北風光何處秀,當數榆中興隆山。」

愛山水之佳,因留此地(資料圖)

在今天興隆山東峰的牌坊上,橫額鑲嵌著四個雋秀勁健的大字「隴右名山」。這是某界領導在遊覽了興隆山之後,在北京專為興隆山揮毫題寫的匾額。

興隆山負有如此盛名,那麼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興隆山是如何吸引當時已有46歲的悟元子劉一明,如何使其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至登山之後,將其後半生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復興名山的偉業當中,並最終與山合而為一,仙逝於此。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城西南6.8公里處,東經104°15′,北緯35°64′。興隆山群峰逶迤,興龍、棲雲兩座主峰自馬銜山分支曲折而來,對峙而立,而馬銜山又屬祁連山的東延余脈。東峰曰興龍,海拔2632米,西峰曰棲雲,海拔3021米,谷底2250米,合稱興隆山。

西北風光何處秀,當數榆中興隆山(資料圖)

試問其景美幾許?我們借用近代薛達的一段話來說明:「其脈東結飛龍卧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萬松參天,開四時不謝之花卉;五峰羅列,生百鳥爭鳴之聲色。清泉瀑布,滴水珠流。

曲徑瑤草爭秀,賞心悅目;台階琪花迎芳,益壽延年。白雲深處隱然瑤台涵谷,蒼松影里恍若海市蜃樓,真是天然生成一幅圖畫,誠為隴甘之名勝,蘭垣之屏藩,金邑之福地也。

劉一明是在夏末秋初,景色最美的時候到了興隆山的。他在《興隆山記》中讚歎道:「秀氣聚內,松柏參天。峰巒敦厚,疊翠堆嵐。煙籠霞飛,鳥鳴鹿游,景緻不可蓋述

得天地之靈秀、匯萬物之精華(資料圖)

劉一明前半生雲遊了西北和華北許多名山大川,自然是見多識廣,能得到他的讚美,說明興隆山名副其實。中國有一句俗話「天下名山僧佔多」,其實僧也占,道也占,幾乎所有寺廟宮觀都佔用了得天地之靈秀、匯萬物之精華的福地。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山高地僻,人少安靜,有利於煉性命功夫。二是因為景色優美能夠陶冶身心,實現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所以,名山自然也是追求長生成仙的道教徒們煉養身心、與神交流的最佳場所。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資料圖)

「一嶺一壑俱帶秀氣,一峰一峙皆有奇觀」的興隆山,是美致的,並且一年四季同樣秀美。有《興隆山四季詠》這樣寫道:

興隆春,殘雪閃晶瑩。

楊桃吐翠花露綻,山雀啾鳴戲百靈。

舉目望,繁珠落玉盤。

興隆夏,青峰疊無涯。

松柏蔽日天不見,修竹依濃捧翠華。

憩覽處,醉翁忘歸家。

興隆秋,風皺霜林綢。

櫟薔酒酣嵐枝扶,銀蛇蜿蜒葯香流。

尋歌伴,蟑在雲際頭。

興隆冬,白紗蒙倩影。

石水披甲亭掛燭,蒼苔林間似鵝絨。

山難老,四季總含春。

當代還有人為興龍山和棲雲山填詞讚美稱:

浪淘沙·興龍毓秀

一經上興龍,靄靄雲從,千枝紺葉萬株松,

古寺危闌深不辨,夜澗清鍾,太白水淙淙,

皎月溶溶,渺茫何處訪仙蹤。

絕代英雄靈爽在,笏列千峰。

浪淘沙·西雲滴翠

雲愛雲逮巢棲雲,古柏蔭濃,奇峰滴翠瀉清芬,

疊蒼山一片灌叢,掛住斜日熏,遙映紫皮晴,

朝暮雨分,朝元觀下新行宮。

攀上天梯逾月嶺,獨棲天垠。

前一首詞中「絕代英雄靈爽在」句,指的是抗日戰爭期間為避免日軍轟炸,人們將成吉思汗陵墓從內蒙古遷到了興隆山大佛殿。如今,這已然成為興隆山的重要的人文史跡遊覽點。

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資料圖)

在1945年國共兩黨重慶談判時,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曾誇讚毛澤東的《沁園春》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有氣勢。毛澤東謙虛地回答說,哪裡比得上你的「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好啊。

「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句,正是于右任的《越調·天凈沙》詞中的佳句。而《越調·天凈沙》當是于右任在1941年登山拜謁興隆山的成吉思汗陵墓時所作。

劉一明曾經三次游泰山,朝武當,去嵩山,登西嶽,但是,在最終見到興隆山以後稱興隆山,「藏靈壁收龍脈之氣、翻影庵留仙真之蹤。風月嶺頭,起嵐翠之光;脫灑台旁,現煙霞之色」,最後「愛山水之佳,因留此地」(《棲雲筆記》

藏靈壁收龍脈之氣、翻影庵留仙真之蹤(資料圖)

據此不難看出,吸引劉一明留在興隆山的重要原因是「翻影庵留仙真之蹤」。興隆山當時還保留有道觀佛寺的蹤跡,具有一定的宗教氛圍,也很可能當地還有一批信士。

劉一明登山查看,殿宇雖然破舊,卻也證實了它昔日的確很壯觀。山崖下有孔上書「三聖洞」的窯洞,洞口兩側各有一首用硃砂寫的詩文。其中一首是衡山道士秦致通的遊覽詩:

倚天危閣貼重崗,細路縈紆石磴長。

曲澗碧流疏宿雨,夾山紅葉助斜陽。

另一首是宋代諫議大夫,後來修仙的李致亨的感懷詩:

富貴功名久不題,心灰意冷學痴迷。

邇來性懶無人識,好向雲山深處棲。

而在一個名為朝陽洞的磚窯里,還遺存著兵部員外郎楊繼盛的石刻真跡。這些都彰顯著興隆山道觀歷史之悠久,但是究竟興隆山發端於何時,卻還找不到準確的文字記載。

道經道卷(資料圖)

然而據道士武宗賢回憶,興隆山自在窩有一本《神仙綱鑒》。其中記載,東漢張道陵傳道時,就有人在山上建廟求雨請晴;東晉時,陝西有人到興隆山鑿洞修行,按葛洪長生不老藥方採集與炮製;北方鮮卑族乞伏氏以榆中苑川為西秦國都,第三代國王乞熾磐將佛教傳入興隆山。

唐貞觀年間送文成公文入藏時又將佛教傳到了時為吐蕃領地的興隆山,開元年間道士們在東峰高達2632米的茂林中興建虛皇殿和玉泉殿等,道觀遍布全山;宋初秦致通、李致亨二仙來山修鍊發展道教。

劉一明在《棲雲筆記》中說:「唐宋時神殿甚多,香火興旺,稱洞天福地焉。」但宋末,在西夏王元昊與宋、蒙爭奪馬銜山牧場的戰爭中,興隆山道觀遭到了戰火摧殘。

歷史在經歷了無限滄桑(資料圖)

明代萬曆年間,金縣邑侯王津與山西遊客張梅出資興建玉帝行宮,後來興盛發展,但天啟元年至崇禎二年明朝廷派兵鎮壓一次兵變叛亂時,興隆山再遭兵燹,使「道場變為荒山,凈地易為茂林,路徑莫辨,人足不到」,所存只有「靈官殿和玉皇行宮」。

清康熙年間,金縣善士徐聯率眾道士募化,用三年時間,重建了玉皇殿、玄帝殿、大佛殿等17座建築,但到康熙末年殿堂又因年久失修而破敗。乾隆年間,金縣邑侯唐鳴鐘始建山下「雲龍橋」,於總林啟明重建大佛殿。

歷史在經歷了無限滄桑之後,步履沉重地將千瘡百孔的興隆山交到了悟元子劉一明的手中。

則知其山,屢興屢敗,非僅一次,由來已久(資料圖)

為什麼說是「千瘡百孔」呢?因為劉一明所看到的興隆山就是這樣:僅存的靈官殿因破漏而歪斜,神像因水淋而剝色;玉皇行宮三間大殿、六間廂房均破敗不堪,風雨飄搖,徒有其廟之名;其餘的廟是「基址有蹤」,但「棟宇無跡」。

有的廟基已為茂林,上山道路也是荊棘縱橫,徑路莫辨。筆者寫到此處,突發奇想,如果時空可以穿越的話.

2008年讓我像劉一明一樣看到興隆山這些風雨飄搖、斷壁殘垣的時候,我肯定會把它們和四川汶川地震的廢墟聯繫在一起,不過,汶川地震是不可抗的自然災害,而興隆山宮觀「屢興屢敗」卻是人禍!

可以想像,當劉一明和徒眾信士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挖掘南峰舊基時,當他們看到「武德、貞觀」,「皇始、天興」等字樣的柱石、石碑的殘片和遺物的時候,富有歷史感和文化情懷的劉一明肯定來不及擦去他臉上明晃晃的汗珠.

而是先以他那犀利而又敏銳的目光掃掠群山,俯瞰中國數千年悠久而沉重的歷史,他的內心肯定會是這樣一種感覺:「則知其山,屢興屢敗,非僅一次,由來已久」。

道觀破落(資料圖)

是啊!興隆山就像別的中國名山一樣,曲折而又隱微地反映著中國古代社會命運。屢敗屢興,屢興屢敗!當國家動蕩,黎民四散時,山又何足堪!到了近代社會,國民黨軍隊駐紮在興隆山,廟觀破壞甚多。

到了「文化大革命」,興隆山的廟觀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正如一位哲人說過的那樣,偌大的古代中國,早熟而不成熟,一次次地成為了政治家的試驗田和兵馬場。

所謂的二十四史,就像是二十四份家譜。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的中國,總是像毛驢拉磨一樣,走不出一興一亡的輪迴。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歷史這位誠實的老人,細微處都銘刻著它的答案。

祖師鐵肩擔道義,願在此收徒傳道(資料圖)

烽煙四起之時,就是生靈塗炭之時,也是名山宮觀岌岌可危、瀕臨傾危之時。興隆山的破敗讓劉一明感慨,但劉一明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更是一位睿智的實幹家。

他不僅會妙手著文章,更能鐵肩擔道義;他不僅會象詩人們一樣感今懷古,更能知難而行,拿起鐮刀斧頭和眾徒弟信士一同披荊斬棘,親手興建興隆山。

未完待續……

(編輯:柯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左宮仙翁,靈寶宗師——恭祝葛玄天師千秋聖誕
心奸不奸自己知,信過自己算修行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