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民黨失敗之際,何應欽卻不顧蔣介石的挽留堅持去上海「割痔瘡」

國民黨失敗之際,何應欽卻不顧蔣介石的挽留堅持去上海「割痔瘡」

歷史一鍋煮

割痔瘡這件小事放在一個平民百姓的身上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然而當這個痔瘡比較有理想,比較有志氣,長在了一個大人物的身上,那麼,這個痔瘡就有了青史留名的機會了,所以,渺小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夢想。

有一顆痔瘡長在了何應欽的身上,而何應欽就充分的利用了這個痔瘡,使它發揮出了應有的價值。

何應欽在1946年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投降之後,很快失去了陸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這兩個重要職務,後來只能被蔣介石派到重慶當一個行營主任。真可謂喪氣到了極點。當然,對於這種大風大浪,何應欽也早已經歷過了很多次。從起初的聯合李宗仁、閻錫山等人逼迫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到西安事變時不顧宋美齡的請求,強硬的實行了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討伐。

這些大風大浪何應欽都曾經安然走過,仍舊得到了蔣介石的信任。只是這一次,何應欽又被陳誠等人給擼下來了。

在重慶待了不久,何應欽又遠赴美國,擔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一職,職位雖高,但是任誰都知道,何應欽這是被踢出了大鍋飯,徹底遠離了國民政府權力的核心層。

奈何國民黨蔣介石太菜,內鬥一把好手,外戰卻一塌糊塗。迫於形勢的緊急,蔣介石又緊急將何應欽調了回來,擔任自己的國防部長兼任行政院委員一職。不過,天下大勢滾滾而來,歷史的車輪任誰都無法阻擋,何應欽雖然有能力,但是想要為國民黨逆天改命,也是痴人說夢。隨著戰局的萎靡不挺,國民政府內閣集體辭職。

這給蔣介石心口上撒了一把鹽,沒有政府的國家算什麼?無奈多事之秋,蔣介石也只能慢慢熬皮鞋了。這是蔣介石仍然希望何應欽這棵國民黨大樹能夠為自己遮擋一點風雨,讓自己的屋子能夠穩固一點,無奈這時的何應欽也變的「潑皮」了,咱家也不幹了。

何應欽作為一個有身份有地位,又被蔣介石寄予厚望的人,不可能不顧一切的撒手不管,一走了之。古人講,師出有名,何應欽要走,也想了一個理由,他說自己身上的痔瘡這些天有點不安分,自己要去治理一下,就向蔣介石報告說自己去上海「割痔瘡」去了。聽聞此言,蔣介石心裡向明鏡似的,就極力挽留何應欽,不要離開我。

然而,何應欽痔瘡之痛已經深入骨髓,痛徹心扉,不割不快,最終決然的去了上海。所謂割痔瘡,痔瘡痛,倒不如說國民黨的統治已經是風雨飄搖了,何應欽看到這種局勢,再想到自己的未來,不由得痛到心裏面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鍋煮 的精彩文章:

孫子戰死,他悲痛的說:城破之日,人畜小鳥一個不留,城市夷平
每年8月,為何日本人總要集會向著庫頁島哭泣,他們有什麼理由?

TAG:歷史一鍋煮 |