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適為何不肯回大陸?臨終前說了4個字,字字戳心

胡適為何不肯回大陸?臨終前說了4個字,字字戳心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大文豪幾乎都是出現在民國時期。民時期是一個「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的時代,那個時期是思想沒有禁錮、沒有思想顧忌的時代,這正是大文豪孕育的條件。民國有很多大文豪,譬如魯迅、矛盾、郭沫若、老舍、胡適、葉聖陶等等。而胡適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請輸入圖片描述

胡適祖籍是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上庄村,於1891年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浦東新區。胡適13歲的時候,家裡給他包辦可一樁婚姻,與14歲的江冬秀訂婚。1917年,年僅26歲的胡適就被聘為北大教授,在母親的命令下,他與江冬秀結婚。6年後,受新思想影響的胡適,要與江冬秀離婚,但是江冬秀以兩個兒子為威脅,胡適不敢再提離婚。

請輸入圖片描述

胡適是一個人權鬥士,1930年他與羅隆基、梁實秋三人,出版的有關人權的文章,被國民黨政府查禁。

中國的白話文運動,始於胡適。1916年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的八項主張: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胡適這八項主張,為五四運動掀起的白話文改革,打響了第一炮。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胡適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蔣介石任命胡適為中華民國的駐美國大使,以爭取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胡適幹了5年,辭職了,在美國紐約居住,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後來在美國哈佛大學講學。

抗日戰爭勝利後,胡適任北京大學校長。蔣介石想讓胡適加入國民黨,以擔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長和國府委員,但是胡適多次拒絕了。

1948年11月,解放軍攻下北平,準備讓胡適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但是胡適決定離開北平,去了上海。1949年蔣介石敗局趨勢已定,想要和平解決國共內戰問題。1949年3月9日,蔣介石派蔣經國赴上海訪胡適。蔣介石想讓胡適去美國當說客,好讓美國介入這場國共內戰,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此時國軍敗局已定,所以胡適在美國是處處碰壁。

1958年胡適返回台灣定居就,擔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並且多時往返台、美兩地。周恩來等人多次邀請胡適回大陸,但是胡適至死都沒有回過大陸。

毛主席評價說:胡適這個人也真頑固,我們託人帶信給他,勸他回來,也不知他到底貪戀什麼。批判嘛,總沒有什麼好話。說實話,新文化運動他是有功勞的,不能一筆抹殺,應當實事求是。到了21世紀,那時候替他恢複名譽吧。

1962年胡適在台灣病逝,享年71歲。胡適為何不肯回大陸呢?胡適在臨終前說了4個字:「學術自由。」胡適臨終前的這4個字,字字戳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朱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敖既多情又風流,女人為何還喜歡他?李敖說出了兩字秘訣
中國最會打殲滅戰的三個人,白起第三,成吉思汗第二,第一無爭議

TAG:老朱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