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虎林:唐僧的「惡德」

原虎林:唐僧的「惡德」

《西遊記》中,唐僧代表的是正義、善良、道德的一方,但他的正能量好像常常用過頭,總是把事情推向反面,導致物極必反,日中則昃。因此,唐僧總會做出一些蠢事,常常讓觀眾和讀者跟著生氣、替他著急,有時甚至會大倒胃口。

記得上小學時,每到寒暑假,都要看86版電視劇《西遊記》,每次看到《三打白骨精》那集,是最氣人、最惱人的。突然覺得唐僧怎麼就這麼笨,這麼固執,簡直不通人情,不可理喻。一堆小夥伴坐在下面看,都要急死——積憤而死。最後,唐僧是硬生生地把孫悟空趕走了,還寫了貶書,不留一點情面,沒有一點轉圜餘地。後來,害得唐僧自己被黃袍怪變成了"虎精",虧得豬八戒把孫悟空從花果山請了回來,才把他救了。

可唐僧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痛"、「記吃不記挨」的臭毛病,從來沒有使他產生一丁點的悔意和絲毫的悔改。

當孫悟空又一次打殺了行兇打劫的盜賊時,唐僧又故態重萌,甚至變本加厲,居然在盜賊的墳前禱告:「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連豬八戒都看不下去了,笑他「師父推得乾淨」,最後又一次驅逐了孫悟空,卻立即落入六耳獼猴的圈套。脫難後,還是觀音菩薩來打圓場,才使師徒重歸於好(本段引自鄧曉芒先生的《人之鏡》一書)。

鄧曉芒先生對此評論道:"總之,唐三藏不管犯了什麼錯誤,他是從不作檢討的,因為他自信代表了天道、正道,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切善善惡惡的絕對標準,因為他的心最「誠」。赤誠之所以是赤誠,就在於它根本沒有反省的餘地,正像一個赤身裸體的人再沒有衣服可脫一樣。"

這就是唐僧沒有悔意和悔改的真正原因。唐僧自認自己就是得道高僧,自己就是佛祖在世間的化身,就是佛祖派到人間的欽差,"一臉佛相,滿口佛語,一身佛氣"。所以,唐僧不言自重,不怒自威,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善惡的標準、是非的準繩、正邪的判官。其實,唐僧的這種心態和作風,恰恰違反了大乘菩薩戒——「聖人不相」和"自贊毀他",這從佛法上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只是唐僧不自知,或者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對了,寫到這裡,說句題外話,唐僧西天取經,取的就是大乘佛典,唐僧那時學的應該只是小乘佛學,難怪動不動就要發脾氣、亂攆"猴"。

以上圖片皆來自網路

因此,有了這種心態和作風,唐僧是決不會自我批評的,也決不允許被批評。你只能哄著他、順著他,盡陪笑臉,盡說好話。孫悟空本領再大、本事再高,唐僧一念緊箍咒,還不是滿地打滾,下跪求饒。只有碰到比唐僧牛的鬼怪他才哀求,遇到比他拽的菩薩,他才跪拜。整個一個吃軟怕硬、吃裡扒外的主。這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如此看來,唐僧確實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權威實用主義者。

唐僧不但是實用主義者,而且還是一個尊性高傲、君師合一、器小易盈的實用主義者。在《西遊記》27回(86版電視劇《三打白骨精》那集)開頭,師徒的一段對話,對此有進一步地說明和印證:

師徒們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處,三藏道:「悟空,我這一日,肚中飢了,你去那裡化些齋吃。」行者陪笑道:「師父好不聰明。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有錢也沒買處,教往那裡尋齋?」三藏心中不快,口裡罵道:「你這猴子!想你在兩界山,被如來壓在石匣之內,口能言,足不能行。也虧我救你性命,摩頂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麼不肯努力,常懷懶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頗殷勤,何常懶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齋我吃?我肚飢怎行?況此地山嵐瘴氣,怎麼得上雷音?」行者道:"師父休怪,少要言語,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違漫了你,便要念那話兒咒。你下馬穩坐,等我尋那裡有人家處化齋去。」

唐僧不愧即是師傅,又是領導,稍不順從,立馬變臉,張嘴就揭露你的歷史污點,揭發你的歷史問題,更何況還有緊箍咒的殺器在嘴,隨時出口。面對此情此景,誰敢不服,誰敢不從,這可真是西遊里的神場現形記,妖場怪現狀。見了上級是點頭哈腰,畢恭畢敬;面對身邊的徒弟或周圍的人,就是眼高於頂,趾高氣揚。這就是德色,也是一種心理平衡術。

鄧曉芒先生還評論說:「唐僧本人只是西天路上的一個包袱,一個累贅。」這讓我想到了經濟學大師弗里德曼的話,他的大意是:一旦改革遇到了阻力或社會運行出現了問題,人們往往會認為這是市場經濟的導致的,其實恰恰相反,正是由於政府的過多地干預了市場,干擾了市場的正常運行,沒有充分尊重自由市場的價值規律所導致的。

誰是包袱,誰是累贅?唐僧看清了嗎!還是假裝沒看清!其實,唐僧自己看清了,徒弟們也知道唐僧看清了,唐僧只是假裝沒看清,徒弟們也知道唐僧假裝沒看清,唐僧也知道徒弟們知道他假裝沒看清,徒弟們也知道唐僧知道他們假裝沒看清,不捅破這層窗戶紙,大家才能相安無事,才能把戲唱下去,才能把經取回來。一旦戳破,那就是捅了馬蜂窩,闖了潑天大禍,不要說師父臉上掛不住,給你小鞋穿,各路神仙也會全體集合指責你,會為你個人開一場專門的批判大會。直至你服軟低頭,認錯求饒,深刻懺悔,賠禮道歉,經過無數次靈魂洗禮,寫下悔過信,簽過保證書,重發效忠誓,再立投名狀,經過大家同意認可,方肯稍稍罷休,才可勉強過關。

唐僧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聖僧,也是師心自用、剛愎自用的典範。「朕躬有罪,罪在萬方」;萬方有功,功在一人。師父是永遠不會犯錯的,即便有些不足,指錯了方向,走了些彎路,那也算是交學費,那也是為了磨礪你們的堅強意志,激發你們的吃苦精神,考驗你們的忠誠理想,提升你們的修鍊層次。

唐僧乃是金蟬子轉世,是菩薩指定的取經人,所以,唐僧是可以自命清高的,也是能夠至高無上的。他本來就應該是徒弟們的中心,也應當是徒弟們的核心。徒弟們的任務就是降妖除怪,斬妖驅魔,鞍前馬後,任勞任怨。師父有錯,徒弟先背,一心護主,隨時獻身,這更是徒弟們的本分和天職。此理不明,此志不堅,此心不誠,此情不專,你們還是打哪來,回哪去,各回各的老家吧!「朕的江山你不保,有人保」。

徒弟是可以取代的,天下豪傑遍地有;師父卻是唯一的,千山萬水只有你。沒有師父,取來的真經都是一堆廢紙,只有唐僧才是經卷的解釋者和注釋者,只有唐僧才是能夠把佛法弘揚光大的唯一護法人與代理人。

常言道,「離佛一尺即是魔」。這才是大道,這才是聖途,其它的一切都是小節、末節,都是微不足道、無足掛齒的。

唐僧的德色雖不足取的,但唐僧所代表的忠貞信念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卻是「共三光而永光的」,是千秋不息、萬古不滅的。這種信念和精神在神話世界裡得到了很好的統一,但孫悟空所代表的戰天鬥地的反傳統精神卻一再遭到打壓和修理。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會這樣?

「愛之深,責之切」,難道這是「愛的代價」嗎?!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虎林 的精彩文章:

原虎林:電影《捉妖記2》觀後感:人妖之間

TAG:原虎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