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于都縣羅田岩寺的齋飯傳說

于都縣羅田岩寺的齋飯傳說

羅田岩,又名善山,位於于都縣城南面約五公里岩石山上,開闢於南北朝,是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至宋時創「華岩禪院」,後稱華嚴寺,後來更名為羅田岩寺。

羅田岩寺四面環山,懸崖屹立,清靜幽雅,晨鐘暮鼓,香煙繚繞。山中寺閣傍岩而設,以洞為室,玲瓏別緻,自成風格。

寺座南朝北,左為「古羅田寺」,右為「玄帝殿」,今稱「南禪古寺」。過道間設有禪房,供僧侶坐禪和休息。

羅田岩寺在山腰中,坐南朝北,寺閣傍岩而設,以洞為室。寺岩入口處,一座石崖巍然矗立,上刻「零陽一覽」四個赫然大字。寺岩左邊,原建有「仕學山房」和「凝道軒」,相傳為昔日學士大夫談道講學的地方。後依石山,上刻「別一洞天」,依稀可辨。 「山西別一洞天,學士大夫談道者多聚焉。

羅田岩寺岩左有泉流石罅」。寺內有泉水自崖巔沿石隙順流而下,名曰「飛泉」。寺旁摩岩存有石刻群,其中有岳飛題字「天子萬年」、文天祥四言《集句大書羅田岩石崖》、王陽明《觀善岩小序》以及理學家周敦頤七言詩《游羅田岩》等名人都留有題刻,離寺五十步遠處還有於都最早的書院—濂溪書院。離

寺五十步遠處還有於都最早的書院—濂溪書院。

羅田岩寺內岩右有一小洞,嵌於凌空岩壁上,上小下大,狀似漏鬥倒掛,稱為「米岩」,相傳昔日此洞流米供遊客和僧侶食用。另外,羅田岩寺路口有一口井和一個蓮花池塘。

公元1981年我和家人陪同從台灣回家鄉認親的外婆一起來羅田岩寺拜佛。外婆指著寺內嵌於凌空岩壁上的小洞,對我們說:

傳說,羅田岩寺在南北朝建寺不久,雩都縣遇到大旱,寺中幾個月沒有米開飯了,水也要到五公里外的挑水來喝。

有一日,來了一位乞丐,方丈將化緣來的稀飯贈給這位乞丐。吃完過交給方丈一粒大米和一顆蓮子說:方丈,你將此放入寺內岩右嵌於凌空岩壁上的小洞內,今後每個拜佛的人,此洞會流出此人所需的大米。將此粒蓮子種入上山路口的池塘中,今後永遠不會缺水了。

方丈說:山下路口沒有池塘?

乞丐用手一指山下路口,山下路口的低洼處,立即冒出一口水井,在水井的旁邊出現一個小池塘。

乞丐又說:方丈,此口水井的有奇效,心善的人用此水洗臉,能洗凈塵土,拜佛後此洞會流出此人所需的大米;心惡的人用此水洗臉,臉上會出現淡綠色,拜佛後此洞會流出的谷糠。說完後,乞丐化為青煙升上天空。

從此後,寺中不管來了多少人,拜佛後此洞會流出所需的大米,可帶回家中,也可將米交給寺中,留在寺中吃飯。

有後來,方丈外出時,交待留守的和尚,其中一位和尚貪心,想多要白米,去縣城換酒喝,就不停拜佛,但此洞會流出的是谷糠。氣得此和尚用鐵鎚去砸此洞,此洞被砸壞後出了三天的米糠皮,從此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流出來了。「貪心不足,米洞出糠」的故事,告訴人們要知足不貪心的道理。

但寺下路口的水井和蓮花池塘依然存在,據說,此口水井辯別善惡的功能仍然存在。

山腰中,坐南朝北,寺閣傍岩而設,以洞為室。寺岩入口處,一座石崖巍然矗立,上刻四個赫然大字。寺岩左邊,原建有「仕學山房」和「凝道軒」,相傳

附:周敦頤與於都羅田岩

周敦頤(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謚號元公,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因定居廬山時,為紀念家鄉而給住所旁的一條溪水命名為濂溪,並給自己的書屋命名為濂溪書堂,並終老於廬山濂溪,所以世稱濂溪先生。曾任江南東道南康軍刑獄。文學家·、哲學家,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

景佑三年(1036年),周敦頤得舅父鄭向(龍圖閣學士)之恩蔭而入仕。初為洪州分寧縣(今江西修水縣)主簿,遇事剛果,有古人風。後提任南安軍司理參軍、郴州郡郴州縣縣令、郴州的桂陽縣縣令(今湖南省汝城縣),興教辦學,政績斐然。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簽書署合州(今重慶合川)判官。

嘉祐六年(1061年),遷國子監博士,任虔州(今贛州)通判。赴任時,途徑九江,一游廬山,愛其山水之勝,有意卜居於斯,築堂于山麓,堂前有溪,源自蓮花峰下,與九江之西的湓水匯合,流入長江。周敦頤濯纓而樂,以故居濂溪之名而名之。

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頤巡視州轄諸縣。邀同僚餘杭錢拓字建候,自虔州乘舟溯貢江而上,一路上,青山碧水,盡情觀賞。舟行三日,正月初七,木船落篷下錨,停泊在於都縣城的南門碼頭上。這時,只見於都縣令浙江四明沈希顏和他的摯友於都處士王鴻二人,早已在碼頭恭迎。

周、錢二人棄舟登岸,沈、王二人忙上前施禮,雙方執手言歡。四人順著碼頭,拾級而上,進了南門,徑直讓入正對南門的縣衙。賓主在花廳落座,寒暄品茗之中,沈希顏言及離城五里許,有一處風景勝地羅田岩,自南北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平素就鍾愛秀美山川的周敦頤,得知有此去處,迫切地希望前往一游。他在游後的一首詩中,真實地表達了這種心情。

這天上午,周、錢、沈、王四人攜帶一名挑著茶點的童兒,出了南門,步下碼頭,登上木船,渡過貢江,上了南岸,順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山徑,走向了羅田岩。

羅田岩四面環山,懸崖屹立,清靜幽雅,晨鐘暮鼓,香煙繚繞。山中寺閣傍岩而設,以洞為室,玲瓏別緻,自成風格。他們一行五人,來到山腰,展眼望去,但見薄紗般的白雲,纏繞山間,流動縹緲;松風陣陣,溪水淙淙,更顯得林木幽靜,山岩空靈。霎時間,只覺得胸臆清凈,如滌如洗,令人超凡脫俗,似入仙境。

周敦頤觸景生情,詩意盎然,隨吟就七絕一首《游羅田岩》:聞有山岩即去尋,亦躋雲外入松陰。雖然未是洞中境,且異人間名利心。

此後不久,沈希顏將這首詩親筆書寫,雇請工匠刻在羅田岩的石壁上,成為羅田岩摩崖石刻之始。數百年間,文人雅士來此遊覽,步韻唱和者眾多,影響深遠。

據清同治版《雩都縣誌》邑人黃宏綱撰寫的《重修羅田岩濂溪閣記》稱:「創始於宋邑令周公傾。……明嘉靖庚子(1540年)濂溪閣成……」同時,邑人李淶撰寫的《重修濂溪閣記》亦稱:「於岩洞故多奇,惟羅岩最著,則以濂溪先生游也。先生游,故有詩。宋邑令周公頌所記。嘉靖庚子(1540年)濂溪閣成,勒先生詩者也。」後改為濂溪書院,成為明代邑人黃宏綱、何廷仁、羅洪先等理學家講學的所在。

同年五月,周敦頤有感而發,寫下了全文一百一十九字,膾炙人口、流轉千古的《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梁紹輝先生在《周敦頤評傳》書中云:「《愛蓮說》一文完成後,周敦頤寄給了于都縣令沈希顏。」而鄭曉江先生在《八千里路雲和月》書中則認為「……極有可能是在虔州通判衙署內所作,後帶到於都游山時再刻石的。」

沈希顏接到《愛蓮說》,捧讀再三,愛不釋手。他被那凝練的筆墨,象徵地描寫菊、牡丹、蓮三種花的不同品格,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的君子之風,深為折服,便親筆書寫、全文刻碑,立在羅田岩的善山之上,並有附記如後:春陵周惇實撰,四明沈希顏書,太原王摶篆額,嘉佑八年五月十五日,江東錢拓上石。茲後以碑刻拓本傳播出去,流轉於世。

為了紀念此事,沈希顏在縣署建起一座愛蓮亭,從清同治版《雩都縣誌》所附的「縣署圖」,可以看到縣署西側一隅,幾竿翠竹掩映下的一座名為「愛蓮」的六角亭。

相傳周敦頤在羅田岩手植柏樹四株,近千年的風霜雨雪、人世滄桑,至今只存一株高聳入雲的古柏,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作者簡介:管永順,於都人,文史愛好者,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分會會員

攝影:網路

編輯:客家風骨

伐木架橋,依山築屋,多少年來,我們的客家先祖,斬荊披棘,從北至南一路走來,行雙腳,用汗水,鑄就全球客家民系的榮光,請大家關注客家文化平台一客家風骨,我們將與您一起,用專註,熱情,點燃自己心中熾熱的鄉愁與無限的人文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家風骨 的精彩文章:

黃庭堅與贛州:山谷來風

TAG:客家風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